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慶 山東省高唐縣畜牧水產局 252800
夏秋季節謹防豬鏈球菌病
王瑞慶 山東省高唐縣畜牧水產局 252800
豬鏈球菌病屬國家規定的二類動物疫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該病多發生在每年的夏秋季節,所以夏秋季節一定要做好豬鏈球菌病的防治工作。
該病病原豬溶血性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不運動,不形成芽孢,通常呈球形或稍扁平,在血液、組織及培養物中常呈單個或雙球形,菌體相連呈鏈狀。常以共棲菌或致病菌的方式存在于大多數哺乳動物的體表。在我國廣泛傳播的豬溶血性鏈球菌主要有2型、1型、9型和7型,其中2型毒力最強、流行最廣,常引起豬的敗血癥腦膜炎和關節炎。人對其也具有易感性,2005年四川就曾出現豬鏈球菌感染人并導致人的死亡病例。
各種年齡、各個品種的豬都可感染豬鏈球菌而患病,尤以仔豬、架子豬和懷孕母豬的發病率更高。病豬及死豬的尸體是該病傳播的主要來源,病愈帶菌豬也能傳播該病。病豬的排泄物、病死豬從天然孔流出的帶菌血液及其在處理過程中的污物污水均可造成環境污染和疾病傳播。該菌可通過多種途徑感染豬,其中呼吸道和外傷及母子間的垂直傳播是該病的主要途徑,蒼蠅、鳥類等也可傳播該病。
該病按臨床癥狀可分為敗血型、腦膜炎型和淋巴結膿腫型等類型。
3.1 敗血型
可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類。
(1)最急性型
表現為體溫升高到41-43℃,臥地不起,呼吸急迫,多在24小時內死于敗血癥。
(2)急性型
病程稍長一些,表現體溫升高到40-43℃,高熱稽留,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到130次/分鐘以上。鼻鏡干燥,鼻流漿液或膿性分泌物。眼結膜充血潮紅,流淚,病豬迅速消瘦,極度衰竭。頸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膚呈紫紅色,并有出血點。多在1-3天死亡。
(3)慢性型
表現為多發性關節炎。關節腫脹、跛行或癱瘓,最后因衰弱、麻痹而死,病程可拖到1個月以上。
3.2 腦膜炎型
以腦膜炎為主,多見于仔豬。主要表現出明顯的神經癥狀,如共濟失調、麻痹、四肢作劃水動作,頸部強直、角弓反張、轉圈等,病程短的幾小時,長的1-5天,致死率極高。
3.3 淋巴結膿腫型
以頜下、咽部、頸部等處淋巴結化膿和形成膿腫為特征。
4.1 敗血型
頸下、腹下、四肢等區域皮膚有紫紅色片狀或斑點狀出血,死尸皮膚發紅,喉頭、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充血,多充滿泡沫。肺充血,切面有大量的紅色泡沫及血液流出。急性死亡豬常見從鼻腔有血液流出,或從其他天然孔流出暗紅色凝固不良的血液。全身淋巴結不同程度的腫大、充血、出血,脾腫大1-3倍,呈暗紅色,邊緣有黑紅色出血性梗死區。腎充血、出血、體積增大。腦膜充血、出血,有時腦切面可見針尖大的出血點。
4.2 腦膜炎型
剖檢可見腦膜充血、出血甚至溢血,個別腦膜下積液,腦組織切面有點狀出血,其他病變與敗血型相同。
4.3 淋巴結膿腫型
剖檢可見關節腔內有黃色膠胨樣或纖維素性、膿性滲出物,淋巴結膿腫。有些病例心瓣膜上有菜花樣贅生物。
5.1 早期診斷
必須結合當地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來進行,確診應通過實驗室檢測。實驗室檢測包括涂片鏡檢、分離培養、生化鑒定和分子生物學鑒定等。
(1)涂片鏡檢
組織觸片或血液涂片,可見革蘭氏陽性球形或卵圓形細菌,無芽孢,有的可形成莢膜,常呈單個、雙鏈的細菌,偶見短鏈排列。
(2)分離培養
該菌為需氧或兼性厭氧,在血液瓊脂平板上接種,37℃培養24小時,形成無色露珠狀細小菌落,菌落周圍有溶血現象。鏡檢可見長短不一鏈狀排列的細菌。
(3)分子生物學方法
如用PCR技術對鏈球菌進行菌型鑒定只需4小時。
5.2 鑒別診斷
豬鏈球菌病從臨床癥狀和剖檢比較復雜,易與豬丹毒、豬瘟混淆,應注意區別。
(1)豬丹毒
慢性豬丹毒呈上部髖關節腫脹,而鏈球病是膝下部關節腫脹,由于疼痛部位不同,所以臥倒或站立的姿勢也各不相同。急性豬丹毒患豬兩眼清亮有神,停立時背腰拱起,與豬鏈球菌病的癥狀有明顯的區別。而急性豬丹毒患豬耳、四肢內側、腹下等部位出現特征性的打火印疹塊,這與豬鏈球菌病的癥狀亦有明顯的區別。
(2)豬瘟
患豬喜鉆草窩,顫抖,公豬包皮有積尿和惡臭分泌物。剖檢可見脾略腫大,邊緣有梗死;回腸有紐扣狀潰瘍;皮膚、腎膀胱黏膜和直腸黏膜有密集的小出血點,腸淋巴結腫脹紫紅。有化膿性結膜炎而無跛行狀,病程較長,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
豬鏈球菌病的預防應結合環境控制、管理、疫苗預防和藥物預防同時進行。
(1)豬場實行多點式飼養,堅持自繁自養和“全進全出”制度,防止各類豬交叉感染,特別要注意母豬對仔豬的傳染。
(2)加強飼養管理,保證豬群充足的營養,搞好豬舍內外的環境衛生,豬舍每周堅持用消毒藥噴霧消毒。豬舍要保持清潔干燥,通風良好,豬群飼養密度適中。
(3)仔豬斷臍、剪牙、斷尾、打耳號及去勢時要嚴格用碘酊消毒,發生外傷時傷口要及時處理,防止感染發生該病。
(4)豬場嚴禁飼養貓、犬和其他動物,徹底消滅鼠類和蚊蠅等吸血昆蟲,控制人員和物品的流動,從而控制病原體傳播媒介,防止該病的發生和流行。
(5)規范引種,嚴格執行檢疫隔離制度,淘汰帶菌母豬。
(6)堅持免疫接種。目前國內用于該病預防接種的疫苗有兩類,一是氫氧化鋁苗,另一類是活的弱毒疫苗。滅活苗是由中國獸藥監察所與成都藥械廠聯合研制的,采用從豬敗血性鏈球菌流行疫區的病豬分離的乙型溶血的革蘭氏C群豬鏈球菌,通過敏感豬增強毒力,取純培養物作種子,接種于含1%裂解紅細胞全血及0.2%葡萄糖的緩沖肉湯培養,制成鋁膠滅活苗,每只豬皮下注射3-5 mL,保護率可達到75%-100%,免疫期在6個月以上。弱毒苗由廣西獸藥研究所用化學藥品致弱的G10-S115菌株凍干苗和廣東佛山獸醫高等專科學校用37-45度傳代致弱的ST-171菌株凍干苗,經實驗室和一定范圍內推廣應用,證明安全有效。其中生產量比較大,使用區域較廣的是廣東佛山高溫培育的ST-171弱毒凍干苗。每豬皮下注射2億或口服2億或3億(后者)個菌,保護率可達60%-80%和80%-100%,免疫期為6個月。
此外,豬鏈球菌2型滅活疫苗:妊娠母豬于產前4周進行接種,仔豬分別于30日齡和45日齡各接種1次。后備母豬于配種前接種1次效果不錯。
(7)藥物預防:仔豬斷奶后,可在日糧中添加抗菌藥物進行預防,抗菌藥物的選擇最好通過藥敏試驗選出對豬鏈球菌敏感的藥物。實踐證明,在每噸飼料中添加阿莫西林200g,或在每噸飼料中加四環素125g,連喂兩周,可預防該病的發生。也可在飼料中適當添加恩諾沙星、氧氟沙星、磺胺類藥物和頭孢類藥物等。
抗菌藥物的選擇最好通過藥敏試驗選出對豬鏈球菌敏感的藥物,如無條件,臨床可用青霉素+鏈霉素,均按每千克體重15000-20000國際單位混合肌肉注射,4小時后以同樣的劑量再注射1次,效果不錯。也可采用磺胺類、喹諾酮類、頭孢類藥物進行治療。
book=33,ebook=41
2-3天。或用廣譜抗生素,如慶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兔0.5-1mL,肌肉注射,1日2次,連用3日。食欲差的兔可灌服健胃劑,如大蒜酊、龍膽酊、陳皮酊2-4 mL。或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5%葡萄糖液30-50mL,20%安鈉咖液1mL、維生素C1.0mL,一日1-2次,連用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