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登俊
江蘇三河閘管理所,江蘇洪澤 223100
小議防汛決策系統通信電源維護與檢修
楊登俊
江蘇三河閘管理所,江蘇洪澤 223100
在通信行業中,人們通常把電源比喻為通信系統的心臟。近年來,隨著各地防汛決策系統通訊技術的全方位快速發展,同時也給從事電源維護管理工作的人員提出了許多新的問題。由于電源設備正處在新老并存、逐步更新換代的時期。基于此,本文就通信電源的維護和管理方面談幾點想法。
防汛決策;通信電源;管理
通信電源是通信系統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設計目標是安全、可靠、高效、穩定、不間斷地向通信設備提供能源。通信電源必須具備智能監控、無人值守和電池自動管理等功能,從而滿足網絡時代的需求。通信電源系統由交流配電、整流柜、直流配電和監控模塊組成。由于歷史發展的原因,當前通信電源供電體制基本上是以集中放置、集中供電方式為主,有人值守、故障維修為主。而電源的負載,如傳輸、交換、數據、移動等專業的維護方式正朝著集中監控、集中維護、少人或無人值守方向發展。
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功率器的更新換代,新型電磁材料的不斷使用,功率變換技術的不斷改進,控制方法的不斷進步,以及相關學科的技術不斷融合,通信電源在系統的可靠性、穩定性,電磁兼容性,消除網側電流諧波、提高電能利用率、降低損耗、提高系統的動態性能等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通信基站是通信網絡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任何情況下的正常供電,是保證通信網絡安全運行的重要環節。為此各通信基站內均配備了較先進的電力電源供電系統,包括開關整流設備、免維護蓄電池、油機等。這些設備是保障供電穩定和連續性的重要設備,這些設備維護的好壞直接涉及通信網絡的平穩運行。目前通信電源的變換電路拓撲結構主要采用雙單端電路,半橋電路和全橋電路,各有優缺點。
電源系統目前廣泛使用高頻開關電源系統設備,其智能化程度高,電池采用了免維護蓄電池,這雖給用戶帶來了許多便利,但在使用過程中還應在多方面引起注意,確保使用安全。
為了盡量縮短設備的平均故障修復時間,要經常分析運行參數,預測故障發生的時間并及時排除。還要提高技術維護水平,采用集中維護、遠程遙信、遙測維護。 在實施過程中,三遙點的設置要合理,絕不是越多越好,要以可靠性、實用性為基本原則,宜簡勿繁。當電源系統出現故障時,應先查明原因,分清是負載還是電源系統,是主機還是電池組。雖說開關電源系統主機有故障自檢功能,但它對面而不對點,對更換配件很方便,但要維修故障點,仍需做大量的分析、檢測工作。另外,如自檢部分發生故障,顯示的故障內容則可能有誤。對主機出現擊穿、斷保險或燒毀器件的故障,一定要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啟動,否則會接連發生相同的故障。再好的設備也有壽命期,也會出現各類故障,但維護工作做得好可以延長壽命并減少故障的發生,不要因為高智能、免維護而忽略了本應進行的維護工作,預防在任何時候都是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高頻開關電源設備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主機的維護工作量很少,主要是防塵和定期除塵。特別是氣候干燥的地區,空氣中的灰粒較多,灰塵將在機內沉積,當遇空氣潮濕時會引起主機控制紊亂造成主機工作失常,并發生不準確告警。另大量灰塵也會造成器件散熱不好。一般每季度應徹底清潔一次。
通過建立監測數據采集點,實現多種數據的自動采集。監測項目包括降水量、庫區天氣、水位、流量、潮位、氣溫、氣壓、滲流及流速、水質監測、壩體、壩基孔隙水壓力、沉降觀測、水平位移觀測等,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供電方式給監測點設備提供電源。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可以采取電網或電池供電的方式。但因為工程施工、組網、維護等方面的限制,其它地區,特別是在邊遠地區,太陽能是最適合的供電方式之一。
在方便鋪設通信網絡或者已有通信網絡的地區,比如已有通信網絡的大型水庫,繼續沿用現有的通信系統。但邊遠地區或廣闊的庫區,固定線路投資成本較高,可以采用無線方式進行數據傳輸。無線傳輸方式包括CDMA、GPRS、3G系統,也可以衛星、微波或WLAN等,縮短了安裝有線傳輸系統的施工時間和難度。采用微波通信系統,最大可以提供5Mbps的傳輸速率,足夠傳輸實時的高清視頻圖像。
在水庫現場,視頻采集終端負責采集視頻信號并執行遠程控制命令,如控制云臺的轉動和前端攝像機的開關等。視頻采集終端通過視頻傳輸系統與視頻監控中心進行通信,交換視頻、告警和控制數據。每個監測點可以安裝一個或多個監控攝像機,外圍還可以配備云臺、防護罩及云臺控制器等裝置。系統也支持在水庫現場使用移動手持攝像機,并將移動攝像級采集到的視頻資料實時傳送到監控中心,以滿足臨時性、突發性防汛應急指揮需要。
各監測點的數據可以同時實時地傳送到水庫本地監控站、鄉、鎮、區、縣、市一級防汛指揮部的監控中心以及省、國家防總,數據傳輸無時延,保證了防汛指揮調度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同時,飛立訊有機地集成了庫區天氣、衛星云圖、實時雨水工情信息、視訊會議、應急通信和GIS系統,在飛立訊的系統中,構建了一套立體的防汛會商和指揮調度系統。電視墻上實時顯示各監測點采集的雨水工情信息已經視頻和語音系統,并結合衛星云圖和GIS系統,使得遠程會商猶如身臨其境,防汛調度會商和指揮調度直接到直接到市、直接到縣、直接到鄉鎮、直接到水庫監測點。
[1] 樊勤.通信電源的管理與應用[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6(3).
[2] 李京生.淺談通信電源的發展和管理[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6).
TN91
A
1674-6708(2010)18-0118-01
楊登俊,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