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間,陜西省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6140億元,是“十五”期間的4倍,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及重大項目建設投資規模最大、項目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時期。
據省統計局統計負責人介紹,2009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553.39億元,是2005年的3.3倍,在全國位次由2005年的18位上升為15位。“十一五”前4年,全省累計投資17657.15億元,提前一年實現了1.7萬億的目標,是“十五”時期的2.7倍,年均遞增34.8%,比“十五”時期的19.8%加快15個百分點。如果今年完成全年目標任務8500億元,“十一五”時期年均增速可達34.3%,比“十五”時期快14.5個百分點。
重大建設項目支持了陜西省經濟快速發展。在重點項目的帶動下,“十一五”期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全國同期水平8個百分點以上,投資規模不斷跨越新臺階。2007年突破3000億元、到2009年超過6500億元。5年來,重點項目投資完成額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3%,以重點項目為主體的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48.43%以上,平均拉動經濟增長5.8個百分點。
重大建設項目夯實了長遠發展基礎,加快了結構調整步伐和發展方式轉變。公路、鐵路、民航、水利等基礎設施的改善大大促進了經濟發展。裝備制造和高技術產業工程共實施37個項目,陜重汽重型商用車、法士特12萬臺重型汽車變速器、西電超高壓敞開式開關及其配套、陜西移動TD-SCDMA一期、天宏多晶硅一期、比亞迪轎車及發動機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關鍵技術的項目建成投產,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有的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利于搶占市場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