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
1978年英國第一臺頭部MRI設備投入臨床使用,磁共振技術發展到今天,對人類的貢獻已越來越不容忽視。特別是磁共振增強檢查已為臨床上一些疑難病例提供了具有可靠性的診斷信息,是目前臨床診斷中重要的檢查手段之一,由于設備檢查環境的特殊性,檢查者置身于一個密閉的狹小空間。檢查時的射頻噪聲和檢查時間長,注射增強劑等方面的因素,使受檢者極易產生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不能很好地配合檢查,心理護理可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反應,采取相應的對策,使受檢者以最佳的心態配合完成檢查。保證磁共振成像的質量,為疾病提供診斷性信息,報告如下。
在施行心理護理前,必須建立科學的心理護理評估體系,即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信賴的基礎上,通過觀察和交談法,有目的、有計劃地了解患者的思維,情緒和行為的變化。觀察患者在接受檢查前、檢查時及檢查后的心理活動及行為方面的反應,依據心理學的實施方法,從而采用合理的心理護理方法。
1.1 掃描前的心理護理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患者的情緒及檢查時的狀況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而護理人員在初次接觸患者時留給患者的第一印象,對確立護患關系又起著關鍵作用。因此,護士要著裝整齊和藹可親、熱情有理端莊大方、要滿懷同情理解、尊重、真誠的態度對待患者。及時傾聽他們的內心感受,并真誠的提供各種幫助,取得他們的信任,在工作中嚴謹細致,善于應用溝通技巧,護士可以通過語言及非語言的溝通技巧,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使護士了解更多有關患者的健康狀況、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要。通常做MRI平掃前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及家屬掃描時的注意事項,掃描目的,大概的掃描時間及掃描環境等,消除患者的好奇心及緊張感。
1.2 掃描時的心理護理 當患者平掃結束后,若患者需行增強掃描,此時原來的緊張心理會再次出現,會對自己的病情產生疑慮和不安,因此,護理人員應細致入微的觀察患者的表情、語言、語調、及眼神等特點,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同時護理人員應讓患者家屬陪伴在身邊,給予其以親人的關心,消除其緊張情緒。同時護士應以平靜、親切、和諧的語言說明檢查并不可怕,沒有有害射線,不會傷害身體,告知患者對比劑對人體極少有不良反應,并且準確熟練地準備好靜脈推注對比劑,嫻熟的護理操作技巧本身也起到了心理護理的作用。再次向患者講明注意事項及注射時應要配合的要領,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在注射對比劑時應邊注射邊和患者交談,這樣既可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又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感和恐懼心理,使患者對完成檢查充滿信心,檢查過程中對于患者的呼吸配合,要及時給予表揚及肯定,使其感受到親人的支持,減少情緒的不穩定,順利完成檢查。總之,要根據不同年齡、不同病情、不同的心理活動狀態及要求,給予不同的心理支持,使患者放松心情,主動配合檢查,使檢查順利完成。
1.3 掃描后的心理護理 掃描結束后再次詢問患者的內心感受,對患者能夠配合檢查表示認同和贊賞,檢查后患者一般都急于了解自己的病情,尤其是懷疑有腫瘤的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一言一行,面部表情都十分敏感,不能將病情告訴患者,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針對性地介紹有關檢查結果,消除其已有的顧慮,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撫和激勵,情緒上由焦慮轉為安寧。
有個良好的診斷效果,才能保證一個健康的治療環境。所以這就要求醫護人員要有一個健康的工作情緒,良好的工作熱情為患者樹立角色榜樣,理解患者角色所承受的社會、心理負擔,減少患者的角色沖突,促進患者的角色轉換。幫助患者擺脫不良心境,才能消除患者的恐懼和焦慮心理,以積極的心態配合磁共振增強檢查,會獲得滿意的檢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