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秀玲
手術室藥品管理體會
葛秀玲
我院是德州市最大的一所綜合性醫院,手術科室共600多張床位,分十余個不同專業,手術室內設12張手術臺,每天平均實施40個手術,手術室的工作十分繁重。手術及麻醉用藥量大,藥品種類多,為確保手術、麻醉盒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制定了有效的藥品管理制度,使藥品管理制度化、規范化,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手術室用藥與其他專科病房用藥不同,具有特殊性,藥品種類多,麻醉藥品,劇毒藥品多,藥品耗量大,搶救用的多,我科根據各專科手術的特點,為各個手術間配備了相應的手術用藥,搶救用藥及麻醉用藥等。
我科12個手術間,其中擇期手術間10個,急診手術間1個,污染手術間1個,我們合理地設置了小藥房,小藥柜,急救車等,并定位放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搶救功率。
2.1 急診手術種類多,患者病情復雜,需搶救藥品多,搶救工作常在急診手術間進行。將小藥房設置在急診手術間附近并配齊各種急救用藥。取藥方便,節省了寶貴的搶救時間,為爭分奪秒搶救患者提供了基本保證。
2.2 在擇期手術間內放置小藥柜,配齊手術常用的藥品柜,麻醉輔助用藥:腎上胰素,麻黃素,阿托品,安定等。靜脈用藥,10%葡萄糖注射液,乳酸林格氏液,0.9%氯化鈉注射液,706代血漿,小蘇打,20%甘露醇,甲硝唑等。止血藥:立止血,6-氨基乙酸,止血敏等。并用定基數,手術結束后由巡回護士將所用藥品處方交藥品管理員,由藥品管理員及時補齊。為手術用藥提供了方便,減少了巡回護士不必要的出入手術間。
2.3 手術室內設2輛流動急救車,分別放在藥房間和擇期手術間附近,急救車內除備有各種急救用藥外還有搶救包,氣管插管,手電筒、砂輪和針管。以便手術中突然發生緊急情況時搶救所需。
手術藥品分類放置是必要的,這不僅為醫護人員用藥提供了方便,還有利于管理。我們將所有藥品分為:內用藥、外用藥,生物制品、麻醉專用藥,劇毒藥五大類。分柜放置,并用不同顏色標簽區分。
3.1 將外用藥和內用藥分柜放置,以免混淆。
3.2 麻醉藥品包括全麻用藥 硫噴妥鈉、依托咪酯、普魯卡因等;硬膜外用藥: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麻醉輔助用藥:安定、麻黃素、阿托品等放置在一個麻醉專用柜內。
3.3 需要低溫冷藏的藥品如催產素、肝素、甲基纖維素、透明質酸鈉等;特殊制品;生物制品與生物材料如:骨水泥、粘合膠、神經外科保存顱骨瓣等,分層貯存在冰箱內,并注明保存時間及內容物。
4.1 固定基數,專人負責,根據手術數量與手術大小,測算常用藥品的每周消耗量。將常用藥,搶救藥的基數相對固定,由專人負責保證手術用藥供應的正常運轉,防止藥品遺失。
4.2 計劃統領,定期檢查
4.2.1 藥品管理員負責每周藥品的全面檢查及小藥房的清潔工作,對每周消耗的藥品做好預算統一領取。
4.2.2 每月對藥品的有效期進行檢查,發現有過期或變質的藥品要隨時更換,防止發生不良反應和意外事故的發生。
4.3 麻醉劇毒藥品的管理,毒麻藥品由科主任統一加鎖保管,用藥后由藥品管理員將麻醉處方和安瓶一并上交主任后重新補充。如有損壞寫明原因后方可補充。
4.4 術中抗生素的應用,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術中常靜脈應用抗生素來預防切口感染。為保證術中用藥安全,防止發生過敏反應,我們制定了嚴格的查對制度。首先夜班護士接患者時負責藥品名稱劑量,皮試結果的核對,并在晨會上向巡回護士交班。術中用藥時再由巡回護士和麻醉醫師共同核對無誤后方可使用。
4.5 建立嚴密的出入庫制度,確保藥品的正常運轉,減少丟失,遺失現象。
5.1 為加強手術室護士對手術用藥的了解,掌握各種藥品的藥理作用,常用劑量,用藥途徑,毒性反應。我們每季度進行藥理知識學習。請有關科室主任及麻醉醫師舉行藥物知識講座,使我們熟悉各種藥品的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及配伍禁忌。并隨時進行提問以鞏固所學知識。
5.2 周六下午大掃除后利用空閑時間尋找進行搶救時因忙亂找不到藥,而延誤搶救時機。
自手術室建立藥品管理制度以來,從未發生藥品短缺及使用錯誤。使我們體會到藥品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管理的優越性。保證了手術用藥,麻醉用藥及時供應,確保了手術用藥正常運轉,避免了漏記丟失藥品現象,由于全體護理人員的努力,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了用藥過程中的差錯事故,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和手術室的整體工作水平。
253014 山東省德州市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