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 巖 ,劉進杰
1.沈陽傳媒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16
2.遼寧省廣播電視學校,遼寧 沈陽 110016
所謂數字電視,是指發射、傳輸、接收全過程都使用數字信號的電視技術。進一步說,由電視臺送出的圖像及聲音信號經A/C轉換、數字壓縮和數字調制后,形成數字信號,經空間無線方式或有線方式傳送,由數字電視接收機接收后,通過數字解調和C/A轉換處理,還原出原來的圖像及伴音。數字電視目前正處于發展過程當中,但是它是一項新技術、一個新事物,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難。
競爭優勢的生成首先依賴于這個產業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數字電視產業中,己經具備了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數字化技術帶給數字電視的優勢,這些優勢己經完全構成了數字電視產業獨特的核心競爭力。但中國數字電視產業處于發展初期,不完善的產業鏈是其發展的主要障礙。由此可見,發展和普及數字電視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產業鏈將數字電視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傳遞并轉化為競爭優勢,最終為市場所接受,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
由模擬電視發展到現在的數字電視時期,在市場上存在一定的誤導觀念,如數字電視一本萬利,但是數字電視運營起來需要的不再是一個概念或者說法,一套可行性極高的運營模式及與之配套的成本核算的體系,才是最為重要的和最具有現實意義的。在技術問題得到突破后,經營模式的問題將成為一個很大的潛在危機。這些都是電視經營突出重圍的關鍵所在,也是電視經營實現平穩過渡、持續發展、降低轉型成本的關鍵。能否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運營模式將直接影響到有線數字電視的推廣進度。
目前,我國現有的電視節目類型也同樣不適應數字電視的發展需要,急需開發更多的互動點播節目、游戲娛樂節目、各類具有針對性的資訊節目以及服務應用。吸引受眾支付機頂盒或全數字電視的成本并付出額外收視費的因索,不僅是清晰度的簡單交互,更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內容。原先電視臺設備的更換,節目的制作成本高于模擬電視。這直接造成數字電視初期節目源緊張。我國數字電視標準的不確定也影響了數字電視的進程。
我國有線電視數字化需要的資金量很大。數字電視的基礎是雙向電視網絡,現有網絡由單向改為雙向改造成本較高,難度很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青島模式、佛山模式還是杭州模式,都是采取免費向用戶提供機頂盒的方式,目前功能最簡單的機頂盒也要500元左右,再加上每戶有線電視用戶要完成雙向數字化改造的費用約5000元,以此計算,僅僅我國1億戶有線電視用戶的數字化改造費用就需要10000億元以上的資金,數字電視的推進過程存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
許多商家都看好數字電視發展所帶來的商機。然而實際的發展卻并不是一帆風順。高質量的內容需要高投入;作為商家,在沒有看到用戶形成規模效應以前,在內容投資上必然小心謹慎。而缺乏有吸引力的內容又影響到模擬向數字的轉化以及付費訂戶的普及。因此,目前大多數商家還處于觀望等待階段,因市場未啟動而不肯前期投入,數字電視產業發展正面臨“是先雞生蛋還是先蛋生雞”的窘境。
由于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有線數字電視技術發展迅速,目前數字電視己經進入人們的生活。付費電視運營商要實現贏利,就必須構建一個可提供大量專業化頻道的平臺,以便吸引更多的家庭用戶。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我國數字電視面臨機遇與挑戰,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以人為本,創新工作體制和機制,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子,以人為本,讓員工安心、隊伍穩定,使工作充滿生機與活力。有線數字電視頻道資源極大豐富,電視將由單一的公共服務向多樣化、個性化、多層次服務轉變,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廣播電視作為一項特殊的產業,目前還受到國家政策的限制,某些領域還沒有實現完全市場化。但種種跡象表明,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也將引起相關政策的改變。國家廣電總局為了推動廣播電視有線數字付費頻道業務運營、建立和完善市場競爭機制、促進付費頻道業務發展,在已批準中央電視臺付費頻道集成運營機構的基礎上,前不久又新批準北京廣播影視集團、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中廣影視傳輸網絡有限責任公司和電影衛星頻道節目制作中心成立全國性有線數字付費節目集成運營機構。這一舉措被業內人士被認為是我國打破電視節目壟斷的開始,意味著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有資格加盟數字電視節目制作,共同分享數字電視這塊“大蛋糕”。
原來免費的頻道今后仍然免費,特需內容付費。無論通過贈送或者購買,用戶得到機頂盒后,自動取得原先所有免費的頻道,如果要加特別的頻道,那就按照付費標準掏錢,新體驗是需要付出新代價的,這個觀念用戶慢慢就會接受的。而且可以像中國移動推出套餐服務那樣,數個及數十個頻道打一個包,給予相應的優惠。
數字電視的發展趨勢是電視媒體領域不可阻擋的潮流,數字電視不僅意味著一場電視技術的變革,也是媒介形態上的革新,它將會對電視傳媒這一產業在運營機制上產生重大的影響,使得傳媒的內容生產、經營、消費方式都發生變革。
[1]王明敏.基于有線網絡的多業務融合平臺建設和設想.世界 寬帶網絡,2007(8).
[2]羅軼,楊亞玲.試論我國有線電視網絡的產業化[J].西部 廣播電視,2007(8).
[3]吳春雷.從北美經驗看有線電視網絡運營[J].視聽界.廣播 電視技術,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