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長城 馬立勇 山東省陽谷縣畜牧局 252300
雞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是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病毒的嗜腎毒株引起的雞的一種以呼吸道病變與腎臟病變相結合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近幾年,由于魯西的聊城、德州等地大量繁殖、飼養一種俗稱“817”的蛋肉雜交雞,造成該病在當地逐漸流行,給養雞業帶來較大的損失。
腎型傳支的發生有一定的季節性,一般在秋冬和冬春換季時多發,10-30日齡的雞易感。該病在雞群中傳播迅速,幾乎在同一時間內有接觸史的易感雞都可感染,在一個雞群中的流行過程一般為兩周,死亡率一般在5%-30%。
研究與實踐證明,腎型傳支的發生與流行和應激特別是冷應激有密切的關系,這也是為什么該病換季時高發的原因。換季時氣溫變化大,每當出現大風降溫的天氣后,都將迎來一次腎型傳支的爆發。該病的死亡率高低與雞群的健康狀況、繼發感染的控制和雞的日齡有直接關系。
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一般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上呼吸道癥狀為主,表現為甩鼻、咳嗽、鼻流清涕,癥狀較呼吸型傳支為輕,大群精神、采食、糞便均正常,一般養雞戶常按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療。大約6-7天后進入第二階段,此時上呼吸道癥狀減輕甚至消失,雞群飲水量開始增加,排水便或白色稀便,病雞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反應遲鈍,厭食嗜飲,趾爪干癟,死亡逐漸增多。
剖檢可見雞體嚴重脫水,皮膚和肌肉像風干了一樣。雙側腎臟腫大蒼白,腎小管充滿白色尿酸鹽,外形呈白線網狀,俗稱“花斑腎”,輸尿管擴張,充滿白色尿酸鹽。泄殖腔膨大,充滿石灰水樣排泄物。個別雞心包及腹腔臟器表面有白色尿酸鹽沉著。
一般情況下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如果有條件,可結合實驗室檢查進行確診。
腎型傳支的最大誘因是冷應激,所以在日常管理中,盡可能保持雞舍內溫度的恒定。養殖戶在春秋季要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在有冷空氣入侵時,要提前做好雞舍的保暖、升溫工作,將天氣變化對雞舍溫度的影響降到最小。
在疫病高發季節定期飼喂黃芪多糖、清瘟敗毒散等能提高免疫力、清熱解毒的中藥,可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由于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的血清型較多,所以尚無特效疫苗來預防。養雞戶可試用在5-7日齡用clone30+H120+28/86三聯苗點眼滴鼻,可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目前對該病尚無特效治療藥物,臨床上一般采取對癥治療,治療中要有“二心”:即耐心和細心。
耐心指的是腎型傳支的發病時間較長,一般持續兩周左右,所以一旦雞群發病,養雞戶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指望一兩天就治好,要打持久戰。現實中很多養殖戶在雞群發病后四處求醫,一種治療方法不奏效就換另一種,結果藥沒少用,病卻耽誤了。細心指的是在飼養管理上要比平時下更大功夫,不要因為病情嚴重而放棄管理,事實證明,該病痊愈后對雞的后期生長、全期的料肉比無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