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斌,葉 靜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重慶 402160
世界大型軟件公司,為了降低軟件開發成本,提高軟件市場競爭能力,將軟件項目的核心部份或主要部分留在公司本部開發,而將非核心部份交由人力資源豐富且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軟件公司來完成,這就誕生了軟件服務外包的概念。現在,軟件服務外包浪潮席卷全球軟件行業,也是軟件產業發展模式的一次革命,必將促進軟件產業世界新格局的形成。探索適合我國國情,滿足世界市場需求的軟件服務外包發展的方向,已經勢在必行。
軟件服務外包的悄然興起,已經成為當今IT世界軟件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和重要分支。從軟件技術趨勢來看,軟件工程技術日益普及,軟件開發、平臺、環境開始廣泛使用。目前軟件研究領域已經分為對軟件開發過程的研究和對軟件生產過程的研究;軟件業相應分成“創造”階段和“制造”階段,甚至提出“軟件組裝”的概念。軟件項目管理知識相對成熟,軟件開發的分工和協作,已經積累了成熟的實踐經驗。所以,軟件服務外包是軟件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軟件技術的發展為軟件服務外包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
世界軟件產業已經形成了國際生產要素的重組和產業的轉移。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了軟件服務外包包出國家,然而諸如印度、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自然成為了軟件服務外包包入國家。發展中國家在承接軟件外包的過程中,通過承接項目既獲得巨大盈利,又學習了先進技術、國際操作理念和管理方法,為企業走向國際化鋪平了道路。利益驅動是軟件外包發展的內在動力。 據IDC 分析,近幾年全球應用軟件外包市場平均每年以29.2% 的速度增長,2005年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 289 億美元。而據美國《商業周刊》 統計,目前全球軟件產值的1/3需要通過對外發包來完成,以后這種比例還會繼續增加。
IDG 統計數據表明,全球軟件外包市場規模已達到 1000 億美元,而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加。軟件服務外包全球格局:發包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其中美國占40%,歐洲占50%,日本占10%。外包接包國家主要是印度、愛爾蘭、韓國和新西蘭等國家。在所有接包國家中,印度政府積極采取措施為承接軟件服務外包創造有利條件,搶占國際外包市場,一方面采取開放的人才培養和流動策略,為接包創造有利的人力資源條件;另一方面為企業提供優惠政策和信息咨詢服務支持,直接推動了印度軟件服務外包出口的快速發展。目前,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印度軟件業 80% 的收入依賴軟件服務外包業務,印度已成為世界上當之無愧的軟件服務外包的接包第一大國。而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諸如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加入了世界軟件外包的競爭行列,可見軟件服務外包市場的競爭已趨于白熱化了。
在激烈的軟件外包服務市場競爭中,我國軟件服務外包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小有成績。2009年在廣州舉行的中國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年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CSIP)戰略研究部發布消息稱,2009年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行業預計全年收入接近2000億人民幣。但是我國軟件服務外包起步較晚,服務能力較低,產業規模較小,同時歐美和日本等軟件服務包出國家對中國的軟件行業和企業的技術水平以及質量保證方面不甚了解,加之盜版現象在中國十分嚴峻,再加上國情不同,所以無法建立起對中國軟件服務外包企業的信任;其次,中國尚未建立起嚴格的管理制度,軟件企業缺乏完整健康的研發和營銷環境,軟件企業中開發技術人員與客戶溝通的能力參差不齊,以上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軟件服務外包企業的接包競爭能力。
目前在軟件服務外包接包市場競爭中印度顯然并不滿足現狀。他們已經讓軟件外包業中“航母級”企業,塔塔咨詢服務公司(TCS)在內的多家在國際上享有威望的外包企業進軍中國,大有從中國市場搶走一杯羹的態勢,我們應該感受到強烈的危機意識。
印度作為軟件服務外包的龍頭老大,一方面我們要虛心的向他們學習理念、管理和技術,爭取迎頭趕上;另一方面我們要不斷的完善和發展自己。目前印度對美外包業務呈壟斷態勢,不可撼動,但由于語言文化和對外交流的歷史原因,印度在對日軟件外包方面,目前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而我國與日本由于天然的地理區域以及與日本企業長期的合作關系的優勢,發展中日軟件外包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礎。另外,與對歐美軟件外包相比,進軍日本軟件外包市場的技術要求較低,日本公司則看重外包企業的忠誠度和成本。面向日本公司的外包業務,將是中國軟件業近幾年的突破口。通過做日本的軟件外包,中國軟件企業可以鍛煉隊伍,按照國際的規范形成規模,積累財富、經驗、人才。只有經歷這樣一個過程,中國的軟件服務外包才有希望做大做強,縮小與印度的差距,從而進軍大份額的歐美軟件服務外包市場。
介于目前世界軟件服務外包格局和大環境,綜上所述,中國軟件服務外包發展應分為三大階段:第一階段,學習階段,主要是以印度的軟件服務外包行業為榜樣,虛心學習其先進經驗、技術和成熟的科學管理模式;第二階段,發展階段,先謀生存再圖發展,中國軟件服務外包應主要依托中日近鄰優勢和其相似的文化背景,大力發展與日本的軟件服務外包的合作,在合作過程中積累經驗,積累成本,并不斷的完善自己,大練“內功”,使自己的規模不斷壯大;第三階段,完善成熟階段,在該階段軟件服務外包企業應具有先進的軟件外包核心技術、科學合理的管理流程和先進的國際市場運作經驗,壯大企業規模,提升軟件服務外包能力和國際形象,順利進軍歐美軟件外包市場并在軟件服務外包市場格局中,獨樹一幟,形成風格,與印度、愛爾蘭等形成多極鼎立。
中國的軟件服務外包分三大階段策略主要基于我國軟件產業宏觀角度分析,但各個軟件企業的發展絕不能循規蹈矩、千篇一律,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特點階躍式發展,規模較小的企業也可以循序漸進。對于中國軟件服務外包企業而言,應該針對自己的客戶市場和技術特點,科學分析,合理選擇對日或對歐美的軟件服務外包作為突破點。
第一,軟件服務外包是世界IT行業的新領域,是世界軟件行業的發展必然趨勢,我們應該與時俱進,抓住發展機遇,認真探索我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之路。
第二,發展并完善我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要分“三個階段”和“兩個突破口”,開拓日本軟件外包作為第一突破口,進軍美國和歐洲軟件服務外包市場是第二突破口。
第三,我國軟件服務外包產業起步較晚,在許多方面相對薄弱,國內軟件服務外包企業要肩負使命,任重道遠。我們要正視與軟件服務外包強國的差距,虛心學習,揚長避短,后來居上,成為世界軟件服務外包領域中的重要一員。
[1]課題組: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國際服務外包發展趨勢與中國服務外包業競爭力[J].國際貿易,2007(8):19-28.
[2]汪應洛.服務外包概論[M].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3]熊曄.IT服務外包發展趨勢與中國相關企業的應對策略研究.碩士論文網.
[4]汪敏.外包特征風險[J].中外管理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