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段時間內,豬肉、鐵礦石和干旱將成為有力拉動CPI上漲的“三駕馬車”。首先,在整個CPI中比重超過3%的豬肉價格將會像上一輪通脹一樣,成為拉動CPI的中堅力量。目前,豬肉價格連續下跌,短期來看,有助于緩解當前的通脹壓力,但從長期來看,這可能會使得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如果豬價繼續下跌,飼養戶的虧損繼續擴大,可能促使飼養戶減少補欄數量,這就為豬肉價格在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大幅上漲埋下了隱患。
相對于潛在的豬肉價格上漲,以鐵礦石為代表的輸入性通脹已經發生。必和必拓宣布,已經與亞洲主要客戶就鐵礦石談判達成協議,價格漲至現貨水平。這意味著今年鐵礦石價格至少每噸上漲60美元。在面臨上述情況的同時,今年發生的西南地區特大干旱,則有可能推動CPI加速上行。旱災對通脹的影響也并不僅僅局限于糧食,諸如蔗糖、花卉、有色金屬等方面的供應緊張形勢也將隨著旱災的持續而逐步顯現。由于少水,西南水力發電銳減,這已經引發了廣東供電緊張。火電替代水電,電煤價格也存在上漲空間。這都為CPI上漲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