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勛
貴州省盤縣廣播電視臺,貴州六盤水 553537
如今民生新聞蓬勃發展,但民生新聞競爭卻出現了庸俗化,在民生新聞面臨著收視率和導向難兩全的形勢下,既要保證以正確的方向為前提充分調動觀眾的收視需要,又要把老百姓喜歡的這種新聞形式做的較為新穎、富有創意。同時,還要承擔媒體的社會責任,這就要求媒體在制作民生新聞時要更加重視、認真對待。
沒有新的新聞題材時,需要記者去尋找新的題材,如母親節,每年都要過母親節,如何在舊的題材中,通過我們的策劃活動,去撲捉到新穎的素材,甚至創造新的新聞題材。比如剛剛升為人母。母親節來臨的前一天晚上,安徽電視臺的“第一時間”欄目,把記者派到合肥市的省立醫院,婦幼保健院,安徽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合肥第一人民醫院,認真了解在母親節當天,我們將會產生多少位母親,然后尋找廣告贊助商,準備好奶粉,買好鮮花,在母親節的凌晨,產生了許多新媽媽,這個時候你在想些什么呢?當天記者捕捉到了大量的催人淚下的場面,因為每一個新媽媽的個人成長經歷不相同,每位新媽媽的家庭環境也不相同,她們的主觀想法也不相同。在這個傳統的題材,有一些重要的新發現,即所謂的新聞題材。
新聞媒體在一個新聞事件中,它不僅是一個記錄者,它同時應該是組織者、推動者和策劃者。媒體應該行動,讓自己成為公民新聞的主角。民生新聞不能完全確定在追求收視率的基礎上,而應建立在以擴大其社會影響力的基礎上。有了這樣一個堅實的基礎以后,它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高,才不會出現競爭的低俗化或轉折點。所以現在很多民生新聞是基于品牌活動,通過節目帶團隊,通過活動樹立欄目品牌,通過欄目品牌促進其社會效應和影響力。天津電視臺的“城市報道60分鐘”,“他們繼續做公益活動,這對媒體的聲譽度具有良好的作用”。“城市報道60分鐘”另一個版塊“今天我當班”記者深入到勞動崗位,體驗普通工人的辛酸和艱苦,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贊美勞動的光榮。記者體驗送水工,搬家公司的工人的工作艱辛,讓新聞工作者去參與和體驗這些工作的艱辛和勞苦。觀眾看到他們的辛勤工作和辛酸苦辣,認識到他們的重要性,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媒體的公信力。
民生新聞需要直播常態化。這是齊魯臺新聞的創新模式。齊魯臺的所有自辦的新聞節目都實行直播,每年有20多場的大型直播活動,齊魯臺實現了直播常態化。直播的常態化,新聞臨時插入,以達到最快,最真實的新聞報道。 SNG最大的優勢在與報道的第一時間和第一現場。除了第一時間和第一現場的報道, SNG 的巨大優勢在于它的遠程傳輸,即在過去兩個地方距離非常遙遠,第一現場和第一時間的新聞部能夠及時的傳送回來,但是SNG可以實現將第一手的新聞及時高效的傳送回來。又比如做異地新聞時,一般都是監督性的報道,如果該稿件不能在在當天播出的話,就會面臨著地方政府來說情的壓力。但有了SNG以后就不會出現上述情況,SNG播放速度非常快,所以即便是有說情的人來,我們的新聞已經播出了。SNG實際上是公眾輿論監督的一個有效的手段。第二全方位互動。通過直播,民生節目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媒體策劃活動,可以在一個固定時間直播,以達到節目互動。例如,在中秋節,齊魯臺組織給農民工派送月餅,在今年春節前夕的特大雪災時,許多南方人不能回家,齊魯胎聯合濟南的毛家飯店吧不能回家的南方人組織起來,一起吃年夜飯,這個節目安排在新聞播出時間用SNG來現場直播。
不管是帳篷理念還是孵化器概念都是通過撐起一個頻道來達到帶動整個頻道。東莞電視臺通過改版,原有的新聞欄目,《今日莞事》、《東莞新聞》、《市民講場》、《新聞夜總匯》、《焦點關注》等許多欄目都集中在東莞電視的新聞頻道播出,突出了新聞頻道的特點,改版之后的東莞新聞頻道運行定位更準確,具有更鮮明的特點,取得了很大成就。國際權威收視率調查數據“央視-索福瑞”和“ AGB尼爾森”顯示東莞電視臺的收視率和市場份額有了良好的增長勢頭,改版以后上升 25%~30%在黃金時間增加 36 %~41%。特別是綜合新聞頻道,頻道的定位和調整方案,收視率飆升黃金時間段上升 6.6倍,全天的收視率上升 4倍。民生欄目“第一時間”在擴版之前沒有優化頻道的環境,60分鐘的節目插進10分鐘的廣告,在節目播出的前后各插進了8分鐘的廣告時間,觀眾只有從廣告里面去尋找節目,觀眾被眾多的廣告所包圍,這些都是對節目本身的損害。從電視臺的角度來看,就是通過一個具有高收視率的節目,“孵化”出許多其他的品牌欄目。然后通過連接,互動這些品牌欄目創造一個黃金頻道的收視鏈。這種方法可以使欄目獲得可持續發展。因此,孤立的談電視欄目的品牌建設是行不同的,其內部是基于頻道的優化,并且需要頻道機制。
同平面媒體合作。東莞廣播電視臺在“東莞日報”開辟了東莞聲屏版,通過紙質媒體將電視的動態傳播出去。齊魯電視臺和報業互動十分頻繁。他們和“齊魯晚報”,“濟南時報”往往聯合舉辦同樣的新聞事件。電視民生新聞欄目中提到的報紙的名稱通過新聞欄目傳播出去,電視民生新聞欄目的一些媒體活動通過報紙媒體傳播出去,這就促進了報紙也得有效的傳播。此外,《今日莞事》創建了一個《街談巷議》的版塊,選擇最近期市民關注的熱點話題,向公眾發布有關新的法律、新政策,爭議的話題,社會的新事物,以表達他們的意見。通過案例的描述,分析普遍性,專家評論,公共信息網上隨機采訪市民,讓更多的普通百姓表達他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同時,還借助了東莞陽光網的網絡優勢,讓用戶參與討論,成為“今日莞事”潛在的電視觀眾。
[1]朱承凱.論民生新聞的品質提升.視聽縱橫,2007(1):98-99.
[2]陶皆良.談民生新聞的改進和深化.視聽界,2006(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