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華
做好母乳喂養培訓有助于提高母乳喂養質量
劉艷華
母乳喂養在我國有著優良的傳統和歷史,母乳喂養的成功與否可直接關系到嬰兒身心健康和母親的產后身體恢復。母乳喂養是為所有嬰兒健康成長提供可靠的營養最佳方法,實踐證明,母乳喂養對嬰兒母親家庭和社會都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曾在60年代受世界潮流的影響,群眾中母乳喂養的優良傳統淡化了,錯誤的認為采用配方奶制品及代乳品喂養好,是現代化的方法,結果導致嬰兒腹瀉等一些其他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及母乳喂養率下降,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基金會已向全世界發出了“保護、促進和支持母乳喂養”的聯合聲明,在全球發起了創建愛嬰醫院活動,從嬰兒出生既建立起母乳喂養的開端,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基礎。現代一些年輕的母親都知道母乳喂養好,也渴望成功地實行母乳喂養,但由于許多人對泌乳機制及哺乳方法技藝缺乏應有的知識和技能,不能正確處理母乳喂養中出現的問題,為此我們必須認真做母乳喂養培訓,提高我們每位醫務人員母乳喂養知識和喂養技能,在整個培訓中我院重點抓了各項培訓工作,每年進行1-2次母乳喂養政策培訓和考核,不合格者不允許上崗,系統學習了《促進母乳喂養的十點措施》和《國際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我們的具體做法如下。
1.1 首先提高我們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使每位職工都知道創建愛嬰醫院的概況和有關母乳喂養的政策及喂養的好處,普及母乳喂養的新觀念、新知識,每個人都能起到貫徹母乳喂養宣傳員的作用。重點對從事母乳喂養的工作人員,進行半脫產學習,我們掌握了母乳喂養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技巧,如:母乳喂養的好處,母嬰同室的重要意義,正確的哺乳體位和含吮姿勢,手法擠奶操作等。在培訓過程中從難從嚴安排到母嬰同室去實際操作進行口試,閉卷考試考核,作到人人達標。
1.2 對孕產婦及家屬產前產后培訓,目的是促進孕婦懂得分娩后自覺實施母乳喂養的意義,為產后實施母乳喂養打下良好的基礎,據統計凡是經過產前培訓的母乳喂養率達到99%,而未經產前培訓的,雖在住院期間能做到母乳喂養,但仍有6-7%的產婦回到家后不能堅持母乳喂養,而采用人工或混合喂養,因此應重視產前培訓,待產中的培訓,其目的是強化家屬及產婦母乳喂養意識。產婦入院后護士向每位產婦發一本《母乳喂養好》小手冊,同時宣傳我院母乳喂養政策,利用碟片形式向孕產婦及家屬進一步講解,使產婦主動配合我們促進母乳喂養工作的進行,產婦分娩后,應作到母嬰同室,由責任護士負責指導產婦喂奶,并講授喂奶技巧,正確體位及含吮姿勢,使產婦能作到會操作,做到飲食指導及乳房護理,產后立即讓新生兒吸吮乳頭,吸吮反射是人類的本能,早吸吮練習鞏固反射有助于母乳喂養成功。母乳喂養對嬰兒來說可獲得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有利于新生兒少得疾病,早吸吮不但可減少奶脹發生,促進腸蠕動,早排腸糞和加強母嬰聯系,對于產婦母乳喂養可加強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加速子宮復舊,哺乳期可推遲月經,使母體蛋白質、鐵和其他營養物質得以貯存,有利于產后恢復。
實踐證明,通過產前包括整個孕期,產中及產后母乳喂養知識培訓,確保母乳喂養率的提高。
133722 吉林省敦化市官地鎮中心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