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玲
日本動畫中的音樂特點
□高 玲
本文將著重研究宮崎駿的動畫世界,了解宮崎駿本人以及他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透過他的作品看到更加深層次的內容,也就是日本動漫音樂成功的原因所在。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他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后的精神支柱。
宮崎駿片中關于主角和音樂。了解動漫中的音樂特點就要相應地了解動漫中的故事與發生故事的人,讓我們來看看宮崎駿的作品。宮崎駿作品的中心是少女,主角年齡都很小。她們既平常女性,又不乏男性的所有優點。再看看里面的主人公,不得不承認的是,人物造型和性格有那么多相同點。可這種模式化的含義卻不代表才思枯竭,而是在每一部作品中得以自然延續,構成了他的作品的整體格調。而同時這種整體的格調又將片中的動漫音樂的整體格調進行了升級,依據每個特色的人物個性來將整體的音樂氛圍和氣息融合其中,所以可以說音樂不單單是動畫片的輔助工具,而是成為了一個完整的突出的個性張揚的實體,它是動畫片中的一個環節,也是一個敘事的工具,更是故事中的一個“人物”。
宮崎駿的片中,在女主角身邊總是會有純潔的男孩兒陪伴左右,其中也包含了萌動的愛情,男孩兒總是適時地出來保護女主角,他們的性格也是開朗、充滿熱情的。宮崎駿先生讓男孩兒們明白生命中最為珍貴的責任,就是要懂得保護女人。同時每一個配角的出場都是伴隨著與之相符的音樂展現在觀眾面前,音樂這時就是人物的另一個表現形式和載體,細心的人會發現,每一次男配角在幫助女主人公的時候都是夾雜了音樂,而這種音樂是讓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記憶男配角的。在畫面中聽到的音符其實就是畫筆將故事中所有的一切勾勒出來,在配角的主旋律中我們總會聽到充滿陽剛的鼓點和柔情似水但又不乏力量的提琴聲,這一類的配合成功之處在于,在展現了男人魅力的同時也表現了男人的柔情,而其獨到的地方在于為了更好地復合片中“男孩子”這一特定配角的身份,在節奏上和其他手段上附加了更多的“陽光”的成分。
惟有宮崎駿能將一步動畫片拍得如此具有藝術性。他的作品風格獨特,自成一派。《龍貓》使我們回到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天空之城》帶我們進行了一次尋找空中浮島的冒險之旅;《幽靈公主》和《風之谷》則向我們警醒: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如此之甚,而自然界反抗這種破壞的斗爭又是如此慘烈……他的作品有著最清新的畫面,最純真的微笑,最遼闊的想象,最浪漫的意境,還有最優美動聽的音樂,都能給人最發人深省的思考。其中每一個主題都有一個特定的音樂作為它的附屬,這是一種綠葉似的襯托,不同的主題,使用不同的樂器為主打,節奏的變換正是為了更好地突出主題的特色。這其間的音樂除了具有襯托的作用外,自身還帶有一定的主題思想,在長時間的接觸中我們能夠發現“主題音樂”本身的主題大都包含了一個音樂的主體——尋找;而尋找的是什么呢?答案不是唯一的,是依據聽音樂時的心情和環境而定的,這個“尋找”是對人生的思考和探究,對感情世界的問訊對“愛”的追求等等。
人們在回味宮崎駿獨具魅力的動畫片時,也常會談起其中令人過耳不忘的音樂。
從1984年至今,宮崎駿和他的吉卜力工作室共推出過15部動畫劇情片,其中由宮崎駿親自執導的8部作品中,除了飛鳥涼的《On Y o u r Ma r k》,其余7部的音樂都出自久石讓(J o e H i s a i s h i)之手。這些音樂高雅脫俗、純真大氣的旋律,具有獨特的雋永之氣。日本動漫音樂的“人性”所在是指“人物音樂”與“主題音樂”完美的配合以及這些音樂對于人性自身的反思與剖析展現。例如周邊產品《龍貓》不僅吸引了大批觀眾,而且還在另一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功。根據該片主角奇特造型制作的填充玩具的銷售額,為工作室奠立了穩定的財力基礎。其他周邊產品不計其數,《天空之城》、《千與千尋》、《幽靈公主》、《龍貓》、《風之谷》、《側耳傾聽》、《On Y o u r Ma r k》等動畫錄影帶銷量也都能進入年度唱片銷量前幾名。由此可見不單單是人物動畫的創作成功了,而且片中的動漫音樂將這些紛繁的細節,以靈魂灌輸的方式傳入了觀眾的心靈深處。
在了解宮崎駿的動畫后,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動漫音樂在音樂中起到了無比重要的作用,而這種作用體現于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落,主人公的音樂,配角的音樂,主題的音樂,等等。而同時,人性化的融合與對外部音樂的借鑒和引用都是成功的秘訣。讓動漫音樂觸及觀眾的靈魂,使之更好地為影片服務,同時也更加地加深了人們對動漫音樂的認知和理解。
作者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 王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