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貝葉思咨詢 楊昌龍
微軟提出PinkPhone計劃,意欲將微軟手機打造成為微軟在手機端的營銷渠道,從而帶動旗下手機操作系統、移動MSN、手機軟件等的崛起。

>> Kin2為側滑蓋全鍵盤設計。
北京時間2010年4月13日凌晨,繼兩月前發布Windows Phone 7操作系統之后,微軟又正式發布了兩款自有品牌手機Kin 1和Kin 2。作為計算機操作系統和軟件行業的壟斷者,微軟此次為何要推出自有品牌手機,它的用意在哪里?
業界認為,微軟推出兩款自由品牌手機Kin 1和Kin 2是迫于智能手機及操作系統行業的壓力而采取的謹慎試水,前景仍存變數。
2009年,微軟Windows Mobile的市場份額從2008年的11.8%下降到了8.7%,而Google的Android市場份額則從2008年的0.5%一路飆升到了3.9%,而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截至2010年2月,Windows Mobile的市場份額已經從去年的11月份的19.1%下降到了15.1%,而同期,Android則從3.8%上升到了9.0%。
此外,Windows Mobile昔日的合作伙伴紛紛投入競爭對手裙下,如宏達電;而從行業整體來看,蘋果、Google、RIM和Palm都已經開發出了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它們不僅非常時尚而且簡單易用,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微軟的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不僅非常古老而且沒有任何過人之處;
在此背景下,微軟提出PinkPhone計劃,意欲將微軟手機打造成為微軟在手機端的營銷渠道,從而帶動旗下手機操作系統、移動MSN、手機軟件等的崛起,真正實現硬件+軟件+服務的發展模式,從而應對市場不斷下滑的壓力。其結果就是微軟推出基于下一代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 7以及本次推出的Kin。
微軟雖說在手機硬件上走出了一大步,但細細分析Kin手機的特點,仍可管窺其步調的謹慎、低調與多慮,分析人士認為,這只是微軟進軍手機硬件行業的一次試水行為。
對于微軟的這兩款機型有四點需要特別注意:第一,兩款新機均由日本夏普代工,軟件則來自于微軟控股的手機軟件和服務提供商Dange;第二,并未直接使用微軟品牌,也沒有像其他廠商的產品一樣在機身上打上LOGO;第三,產品定位于娛樂社交手機,定位人群為15-25的青少年群體,且目前只在美國和歐洲銷售,亞洲不在其銷售范圍,“微軟無意在亞洲推出Kin手機,仍然主打WP7系統”;第四,兩款手機均未采用微軟自有智能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或Windows Phone 7,而是基于微軟最新的Silverlight技術。
制造上:微軟在計算機操作系統、軟件制造等方面具有優勢,但在手機制造、性能、服務等方面不具長處,故采用了代工策略。
品牌、LOGO上:微軟意欲打造產業鏈,并推出自有品牌手機,但卻未直接使用微軟品牌,也沒有自己的LOGO,而據微軟高層稱,“嚴格說,Kin手機并不能算微軟產品,因為夏普除了代工之外,還會直接將手機銷售給沃達豐,而不是微軟。”微軟此做法是減小此款機型銷售不佳所致的負面結果對其自身品牌及相應產品的影響;
產品定位:青少年是移動互聯網的主力市場,全球如是,定位這一群體毋寧是正確的;而作為移動互聯網眾多業務的一個,微軟為何要選擇SNS,業界認為,這與微軟Live、Bing等微軟自有業務有很大的關系。作為最貼近個人生活形態的智能手機終端,目前發展的趨勢已經由性能、硬件和外觀,轉向以軟件、融合服務和用戶體驗為核心。從包括微軟在內的軟件、平臺廠商推手機的舉動,可以看出原軟件和信息服務提供商將硬件平臺納入其一體化用戶服務核心的野心。微軟本次只是此種模式的一個較小嘗試。
操作系統上:微軟自己有操作系統,為何在Kin中卻棄之不用?這主要是基于自身操作系統的封閉性決定的。如果微軟真的生產手機,這會對想使用微軟平臺的手機廠商造成很大不公。微軟的系統不是開源系統,那些只買了軟件授權的手機廠商根本沒有手機平臺的源碼,不能通過底層開發實現更多的應用。這樣一來勢必會導致廠商放棄使用Windows系統,而轉向開源的Android或Symbian陣營。這是微軟絕對不想看到的。很顯然,微軟在這點上是有很多考慮的,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微軟所處的窘局——手機、操作系統都要做,但哪個更重要?從微軟無意在亞洲推出Kin手機,仍然主打WP7系統也可見一斑。
近期,傳統PC領域的企業頻頻向手機領域挺進,這其實是順應了大的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比如,聯想推出樂Phone,準備將其原來在PC和筆記本電腦領域的成績轉向消費者的移動互聯網應用;而惠普收購Palm的舉動也表明了對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認同。目前,移動互聯網用戶的增長勢頭已經使計算機軟件、硬件企業都在根據這一趨勢調整戰略。
微軟其實也早在移動通信市場發力,但其操作系統一直難有作為,可以斷定,僅憑操作系統,微軟已經很難贏得終端廠商的支持,因此,微軟只能自己下注終端。微軟這兩款手機雖然還沒有上市,但從行業分析角度可以預見,在當今移動互聯網終端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微軟Kin產品銷量仍不足以對整體市場產生沖擊。同時,考慮到手機行業發展的復雜性,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前景仍存較大變數。

>> Kin1鵝卵石造型的外觀,惹人喜愛。
產品連線
Kin 1外觀圓潤小巧,之前的研發代號為Turtle,另外其外形又與Palm公司的Palm Pre很相似,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小Palm”。Kin 1采用鵝卵石的滑蓋造型、全鍵盤設計,支持多點觸控,提供Wi-Fi連接,配備500萬像素的攝像頭、LED閃光燈及支持SD畫質視頻錄制,內置4GB閃存空間,支持A-GPS定位,內建Zune媒體播放器及立體揚聲器。
Kin 2外觀無異于傳統手機,之前的研發代號為Pure,與Kin 1不同的是它采用了側滑式的全鍵盤設計,支持多點觸控,提供Wi-Fi連接,配備800萬像素的高規格攝像頭、LED閃光燈及支持HD畫質視頻錄制和Flasn照片,內置8GB閃存空間,支持GPS定位,內建Zune媒體播放器及立體揚聲器。
Kin 1與Kin 2目前都承載cdma 2000網絡,它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智能手機,是智能與非智能的融合產品。兩款手機的設計目標是主打在線網絡社交功能,而且大多數的功能應用可以通過瀏覽器來完成。這兩款手機實屬功能性手機,不依賴強大的硬件配置,也沒有軟件商店。兩款手機都不支持存儲空間擴展,機身上無Micro SD卡槽設計。但是兩款手機都支持一項名為“Kin Studio”云存儲功能,用戶可在線同步手機數據和多媒體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