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苗芹
登封電廠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部,河南登封 452400
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工程管理和會計核算不夠嚴格規范,在建工程核算上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建工程的核算不被人們注重,在建工程核算中的極易混淆、細微區別之處,更易被人忽略;或者利用在建工程控制成本和利潤,這業已成為現階段企業造假的另一重要手段。因此,研究和探討在建工程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l)在建工程建設過程復雜、工期長,難以得到準確的相關信息。工程財務部門與工程管理部門難以及時、有效地進行分析、研究、溝通和監督。一個較大的工程建設項目,需要經過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招投標、建設過程管理、初步驗收、竣工駿收、結算、決算等很多環節,還可能涉及到社會上其他一些企業和相關部門,建設過程復雜。然而核算人員沒有主動參與在建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甚至,部分企業內部控制混亂,工程財務人員更難對工程建設過程進行動態的監控,也無法進行準確的會計核算。
2)工程結算滯后、掛賬時間過長、金額較大。在實務操作中,存在某些在建工程項目實體已不存在,但仍反映在“在建工程”科目上,有的掛賬時間長達幾年甚至十幾年。主要原因在于某些企業不進行充分的項目建議與可行性研究,造成在建工程半途而廢,從而導致這些投資建設的項目長期掛在“在建工程”科目,造成了企業有限資源的閑置和浪費。一些企業將技改貸款新建項目完工后發生的借款利息計入工程造價,從而虛增了工程成本。
3)固定資產的處理和轉賬滯后,甚至利用“在建工程”科目人為調節成本利潤。沒有立項報批的工程項目,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人為調節成本利潤指標。有些企業對工程前應報廢處理的固定資產不及時轉賬處理,建后成本虛假。有的固定資產轉賬時,賬務處理過粗,難以分類進行折舊核算,少提折舊或不提折舊,導致產品成本計算不真實,虛增企業利潤。
4)在建工程項目賬務處理不規范,例如“在建工程”下設的子目不按工程項目匯集,而按施工單位、施工承包個人或供貨單位分設;甚至把多項工程混在一起稱為“綜合戶”、“其他戶”,形成一筆糊涂賬。并且,在日常的會計基礎工作檢查中常常發現借方紅字掛賬的情況。一些單位“存建工程”余額出現紅宇。結轉固定資產時,部分工程結算尾款尚未支付給施工單位,繼續掛在在建工程,借方紅字反映,沒有合理反映企業負債,影響了企業報表披露的真實性。
5)核算人員進行核算時易產生某些誤區,例如:1)向同一單位預付不同工程的款項以付款單位為二級明細核算。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在建工程應按每一個工程項目設置明細科目以便準確核算每一購建項目的支出金額,并且也為今后轉賬提供便利;2)工程部分完工即轉固定資產。一般說來,在建工程內設置的二級工程明細科目應是最基本的、將來可獨立轉賬、單獨發揮功效的工程單位。對于這一基本的單位,部分完成不能正式使用和發揮效用轉作固定資產沒有實際意義。
1)在建工程項目細分。企業通常同時進行多個項目的新、擴建等。或者一個大的項目下有許多相對獨立的子項目在同時進行,同時,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用于核準的用途大部分是工程項目投資,這都要求根據工程項目的性質、用途、工序等相關獨立性予以歸類和細分。細分的作用是為了便于準確、具體計算工程項目的實際投資,便于“工期——成本”優化管理和施工工序的質量控制,便于工程竣工結轉固定資產,便于企業項目管理和信息披露。經過對在建工程項目細分,結合企業的在建工程科目多級明細賬核算,在財務軟件系統中可獲得每一個獨立的工程項目及其工程子項目的相關數據。
2)明確在建工程相關明細科目的設置,包括一級科目與主要應設置的二級明細科目。
3)改變過去重投資輕決算的傳統觀念,加強在建工程中的決算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強化全程決算意識,明確在建工程項目各方的經濟責任和義務,分工負責,相互合作。
4)規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管理,同一部門進行集中管理,杜絕多頭管理。從工程的立項、預算到結轉固定資產的全過程,實行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
5)嚴格按規定處理固定資產借款利息費用,應完全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規定處理。
6)在建工程完工以后,應當按照“在建工程”,科目借方所歸集的成本,從貸方分別轉入有關科目,及時結轉“在建工程”完工成本。這里要注意存建工程貸方對應科目不僅僅是“固定資產”科目,還可以是“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等科目。
7)計提減值準備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定期或至少于每年年度終了時,對在建工程進行全面檢查,并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合理地預計在建工程可能發生的損失,如果有證據表明在建工程已經發生了減值,則計提減值準備,若存在下列一項或若干項情況的,應當計提在建工程減值準備。故應定期對在建工程進行盤點檢查。
綜上所述,加強在建工程核算,有效解決在建工程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關鍵在于加強在建工程的科學化管理,嚴格按照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規范會計核算行為,提高會計核算人員素質。
[1]羅納德·W·希爾頓.管理會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2]陳華慶.代建工程會計核算若干問題探討[J].現代商業,2008(26).
[3]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制度.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4]盛明泉,丁勝紅.社會公共工程會計模式架構研究[J].當 代財經,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