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圖書館學會聯合主辦的“從青燈黃卷到數字網絡——中國閱讀之旅”交互式體驗區活動在國家圖書館北區二層目錄廳啟動。體驗區將于5月15日~6月1日對外開放,預計將有近萬人參觀體驗。體驗區將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體驗從遠古到現在及可預見的未來,中國閱讀方式的轉變。
體驗區以中國閱讀史的發展變化為主干,重點凸顯技術的變革與人類閱讀變化的關系。在閱讀史上每一次技術的革新,新閱讀介質的引入都會帶來閱讀習慣、閱讀方式甚至是閱讀內容的變化。體驗區通過實物再現、虛擬模擬、視頻播放、真人表演、互動體驗、講解員講解等多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向參觀者展示中國閱讀方式的轉變。體驗區分4個展區,第一展區主要以甲骨文閱讀為代表,體現上古時代中華民族的閱讀狀態。第二展區是簡帛閱讀時代,這一時期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書籍出現的時期,也是中國知識史上的樞軸時代。毛筆和制墨工藝的改進減輕了書寫的難度,為閱讀的推廣創造了條件。第三展區為紙本閱讀時期,這一時期歷經千余年。在此期間由于紙張以及雕版印刷術的發明,使書籍更易制作和獲得,由此成為中國閱讀史上的第一次閱讀革命。第四展區是現代和未來的閱讀,這一時期新技術變革加劇,19世紀末,書籍開始進入大規模機器印刷時代,閱讀初具現代范式,閱讀越來越普及化。20世紀中后期,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閱讀的新變革,閱讀開始進入讀屏時代,閱讀的軌跡不再是延續幾千年的線性進程,而是呈現縱橫交錯的超文本跳躍方式。現代的閱讀正進入閱讀載體多樣化、內容海量化、閱讀方式網絡化的眾聲喧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