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書恒,龍興中,湯新厚
1.湖南省瀏陽市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瀏陽 410309
2.湖南省瀏陽市林業局,湖南瀏陽 410300
試述城市園林綠化的發展對策
彭書恒1,龍興中2,湯新厚1
1.湖南省瀏陽市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湖南瀏陽 410309
2.湖南省瀏陽市林業局,湖南瀏陽 410300
本文結合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分析城市綠化要遵循植物生理生態規律,提出了解決對策和發展思路。
城市園林;綠化;生態規律;問題;對策
園林綠化的地被植物配置原則:不僅要滿足地被植物生態條件、注意綠地的功能和性質,而且要考慮其花期、綠葉期的組合、季相變化以及與山石等其它材料的協調關系,進行科學配置,以形成色彩層次豐富、優美合理的植物群落,豐富園林景色,增加園林景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綠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由于城市經濟總量和決策者重視程度等諸多因素,導致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發展的不平衡,因此出現了一些使城市綠化發展滯后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制約園林綠化發展的一些現狀,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發展對策。
1)發展不同步的問題。城市建設規模上的規劃問題,存在著侵占綠地、濫伐林木的現象,城市綠地規劃的不實用性和不科學性問題;
2)綠地結構生物多樣性不充分。植物景觀單調,在色彩、季相上缺乏生機活力,園林藝術風貌體現不充分。例如,常綠喬木和常綠灌木,全樹種的比例不協調,季季有花、四季常綠的現象不能夠得以體現。色彩單一,不能夠達到美化效果;
3)引進植物品種的不科學性。出現一些只注重美化自然景觀或重草輕樹的現象,其結果會由于引進品種而導致的病蟲害發生;
4)園林管理水平的問題。“三分種,七分管”其體現的是養護的重要性。園林綠化建設的生態價值、社會價值、人文價值如果得不到最大效率的發揮,園林建設必將失去其本來的意義。目前,個別地方的園林經營管理上仍存在措施不到位,技術含量低的問題。如修剪、除草、病蟲害防治、間苗的管理不規范等;
5)綠化格局的調整改變了原有的有害生物結構。植物配置和種植方式的頻繁改變,如疏林草地、規則綠化等,生態性植干病害已成為城市園林植物的主要病蟲害;
6)環境污染、生態、氣候等問題異常導致病蟲害的發生。如養護管理跟不上,病蟲害容易暴發成災;
7)園林植物檢疫工作不到位,導致外來病蟲害猖獗。
1)應遵循“植物群落”的生態規律,合理做好喬、灌、草搭配。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竹類都是植物界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有其特定的植物生態功能,各自在自然界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其自身內在的功能不能相互取代。在城市園林綠化中,應當遵循植物群落的生理生態規律,克服求洋心理,注重喬、灌、草的合理搭配,多栽喬木、草坪可用生命力強又美化的雜草,以節約養護、澆水成本,提高綠化效益。
2)應遵循“植物與氣候相適應” 的規律,盡量在適宜的季節和環境條件下移植栽培。植物在長期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形成了自身與外界氣候、溫度、水分的節律性變化相適應的反應。樹木、花草一般屬于高等植物,具有發芽、生長、現蕾、開花、結果、果實成熟、落葉、休眠生長發育等物候階段。因此,應當根據本地的季節氣溫的變化規律,確定適宜的植樹綠化期限。
3)應遵循植物個體生理平衡的規律,盡量保持綠化植物個體適量的枝干與根量。最大限度地愛護和尊重樹木的生長發育權利。
4)應遵循植物“光合作用”的規律,盡量減少人工強光對城市樹木花草的不當干預。
5)在污染較重的廠區,可針對其空氣中有害物質的不同分別選用具有不同解毒功能的樹種,以降低空氣中有毒物質含量。如抗毒楊、臭椿、刺槐等樹種。
1)加強領導,抓園林隊伍和素質建設是園林工作的保證。
2)園林地被植物的配置不僅要滿足地被植物生態條件,注意綠地的功能和性質,而且要考慮其花期、綠葉期的組合、季相變化以及與山石等其它材料的協調關系,進行科學藝術地配置,以形成色彩層次豐富、優美合理的植物群落,豐富園林景色,增加園林景觀。
3)規劃設計做到四季有景:園林地被植物與上層喬、灌木同樣有各種不同的葉色、花色、果色。因此,在群落搭配時要使上、下層色彩相互協調,葉期、花期錯落,有豐富的季相變化。
4)公園及風景區綠地:其樹種選配應盡量豐富多彩。依大、小喬木、大、小灌木、宿根、地被、藤本植物的生態群落模式,根據當地自然條件及小氣候環境特點配植,充分利用鄉土樹種及已成功的外來樹種,以起到模擬自然、回歸自然的良好效果。同時,在樹種選配上,還應考慮色相、季相、生長周期等因素,以保持景區良好的觀賞效果及長久的生命周期。
5)強化撫育措施,提高園林植物抗逆性。選擇抗逆性強的樹種,抗逆性強是指抗病蟲害、耐瘠薄及對城市“三廢”適應性強的樹種。但是抗逆性強的樹種,不一定在樹勢、姿態、葉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為此,在大量選擇抗逆性強的樹種的同時,還要選擇那些樹干通直、樹姿端莊、樹體優美、枝繁葉茂、冠大蔭濃、花艷芳香的樹種,加以配置,形成“千姿百態、五彩繽紛”的綠化效果。
6)樹種的選擇是城市街頭綠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綠化的主要材料是樹木,樹木需要經過多年的培育生長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樹種選擇恰當,樹木生長健壯,則綠化效益發揮的好。如果選擇失誤,樹木生長不良,就需要多次變更樹種,城市的綠化面貌就會長時間的得不到改善,而且苗圃中的育苗情況也受到影響,既浪費時間,經濟又受到損失。應遵循的原則是: 第一,要基本切合森林植被區域自然規律。喬灌草相結合;第二,鄉土樹種為主,外來樹種為輔的原則。鄉土樹種對當地的土壤、氣候適應性強,有地方性特色,應作為城市綠化中的主要樹種;第三,選擇抗逆性強的樹種 ,抗逆性強是指抗病蟲害、耐瘠薄及對城市“三廢”適應性強的樹種。但是抗逆性強的樹種,不一定在樹勢、姿態、葉色、花期等方面都很理想;第四,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速生樹種早期綠化效果好,容易成蔭,但壽命較短,往往在2~30年后衰老;慢生樹種則早期生長慢,城市綠化效果較慢。在我國北方地區,由于冬季漫長,植物生長期短,選擇速生樹種會在短期內形成綠化效果。尤其是在街道綠化中,應選擇速生、耐修剪、易移植的樹種。速生樹種有易老早衰的問題,可通過樹冠更新復壯和實生苗育種的辦法加以解決。因此,控制引種,在引種試驗、馴化成功才能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
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要遵循園林植物的科學配置原則,按照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從園林的功能、環境質量、人們的活動范圍、庇蔭等要求來全面考慮,也要注意植物布局的藝術性,體現整體園林景觀藝術效果。科學、藝術、合理的管理,創造更加優美的城市園林綠化環境。不僅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美好綠色的生活、工作、學習環境,同時也產生了較好的生態效益。因此,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生物群落,搞好植物的配置工作,使其充分發揮功能,以便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1]趙大軍.談城市園林綠化樹木養護管理[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09(3).
[2]付平,于曉東,王艷梅.對園林生態問題的探討[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2).
[3]李小琴.淺談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反季節種植技術[J].科技資訊,2009(5).
S731.2
A
1674-6708(2010)24-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