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艷 曹興鳳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由于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傳染病,臨床多呈慢性過程,表現為低熱、消瘦、和咳嗽、咯血等癥狀[1]。支氣管擴張咯血是由于治療不及時,治療方案不合理,使肺結核病灶反復進展及纖維化,致使肺內支氣管正常結構遭受破壞而引起,常反復咯血,甚至咯血窒息而死亡。肺結核的病因明確,防有措施,治有辦法,只要認真做好治療、護理、預防及檢查各個環節,切實做到查出必治,治必徹底,就能使肺結核病及其并發癥有所改善,直至控制[2]。2009年1~6月我院共收治了12例肺結核合并支氣管擴張咯血的患者。通過積極合理的藥物支持治療并配合全方位的護理措施,取得一定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齡40~55歲。其中僅痰中帶血或小量咯血者6例,中等量咯血者4例,大量咯血者2例。午后低熱、盜汗者9例,咳嗽、呼吸困難者3例。
1.2 治療方法 首先使用化療方法中的短程強化療法。采用異煙肼0.4 g,1次/d靜脈滴注,乙胺丁醇1.0 g1次/d靜脈滴注,利福平0.6 g,1次/d口服,連續用藥2個月。然后使用化療方法中的短程鞏固療法。采用異煙肼0.4克靜脈滴注,利福平0.6 g口服,每周3次,間歇給藥,直到完成全療程。另外,均配合垂體后葉素10 U于20~30 ml生理鹽水中緩慢靜脈注射。大咯血者經纖維支氣管鏡發現出血部位,用去甲腎上腺素2~4 mg加入生理鹽水10~20 ml局部滴入。
本組12例患者中,5例患者咯血癥狀消失,發熱、盜汗明顯減輕或消失。6例患者咯血量明顯減少,呼吸困難減輕。1例患者因各種原因中途停用藥物,突然大量咯血不止,搶救無效死亡。其他患者用藥期間均未出現其他嚴重并發癥及藥物反應。
3.1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在肺結核合并咯血患者治療期間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肺結核合并咯血患者治療期間因經常出現呼吸困難、咯血,加上長時間臥床、陌生的環境或無人陪伴,復雜的儀器,這些因素都會使患者感到極度恐懼、焦慮和緊張。為此,醫護人員應該用親切、和藹、友善的態度和患者交談。深入了解患者的思想動態。向患者介紹治療中的藥物作用及治療目的,及時與家屬溝通,必要時允許家屬陪伴,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對待疾病,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
3.2 飲食護理 因患者消瘦、厭食、咯血,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現象。給予半流質高營養飲食,并同時根據醫囑予20%人血白蛋白50 ml,2次/d靜脈滴注。為增強患者免疫力,改善貧血狀態,部分患者輸注新鮮全血200 ml。在護士的細心照料下,保證了患者胃腸營養的熱量供給,患者的營養需要得到了滿足。
3.3 咯血的護理 密切觀察咳血患者的一般狀態,如出現煩躁不安、唇甲發紺,需積極準備搶救,防止窒息。搶救措施特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采取頭低腳高位,輕拍背部,迅速排出積血。并盡快控出或吸出口、咽、喉、鼻部的血塊。必要時用硬質氣管鏡吸引,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以解除呼吸道阻塞。
3.4 隔離措施 在院期間患者比較集中,痰液較多,且具有感染性。應密切注意隔離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我院主要采取接觸隔離。醫護人員注意戴手套、口罩。室內經常通風,用紫外線燈消毒,每天或隔天一次。被褥定期在烈日下曝曬4~6 h。患者每次用過的食具均煮沸消毒10~15 min。痰盒、便器使用后用5% ~10%來蘇浸泡2 h。
3.5 出院宣教和隨訪 告知患者按醫囑定時定量服藥的重要性,不能擅自減量或停藥,應規則服藥,堅持療程,以達到徹底治愈肺結核病,杜絕支氣管擴張咯血的發生。該組患者一個月后來院復查,痰菌培養均明顯改善。低熱、盜汗、咯血已基本消失。現每月復查,予電話隨訪。
肺結核合并支氣管擴張咯血病因明確,防有措施,治有辦法。在正確的治療方法基礎上,要求護士對患者病情有預見性的進行觀察,做好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咯血護理及采取切實有效的隔離措施、出院宣教和隨訪。該組患者經短程強化加鞏固治療,結合止血藥物,并配合護理人員的細致觀察和精心護理,除一人死亡外,其余均明顯好轉出院。
[1]葉任高.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4.
[2]劉同倫.實用結核病學.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