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滟
長春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吉林長春 130000
論混凝土裂縫控制及澆筑技術
孔 滟
長春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吉林長春 130000
混凝土裂縫控制及混凝土澆筑技術是現代建筑比較常用的一種施工的形式,但是在施工技術上也存在許多的要求,本文就針對這一方面做了一些探討。
混凝土;裂縫控制;施工技術
在工程中混凝土裂縫是比較常見的,尤其在轉換層混凝土的裂縫控制上,假使不采取相應的措施將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轉換層混凝土大多是高標號的,通常有多種外加劑,使用的材料的來源十分廣泛,在施工程序上比較復雜。另外,它的硬化需要的時間長,如果其中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使混凝土開裂。轉換層混凝土開裂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混凝土配合比及材料因素
配合比不合理就是指水泥的用量過大導致水灰比大,含砂率不當,選用外加劑不當等等。對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來說,一旦它的設計不當將會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它是混凝土開裂的一個主要原因。
2)溫度因素
溫度裂縫是指混凝土受到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的熱脹冷縮現象,它會使混凝土的結構內部產生溫度應力,一旦溫度過高,混凝土就會超過本身的抗拉強度,形成溫度裂縫。
3)收縮因素
收縮裂縫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在混凝土中加入的水分往往比水泥水化作用需要的水分多,在這部分水蒸發之后,會在表面留下許多的細孔,致使混凝土體積收縮。另外,在水泥水化之后也會引起混凝土體積的收縮,但是后者的收縮比較小。
由分析可知,水泥在水化作用之后會引起裂縫,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去進行預防和控制:1)減少水泥的用量,例如,采用合理的配灰比,或者可以摻入少量的外加劑,它們對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有一定的作用;2)優先選用低熱和中熱的水泥作為原料,盡量減少熱量;3)采用“雙摻”技術降低水化熱。
對于溫度裂縫的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我們可以盡量的去控制混凝土的澆筑的厚度,掌握好拆模的時間;2)在骨料的級配方面,我們可以摻加一些混合料,或者可以添加一些外加劑從而減少混凝土中水泥的量;3)對于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的分縫進行合理的安排,對混凝土加強養護,使得混凝土的表面的溫度均勻。
塑性的裂縫是由于集料的沉淀和浮漿的過多造成的,所以可以通過減少泌水和進行多次的振搗等方法加以改善,通常情況下,由于浮漿的過多和失水的過快都可能引起蘇醒收縮裂縫的出現,對此,我們經常采用的是對其進行早期的養護工作。對于干裂縫來說,不僅可以加強早期的養護,控制混凝土中水的用量,還可以延長對混凝土的養護時間。通常還會出現一些直接應力的裂縫,對于這種情況我們往往會采用全面的系統的去對它的受力進行分析,采用建造模型和實驗的方法對結構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并進行校核,爭取做到結構合理、用料節約、說明全面。另外,施工的單位也要在施工前對設計方面進行研究探討,嚴格按照設計的文件去施工,并且在施工過程中要時刻去監查,在施工后做好使用階段的養護工作。
在澆筑轉換層的粱板時,要求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最好是C40和C50,在工地上可以使用商品混凝土進行泵送的運輸和澆筑,在混凝土的坍落度上最好控制在15cm和16cm之間。混凝土在進行澆筑時要從中部開始進行澆筑并向兩邊擴展,這樣是為了保證模板的支撐架的手里是均勻的,且可以保證整體的穩定性。
1)每次在澆筑混凝土之前,對于上面的雜物都要進行清理。
2)轉換層的混凝土的澆筑應該按照設計要求進行一次澆筑。為了防止在澆筑的過程中出現冷縫或施工縫,應該對澆筑路線確定之后在進行澆筑。
3)混凝土的澆筑是應該分層進行的,每層澆筑的厚度應該在500mm左右,每層之間的間隔時間大概是1.5h~2h,在第一次進行混凝土澆筑時,應該先澆筑無轉換大梁的剪力墻,當澆筑到梁底10cm處時轉換大梁部分不澆筑;在第二次混凝士澆筑時,有轉換大梁的部分剪力墻和柱的混凝土進行一次澆筑,應該說明的是大梁部分的澆筑必須是分層且要進行振搗,每一層的澆筑厚度都不要超過50cm。在澆筑時,振動棒的插點應該是梅花狀的,棒距應該在500mm左右,在振搗時要求不漏振、不過振,用肉眼觀察混凝土時,它的表面是沒有氣泡的,到出現不下沉時就是振搗密實。有些部分振動棒是振不到的,這時就應該用振搗模板進行輔助,但是輔助的時間是不應該過長的,確保混凝士的密實性。對于大梁部分應進行分層的振搗。
4)混凝土的表面標高控制。在鋼筋的綁扎質量要嚴格要求,按照設計的規定去控制鋼筋的骨架的標高;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首先要由放線組進行抄平,在需要預留插筋的部分彈出500mm的標高控制線,轉換層的面積是比較大的,所以混凝土在收面時要拉通線之后進行收面工作。
對于澆筑混凝土的工作來說,裂縫的控制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轉換梁的施工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干縮裂縫,另外要控制混凝土的溫度裂縫,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和大氣的溫度之間要滿足一系列規定的要求的,所以依靠模板的保溫使轉換梁不出現溫度裂縫。對于干縮裂縫的控制應該采取從原材料到施工再到養護等一系列的措施進行解決的。通常可以采取一下幾點措施:
1)在混凝土內摻和水泥的UEAH膨脹劑,這樣可以補償混凝土凝結時的收縮。
2)為了避免溫度裂縫出現,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適量的減水劑,降低水化熱。
3)在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方面,我們在施工中應該在滿足泵送的基礎上盡量用小值,對混凝土坍落度進行現場的實測。
4)加強養護措施方面,混凝土澆筑后,在表面鋪上一定數量的麻袋,使其保持濕潤。對于大梁的側模也應該注意保水的工作,在大梁的澆筑完成后的3天之中是不允許拆側模的,在混凝土的表面保持濕潤。且保證混凝土在養護期的14天中處于濕潤的狀態。
[1]杜榮軍混凝土工程模板與支架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 版社,2006.
[2]趙志瑨.高層建筑施工手冊.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2005.
[3]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5.
TU528
A
1674-6708(2010)20-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