蘇 娜,徐,唐 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藥劑科,成都市6004;2.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都市 6004)
急性腦梗死(ACI)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科疾病,致死、致殘率較高,目前的治療手段主要為溶栓、抗栓及腦保護治療。依達拉奉(Edaravone)是一種腦神經保護劑,具有很強的自由基清除及抗過氧化作用[1],可改善急性腦梗死所致的神經癥狀,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減輕日常活動障礙及腦梗死急性發作的癱瘓。疏血通可以直接抑制血管損傷后局部的血液凝固及附壁血栓的形成,降低膽固醇和血黏度,高效迅速的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增加腦血流量[2]。臨床上有采用疏血通與依達拉奉聯用治療ACI的報道,本研究擬系統評價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計算機檢索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CBM,1978~2009.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1979~2009.12)。檢索詞:“依達拉奉”、“疏血通”、“急性腦梗死”、“對照試驗”、“隨機”等。
1.2.1 研究類型。隨機對照試驗(RCT)。
1.2.2 研究對象。腦梗死患者、年齡、性別不限;均為首次發病且72 h內未予正規治療者;診斷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3],并經頭顱CT或MRI證實。
1.2.3 干預措施。①疏血通與依達拉奉聯用對比常規治療;②疏血通與依達拉奉聯用對比依達拉奉單用。
1.2.4 結局指標。主要觀察指標:痊愈率;總有效率及不良反應。
1.2.5 排除標準。排除腦出血者、有心肌梗死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腫瘤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者(如嚴重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熱等)、有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者。
文獻質量評價參考Juni等[4]和Cochrane系統評價員手冊5.0.0版關于RCT的質量評價標準[5]進行:1)基線是否一致;2)隨機方法是否正確;3)是否采用盲法;4)是否做到分配隱藏;5)有無失訪或退出;6)是否采用意向治療分析(ITT)。所有質量標準均滿足者,發生偏倚的可能性最低,評為A級;如其中任何一條或多條質量評價標準僅部分滿足(或不清楚),則該研究存在相應偏倚的可能性為中等,評為B級;如其中任何一條或多條完全不滿足(未使用或不正確),則該研究存在相應偏倚的高度可能性,評為C級。
文獻檢索結果以數據庫形式保存,采用量表方式規范記錄(包括文獻質量評價表、文獻信息提取表、與不良反應列表)。由2名評價員對納入試驗獨立進行質量評價和資料提取,然后交叉核對,必要時致電原文獻作者確定試驗具體實施過程,如發生分歧通過討論或由第三位研究者協助解決。
采用Cochrane協作網提供的RevMan 5.0.0軟件進行Meta分析。首先對納入研究進行異質性(臨床異質性和方法學異質性)分析,然后根據異質來源對各研究進行亞組分析。異質性分析采用χ2檢驗,顯著水平α=0.10[6];同時根據I2判斷異質性的大小,I2≤25%為低度異質性,25%~50%為中度異質性,≥50%則為高度異質性[7]。研究結果采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對結果測量的分類變量采用相對危險度(RR)并用95%可信區間(CI)表示療效效應量。
本文共收集11篇有關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用于ACI治療的臨床RCT文獻,全部為中文。11篇文獻中,共納入ACI患者967例(試驗組487例,對照組480例)。干預措施分為2組:1)疏血通與依達拉奉聯用對比常規治療[8,10~13,15,17];2)疏血通與依達拉奉聯用對比依達拉奉單用[9,14,16,18]。各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詳見表1。
表1 11篇納入研究的特征Tab 1 Characteristics of 11 included RCTs
表2 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評價Tab 2 Method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of 11 included RCTs
根據檢索策略,檢索得到651篇文獻,經初步篩選得到對照試驗12篇,最后共納入文獻11篇[8~18]。本研究納入的11篇RCT均對分組后患者的基線情況進行報道,只有1篇[18]RCT在文中提及“隨機”并且敘述了隨機方法;所有文獻均未報道盲法及隱藏分組的情況和失訪情況,未進行ITT,評分均為C級,詳見表2。
2.3.1 痊愈率。共有 6 項研究[8,10,12,13,15,17]報道了 ACI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痊愈率,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ESS)的增分率判斷療效,評定447例患者住院14 d的痊愈率,6項RCT聯用組和常規組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Meta分析有較好的同質性(P=0.70,I2=0)。結果顯示,ACI患者在接受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后,痊愈率高于常規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R1.75,95%CI(1.30,2.35)],詳見圖1。
2.3.2 總有效率。共有 6 項研究[8,10,12,13,15,17]報道了 447 例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6項RCT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Meta分析有較好的同質性(P=0.57,I2=0)。結果顯示,聯用組在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優于常規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R1.38,95%CI(1.22,1.55)],詳見圖2。
2.4.1 痊愈率。共有4項研究[9,14,16,18]報道了466例ACI患者接受治療后的痊愈率,4項RCT聯用組和單用組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4項RCT進行Meta分析有較好的同質性(P=0.43,I2=0)。結果顯示,聯用組在治療后的痊愈率優于單用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R1.43,95%CI(1.03,1.97)],詳見圖3。
圖1 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對比常規藥物治療ACI痊愈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Fig 1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cure rate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shuxuetong vs.routine medicine for ACI
圖2 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對比常規藥物治療ACI總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Fig 2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shuxuetong vs.routine medicine for ACI
圖3 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對比依達拉奉治療ACI痊愈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Fig 3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basic cure rate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shuxuetong vs.edaravone for ACI
2.4.2 總有效率。共有 4項研究[9,14,16,18]報道了 466例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4項RCT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Meta分析異質性較低(P=0.31,I2=16%)。結果表明,聯用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優于單用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R1.16,95%CI(1.06,1.27)],詳見圖4。
圖4 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對比依達拉奉治療ACI總有效率的Meta分析森林圖Fig 4 Meta-analysis forest plot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shuxuetong vs.edaravone for ACI
ACI是由于腦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大動脈粥樣斑塊脫落所致。ACI治療主要包括三方面[19]:(1)使用溶栓藥物促使閉塞血管快速再通以及缺血組織的灌注;(2)使用抗血栓藥物或者抗血小板藥物改善缺血半暗帶的微循環;(3)神經保護治療。常規治療通常給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壓、脫水、神經營養藥等治療。
疏血通注射液是國內第1個動物類中藥復方注射劑,主要成分為水蛭、地龍。水蛭能破血逐瘀通絡,地龍可活血化瘀通絡,二者配伍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水蛭主要含水蛭素,此外尚含有肝素、抗血栓素等,對血栓形成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地龍主要成分為蚯蚓素、蚯蚓熱堿、堿氨酸衍生物等多種氨基酸,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以及溶解纖維蛋白原作用[20]。疏血通通過抗凝、溶栓和改變腦血管血液流變學的多種作用,進而保護腦神經缺血性損傷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
缺血性腦損傷的神經保護是未來治療ACI的關鍵環節[21],疏血通與依達拉奉聯用,可以通過抗凝、溶栓以及腦神經保護3個方面治療ACI,從而使臨床治療效果起到疊加的作用。本研究納入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ACI的RCT,通過對比常規治療和單用依達拉奉治療,分別對治療后患者痊愈率、總有效率2個指標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后能明顯提高ACI患者的痊愈率和總有效率,而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聯合組較單用組和常規組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且在不良反應報道方面,聯用組并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證明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ACI是有效安全的。但由于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不高,存在潛在的發表偏倚。因此,本研究只能作為評價疏血通聯用依達拉奉治療ACI療效的參考,有必要在今后進行國、內外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ACI的循證研究。
[1]Graul R,Castaner J.Edaravone(MCI2186)[J].Drugs Pature,1996,21(10):1 014.
[2]陳興泳,程 瓊,唐洲平,等.疏血通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5(4):298.
[3]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4]Juni P,Altman DG,Eger M.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ails[J].BMJ,2001,323(27):42.
[5]Higgins JPT,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5.0.2[EB/OL].http://www.cochrane-handbook.org.2009.
[6]Higgins JPT,Green 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5.0.0[EB/OL].http://www.cochrane-handbook.org.2008.
[7]Higgins JP,Thompson SG.Quantifying heterogeneity in a meta-analysis[J].Stat Med,2002,21(11):1 539.
[8]甘照儒.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進展性卒中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急癥,2009,18(1):23.
[9]周 健.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54例效果觀察[J].交通醫學,2008,22(1):57.
[10]利偉江,李光寧,胡慶鋒.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1):37.
[11]王展航,覃士明,賈 蘭,等.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06,13(12):2 006.
[12]黃宏敏.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75例療效觀察[J].山東醫藥,2008,48(32):135.
[13]張念森,宋德海.疏血通聯用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療效觀察[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8,17(4):213.
[14]張 偉,李英明.疏血通注射液與依達拉奉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9):1 040.
[15]丘永平,張運超,林力敏.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30 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9,6(12):78.
[16]劉 平.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08,3(33):135.
[17]趙純雁,王榮鳳.依達拉奉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2(1):68.
[18]黃彬森.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6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9,41(11):23.
[19]Tanahashi N,Fukuuchi Y.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recent progress[J].Intern Med,2002,41(5):337.
[20]朱福海.疏血通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J].安徽醫藥,2006,10(11):873.
[21]王 菁.治療缺血性腦卒中新藥——依達拉奉[J].中國藥房,2004,15(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