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之后如何理財
問:“央行加息了,每個月的房貸月供要多交多少錢?”“我的三年期定存要不要取出來轉存?”“加息對什么投資產品有利?”
答:加息對百姓的日常儲蓄、貸款、投資理財等方方面面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大家都一致關注加息之后如何理財的問題,包括編輯本人。為此,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查后加以總結,希望能成為大家理財的好建議。
央行10月19日晚間發布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消息后,不少儲戶開始將銀行定期存款取出進行轉存,以享受新的利率。據計算,一年期定期轉存42天內才有利。
因此,業內人士稱,由于存在繼續加息的可能性,建議客戶存款期限不要太長,一年左右較為適宜。這樣一旦利率再次提升,投資者存款到期后可迅速轉存享受新利率。還有專家表示,盡管此次加息將利率上調至2.5%,但和3.5%的CPI相比,實際利率是負數,建議擺脫負利率影響還必須考慮其他投資渠道。
在“負利率”時代,定期存款、憑證式國債這些相對無風險的保守型理財產品無法戰勝高企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普遍偏低,且收益率一般高于同期儲蓄存款利率,以此博得了不少穩健型投資者的偏愛。由于國債、債券等投資產品的利率與基準利率關系緊密,因此進入加息周期后,銀行間債券、信托產品,相關理財產品收益率將有所上揚。
由此,理財產品收益率往往與基準利率聯動,加息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必然有所提升,但幅度也會相應地追隨利率調整步伐。目前來看,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投資者應考慮中短期產品。
傳統險產品目前的預定利率為2.5%,與一年存款利率相當;對于分紅險和萬能險產品,分紅水平和萬能險結算利率則遠高于2.5%。
因此,保障是預防人身風險的關鍵,傳統人身險保障不應該隨著加息而減弱。加息之后,萬能險結算利率并不會很快進行上調,對投保人賬戶利好并不明顯,相比之下,與保險公司投資關聯較大的分紅險更值得選擇。
貨幣市場基金作為理財工具最大的優勢在于,基金資產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滾動到期,這些滾動到期的資金可以投資到加息后收益率更高的短期債券上,增厚基金收益。
所以,加息后,表面看錢放在銀行收益上漲,但從國際市場看,必然引進熱錢,從而給資本市場帶來新一波行情,這個時候更應該把錢“挪”出來。投資者不宜選擇債權型基金和掛鉤債券市場類產品,而應偏重選擇與股市聯系相對緊密的產品和基金。
“意外加息”令本身已經受到“冷遇”的債市將再次經歷一輪不小的沖擊。但分析人士同時認為,雖然利率上行會使得債券價格下跌,但是收益率的上行也帶來了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目前市場的資金面比較寬松,可以投資于短期品種。
債券市場難以規避加息所帶來的壓力,卻可以變壓力為動力,步入收益上行期。有經驗的投資者可以適當把握,合理、多元化配置資本,短線投資獲益的機會不小。
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加碼”,使得原本有意購房的人們保持觀望態度。本次貸款基準利率上調,對有貸款買房意愿的市民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
與此同時,住建部發布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的通知。根據通知,從10月20日起,上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
由此不難看出,加息對購房者房貸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論是自住、投資還是投機,利用低成本房貸優惠政策購房的時代暫時結束了。加息對于購房者的經濟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房貸成本大大增加了,購房者應多加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