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瑩
湖南省懷化市環保局,湖南懷化 418000
懷化市中心城區環境管理調查研究
蔡 瑩
湖南省懷化市環保局,湖南懷化 418000
本文以中心城區環境現狀的深入調查為基礎,通過大量詳實的數據分析,指出了懷化市中心城區的環境污染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發展規劃和實際情況提出了加強中心城區環境管理的建議和措施。
中心城區;環境管理;調查;污染
發展是人類社會的主題,環境資源的可再生利用是發展的基本保障。在懷化市以市本級經濟和中心城區建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市本級經濟,推進鶴中洪芷中心經濟區建設的戰略進程中,懷化市中心城市發展的載體,交通、區位、資源和生態優勢明顯,加強中心城區環境管理,能有效地促進懷化中心城區環境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可再生利用,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趨于協調,實現城區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數據統計,鶴城區各類污染源向舞水河排放廢水共計2 064.59萬t(其中工業源183.41萬t,生活源1 857.58萬t,農業源16.17萬t、垃圾處理廠7.72萬t),化學需氧量9 128.8t,超過總量控制目標。城鎮居民生活的排污量相當大,環境保護形式嚴峻。
向轄區大氣環境排放廢氣527 535.64萬m3(其中工業源440 516.18萬m3,生活源87 019.46萬m3),二氧化硫5 536.36t,超過總量控制目標。
鶴城區工業固廢產生80 884.5t噸,排放274.08t,處理率達到了99.66%,排放率為0.34%。城區所有的醫療廢物均集中收集送往位于中方縣境內的醫療垃圾處理中心進行無害化處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送垃圾處理廠進行填埋處理。
2009年懷化市污水處理廠雖已建成投產,但相關的配套設施——污水收納管網尚未完善,大部分城區生活污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入舞水河或太平溪,尤其是太平溪沿岸的生活污水絕大部分直排入地表水,造成太平溪水質依舊惡化。據市環境監測站2009年環境質量監測數據顯示:城區內舞水河2個斷面水質監測結果,化學需氧量、糞大腸菌群超標,其中糞大腸菌群超標率為75%;太平溪氨氮年超標0.48倍,超標率為37.5%,最高超標倍數3.48倍,污染指數1.48,與2008年比最高超標倍數上升2.34倍,污染指數上升0.08,為劣Ⅴ類水質。說明舞水懷化城區段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影響嚴重。
懷化市能源結構主要以燃煤為主,電、氣、輕油等清潔能源使用率低,且由于市區燃煤大部分屬本地所產的高硫、高灰份煤,加之市區小鍋爐、大灶消煙除塵措施技術難度大、治理效果差,致使市區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較高,酸雨降水頻繁。加之中心城區發展較快,城區大量建筑施工項目的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未能到位,建筑垃圾及渣土未使用專用渣土車輛運輸;同時汽車用量明顯增加,汽車尾氣污染日漸突出,環境空氣質量不容樂觀。2009年城區環境空氣污染指數142天優,222天良,空氣中污染物為PM10的天數194天,主要是揚塵帶來的可吸入顆粒物污染,S02年均濃度值為0.036mg/m3,酸雨頻率為75%,典型的硫酸型酸性降水,郊區酸雨率明顯高于城區??諝馕廴緦俚湫偷臒熋盒臀廴?,以總懸浮顆粒和二氧化硫污染為主,降塵次之,氮氧化物最輕。煙煤型污染短期難以緩解,同時隨著中心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農村主要生活能源燃煤率的上升,懷化市的降水酸性污染嚴重,不僅頻率高,而且面廣,已擴散到城市郊區,并呈向農村蔓延的趨勢。
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雖然隨著懷化市第二垃圾場的建設和一期工程的投入使用,打破了懷化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為零的局面,但總體仍處于簡單的填埋和堆放的辦法,日益遞增的垃圾不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可利用資源的嚴重浪費,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盡管垃圾填埋場底部采取了防滲透處理,但時間一久,防滲造腐爛,老化、破裂、堆場四周仍含有污水滲透,污染土地和地下水,存在環境污染隱患。城市因生產、生活垃圾產生的“臟、亂、差”現象未得到有效遏制。
1)實施節能減排,進行總量控制,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節能減排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為把懷化市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文明型社會,必須狠抓節能減排,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全面實施節能環保重點工程,突出抓好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加快推進科技進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完善體制和政策體系,加大對節能減排的投入,切實加強法制建設,強化節能減排監督管理。同時,要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防止生態破壞,以生態環境的整治與恢復為主要內容,以市場經濟調節為手段,以法律保障為前提,實現生態環境補償的社會化、市場化、法制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加快園區建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減輕環境壓力,推進工業強市進程。立足現有發展基礎和自身優勢,緊跟國家產業政策,著力實施“工業強市”發展戰略,以工業園區為平臺,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以招商引資和市場運作為手段,努力做到盤活存量與擴大增量、引進新項目與發展現有企業、壯大經濟規模與提高經濟質量的有機結合,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培育支柱產業,構建和延長優勢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實現工業經濟規模擴張和結構優化,有力推動工業強市進程。政府在政策上提供優惠條件,吸引更多的資金投資建設各類工業區、小加工業區等功能型園區,將原來分散在城區各個角落的工業、小加工業等污染型企業,逐步采取“關、停、并、轉”的方式集中到相應的功能區,對污染進行集中管理和防治,減輕中心城區環境壓力。
3)積極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機制針對我國進入環境污染事故高發期的現實,借綠色保險制度建設的東風,積極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對轄區內的企業進行排查,摸清新老污染治理設施的現狀,選擇一批易發生污染事故的重點行業、區域和企業、存儲及運輸危險化學品的企業、危險廢物處置的企業、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等領域開展試點。在日常監察監管中,督促企業加強污染治理力度,加大資金投入,確保設施穩定運行,淘汰落后設施,更新防治設施,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4)加快生態經濟圈建設。搶抓懷化創建全國生態示范市的良好機遇,利用鶴城交通、區位、資源和生態優勢,圍繞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這一主題,以旅游觀光、休閑娛樂、生態產品加工為導向,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財政投入,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在東起康龍自然保護區、西至湖天開發區、南起黃巖旅游度假區、北止迎豐東路占地面積約20km2區域內構建懷化生態經濟圈,“十一五”期間重點建成生態產業園、交易園、休閑園,使之成為適宜人民居住的生態城市示范區。
5)突出重點,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從調查的情況看,由于長期以來,懷化市區沒有集中的污水處理系統,工業廢水只經初級處理,生活廢水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舞水河鶴城區段水體污染相當嚴重,而市污水處理廠雖于2009年一期竣工投產,但相關的城市下水納污管網尚未完善,應該盡快完善污水處理廠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加強城區生活飲用水水源的保護力度。由環保、水利、國土、城管、航管等部門按工作職能各司其職,對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進行綜合治理,定期抽查水源水質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依法取締保護區內的排污口,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堅決防止污染事故的發生。加強對涉水排污企業的監管,防范各類水污染事故的發生,保障水環境安全。要加強新、老污染源的管理,對老污染限期達標排放,新污染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做好新老污染源排污口規范化建設,重點企業安裝自動監測儀;繼續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嘗試排污許可權交易制度。
6)六大措施,推進大氣環境質量改善。中心城區大氣環境質量改善以燃煤型煙塵、SO2排放量削減,餐飲服務業油煙凈化,建筑揚塵污染監管為重點,應努力做好以下:一是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清潔能源。目前,懷化城區的能源消耗以燃煤為主,本地用煤含硫量高,導致大量SO2和粉塵排入大氣,因此,建議由發改委牽頭,對現有能源結構進行調整,鋪設城區管道煤氣,鼓勵使用低硫、高熱卡精煤,普及民用型煤,提高石油液化氣電能的使用率;二是建設洗煤脫硫企業,削減SO2排放總量。
7)加強城區社會、建筑、工業和交通噪聲的管理,推進靜安工程。一是明確社會噪聲的管理職能,加強建筑、工業、社會生活噪聲控制。公安部門切實加強鞭炮、街道娛樂噪聲等社會生活噪聲的管理,嚴禁商業部門在室外安裝高音喇叭和音響設備;建設部門嚴格控制建筑施工時間,加強施工噪聲管理;環保部門加強對經營性噪聲的管理,一方面依法把好這類新建項目環保審批關和驗收關,積極引導新建項目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必須選用低噪聲設備;另一方面要對現有歌舞廳等娛樂噪聲實施綜合整治,實現達標排放。二是逐步推進汽車禁鳴工作,市區內全面實施汽車禁鳴。
8)加強城區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制定固廢控制方案與實施規劃,建立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將垃圾收運逐步轉化為有償服務,按市場規律辦事,加強背街小巷的垃圾管理,加強宣傳,引導市民進行分類,提高垃圾處理效率,提倡少用或不用包裝物,重復回收利用,加強垃圾處理場的防滲漏設施建設,避免產生二次污染。
[1]盧勝.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是增強城區經營競爭優勢的需要[J].環境保護,2003(8).
[2]盧勝.城區經營中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構想[J].四川環境,2003(5).
[3]田春秀.全球環境管理的現狀與展望[J].環境保護,2003(11).
TU-856
A
1674-6708(2010)24-0022-02
蔡瑩,工程師,曾任湖南省懷化市環保局鶴城區分局污染管理科科長,現為懷化市環保局干部,研究方向:污染控制與環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