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艷 錢冬梅 李桃
原發性肺癌占全部惡性腫瘤的首位,隨著工業化的進展及人群中大量吸煙人數的存在,肺癌的發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而肺癌的發病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0%,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失去手術機會,且約50%為老年人,以化療為主的綜合治療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一般情況好的晚期患者將能從含鉑方案化療中受益。但老年人多存在肝腎功能、心肺功能減退,且多數合并有內科基礎疾病,常常難以耐受含鉑類方案的化療。我科于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住院對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采用國產吉西他濱(澤非)單藥治療,毒副反應輕,耐受性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5年8月至2008年3月我科收治的經病理組織學和細胞學確診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30例,分期為Ⅲ~Ⅳ期,男18例,女12例,年齡70~80歲29例,80歲以上1例。鱗癌20例,腺癌9例,腺鱗癌1例,KPS評分≥6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伴冠心病9例,糖尿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例,血常規、肝腎功能正常,心電圖提示有輕度心肌缺血改變,無Ⅲ、Ⅳ級心功能不全,有客觀可測量的腫瘤病灶。本組30例中有5例伴有惡性胸水,初治者23例,復治者7例。
1.2 治療方法 吉西他濱(澤非)1250 mg/m2,第1、8天加入0.9%氯化鈉注射液150 ml中,與0.5~1 h內靜脈滴注,每21 d重復,伴有惡性胸水患者,抽胸水后應用生物制劑白介素-2 200~400萬U胸腔注藥,1~2次/周,2周期化療后評價療效。所有患者化療期間均給予止吐劑,以減輕胃腸道反應,化療間期及化療后監測血常規,化療過程中配合減輕化療反應藥物及支持治療。
1.3 評價療效 按WHO腫瘤化療療效標準,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以 CR+PR計算有效率(RR),以 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DCR),毒副反應按WHO標準分為0~Ⅳ度。生活質量以治療前、后KPS評分增高≥10分為改善,降低10分為惡化,
無變化為穩定。胸水療效判定:完全緩解(CR):胸水基本消失,維持4周以上;部分緩解(PR)胸水減少,維持4周以上;無效(NC):胸水增加。
1.4 統計學方法 計算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治療效果 30例患者完成2周期化療者12例,完成4周期化療者18例。獲CR 1例,PR 12例,NC 8例,PD 9例,總有效率43.3%。初治有效率49.2%,復治有效率27.8%。
中位生存期11.3個月,最短生存期3.4個月,最長生存期26個月。本組5例惡性胸水患者中位生存期為9個月,胸水總控制率達86%。
2.2 生活質量變化 KPS評分改善43.3%(13/30),穩定50.1%(15/30),下降6.6%(2/30)。
2.3 毒副反應 主要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白細胞減少72.8%,其中Ⅲ~Ⅳ度9.8%,血小板減少68%,Ⅲ~Ⅳ度7.2%,貧血Ⅲ~Ⅳ36.5%,消化道反應惡心嘔吐Ⅰ~Ⅱ度30%(9/30),Ⅲ~Ⅳ度3.3%(1/30)。本組30例有2例出現輕度散在的皮疹,脫發及靜脈炎的發生率很少,胸腔注藥后部分患者有發熱、骨關節痛癥狀,但經24 h對癥治療后體溫可恢復正常。
老年肺癌指年齡在70歲以上者,隨著年齡增長全身重要臟器產生退行性變化,且伴有多種疾病,對常規化療耐受差。吉西他濱是細胞周期特異性藥物,單藥有效率為19%~27%,主要作用于S期,在一定條件下可阻止G1期向S期發展,其細胞毒作用呈劑量時間依賴性。以鉑為基礎聯合第3代抗腫瘤新藥的兩藥方案是目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準的一線化療方案,但老年患者因年齡因素,機體情況,臟器功能及伴隨疾病,與含鉑方案聯合應用,不良反應明顯增加,相關死亡事件發生率也隨之增加。我們研究還觀察到該方案肺鱗癌的療效優于肺腺癌。
國際抗癌聯盟曾提到以鉑為主的聯合方案通常避免超過70歲的老年患者。聯合用藥與單藥并不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只能提高有效率。因此,對于年齡大,并發多種疾病,不愿意接受鉑類毒副反應的患者吉西他濱單藥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