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雅丹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公司歡喜嶺采油廠,遼寧盤錦 124114
遼河油田齊40 塊于1987年采用蒸汽吞吐開發方式建成投產,蒸汽驅項目實施前每天產量不足千噸。此地面建設項目計劃投資41 150萬元,預計工期3年。
施工單位資質經過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基建工程部的嚴格審查,具有與其所承擔施工任務相應的資質和建設能力。勘察設計單位: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單位:主要是遼河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設工程一公司、二公司。無損檢測單位:盤錦遼河油田澳維檢測工程有限公司。監理單位:遼寧遼河石油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履行基建程序,采用限額設計,控制工程投資;優化設計方案,以可靠、實用、低耗、節能、自動化適中、效益好為設計指導思想;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創建優質工程。
項目經理是該項工程的領導核心,在整個項目的運行過程中具有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的職責與權限,通過項目部的組織形式形成項目建設的保證體系,保證項目目標的實現。項目經理履行工作職責時,堅持“三項紀律、八項原則”。
該項目采取各單項工程分別招標和計劃配置相結合的承包方式承建,由于油田地面建設工程有其一定的區域特殊性,設計、監理等由遼河油田相關主體企業承擔。
推行項目管理,運用經濟合同手段管理項目,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建筑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訂立項目合同。履行建設程序,所有單項建設內容的各個相關單位在先辦理合同的前提下,所有合同項目經聯合驗收后按合同結算。
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于2005年6月,完成了《遼河歡喜嶺油田齊40 塊轉蒸汽驅開發方案(地面工程部分)》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2007年11月,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遼河歡喜嶺油田齊40 塊轉蒸汽驅開發補充方案(地面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設計人員充分與建設單位結合和現場勘察,克服地域環境困難,完成了勘察、設計任務,為設計深度打下基礎。
在保證建設施工質量上,建設單位、齊40 項目管理部、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齊抓共管,保安全、保質量,抓文明施工。各施工單位建立了創優質量保證體系,嚴格項目實施各階段的質量管理。在現場施工中,始終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項目部建立健全HSE 管理體系,認真組織安全員及生產骨干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風險識別,編制項目作業計劃書、項目作業指導書及現場檢查表。
邀請具有無損檢測資質的單位進行招標,與盤錦遼河油田澳維檢測工程有限公司簽訂承攬合同,負責站場、管線無損檢測探傷。檢測進度隨主體工程建設進度,及時進行無損檢測作業,由監理工程師按照設計及相關規范要求的檢測比例進行現場抽檢焊口,檢測不合格的由監理工程師負責通知施工單位返修后再次檢驗,或按規定進行擴探,直至達到合格,投產驗收前完成了報告的整理匯編工作。
2006年3月至2008年底,遼寧遼河石油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承接了歡喜嶺采油廠齊40 塊轉蒸汽驅地面建設工程的監理任務,對該工程土建、工藝、電氣、儀表、管道等專業的工程進行現場監理,負責對工程質量、進度、安全、投資的有效控制。
為全面提高齊40 塊蒸汽驅日常管理工作,歡喜嶺采油廠生產管理科、熱注管理科、2個熱注作業區、1個采油作業區健全管理系統,明確職能,并開展崗前培訓,滿足了齊40 塊蒸汽驅注汽開采需要。
注汽站投產前,油田公司專門成立了齊40 蒸汽驅工程投產領導小組,承包商編制了該工程單機試運、管線試壓、管線吹掃等方案及該工程的《蒸汽鍋爐試運和注汽計量運轉方案》。為防止突發性重大事故發生,結合生產實際,制定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措施。編制完善作業區總體應急方案、作業區專項應急方案、基層隊應急措施手冊、班站應急處置程序。
結合人員素質、生產現場和生產設施等,對原有的管理制度進行了補充、修訂和完善,完善了《蒸汽驅注汽管理制度》、《蒸汽驅采油井管理制度》等符合生產實際的管理制度。
注汽質量及汽驅井誤差率全部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實際生產成本控制在指標范圍內。從建設投產運行到目前為止,所有工程未發生質量事故,運行平穩,滿足生產需要。
該工程建設總投資40 740.99萬元,節約投資409萬元。地面工程開工時間為2006年4月12日,竣工時間2008年12月30日,提前4個月完工,共完成新建、擴建熱注站14座、注汽管線29km、計轉站擴建8座、井網管線140km。原油日產量從轉驅初期1 209t 上升到目前的2 242t,采收率在蒸汽吞吐的基礎上提高20%以上,可采儲量增加926多萬t,從遼河油田稠油總量計算相當于增加可采儲量0.8億t~1億t,對遼河油田實現長期穩產具有重要意義,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顯著。
一是成功探索油田大型項目管理的新模式,形成了以項目管理部為投資主體,以采油廠為依托,以兩院為技術支持,按照計劃單列、投資專用、分開核算、單獨計量、生產組織與歡喜嶺采油廠合一的管理模式,為日后油田項目管理提供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二是項目建設成功是項目管理團隊集體智慧的體現 ;三是以科技創新為先導,研制并應用多項切實可行的先進技術,項目應用了多項“四新”技術,其中五項獲得了國家專利:1)高溫高壓智能一體化渦街兩相流蒸汽計量技術;2)高溫產出液在線含水分析技術;3)高溫產出液自動化計量技術;4)熱采蒸汽鍋爐低噪聲排放擴容裝置;5)高能脈沖在線吹灰技術。四是HSE 管理貫穿項目實施過程,安全、環保取得成效。五是油田與盤錦市有關各方加強溝通、協調解決問題,使項目順利實施,項目實現了油地雙方融合、共建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