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體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
要實現新一輪發展任務,推動我國科技創新上新水平,就必須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破除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體制性障礙。事實上,只有大規模科技投入而沒有有效科技體制,是無法實現科技資源效益最大化的。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科技生產力,從根本上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問題的重要保障。
改革科技管理體制,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科技工作的統籌協調,進一步完善科技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科技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提高科技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建立適應市場經濟條件和自主創新要求的科技管理體制,解決部門利益分割、多頭管理、職能錯位等問題,在投融資、技術標準、對外貿易、政府采購、財政資助和消費政策等方面形成協同一致的創新激勵政策,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推進重大科技和創新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提高政府科技政策的透明度和執行力。
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推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促進產學研用結合。要從技術創新的全過程入手,從完善創新鏈的角度來營造創新生態。技術創新活動是一根完整的鏈條,這一“創新鏈”包括:孵化器、企業研發機構、公共研發平臺、風險投資、產學研合作、技術產權交易、知識產權服務、各類科技中介,以及圍繞創新活動形成的產業鏈等。政府的科技投入和政策設計,應圍繞整個創新鏈的薄弱環節來有選擇地布置力量,讓整個創新鏈更加緊密、完整和活躍,應積極構建圍繞企業技術創新的產業鏈,防止產業鏈出現斷裂,不斷拉長產業鏈。培育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無形資產評估、知識產權代理等科技服務中介機構和行業協會,發展金融、會計、法律、資產評估、技術服務、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為創新型企業提供良好服務和支撐。
完善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制度,加強統籌整合,使科技基礎能力產生倍增效應。努力建設跨部門、跨區域、多層次的資源整合共享體系,為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活動以及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基礎數據支持和基礎條件資源保障。按照“分層建設、分級管理”的平臺建設整體部署,鼓勵各部門和地方開展各具特色的平臺建設工作,為行業科技進步和區域創新提供基礎支撐。深化科研事業單位改革,通過機構整合和功能整合,建立起職責明確、評價科學、管理規范的現代科研院所體系,形成支撐區域發展的科技基礎能力。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科技界要按照今年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和全國科技工作會議精神,從重點環節突破,最大限度地集成科技資源,為推動自主創新營造良好環境。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