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榮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嚴重而又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出血主要原因是由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或門脈高壓導致胃黏膜彌漫性出血、糜爛、潰瘍所致嘔血及便血,病死率高。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77例,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本組患者77例,男65例,女12例,年齡17~65歲,平均36.0歲。診斷標準參照1995年北京第5次全國傳染病與寄生蟲病會議修訂標準,并排除消化性潰瘍等非肝硬化所致出血。因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性道出血入院65例,其余12例為酒精性肝硬化;出血前已做脾切除術或切除加斷流術4例,嘔血同時伴黑便或暗紅色大便51例,單純便血22例。出血誘因:35例患者有飲食不當史,如進粗糙食物、進食過量或飲食不潔而發生惡心、嘔吐等;42例為自發性出血,事先無明顯誘因。出血總量,輕度出血(出血量<500 ml/24 h)20例,中度出血(500~1000 ml/24 h)40例,重度出血(>1000 ml/24 h)17例。
2.1 預見性護理 由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往往發病突然,出血量大,常會發生出血性休克,誘發肝昏迷,威脅患者生命。護士應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上消化道出血對各大臟器的影響,針對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把護理工作做在癥狀出現之前,增強預見性,有效地減少或避免發生并發癥,并確保治療方案的順利進行。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尤為重要。
2.1.1 積極尋找誘發因素并實施相應的健康教育 各種不良刺激是引起出血的誘因之一,應盡量避免。護士在患者入院時針對病情,對其進行及時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進行自我心理調節,指出不良情緒對疾病康復的影響。應告訴其出血后的代償性生理反應和造血的生理過程,以及遇到再出血時的自我保護措施。這種預期是很必要的,可以解除患者的不穩定情緒,幫助其配合治療,早日康復。幫助其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有關醫學知識及注意事項,避免其快速體位改變及用力大便,防止腹壓驟然改變致血管破裂而引起出血。
2.1.2 嚴密觀察判斷病情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最多見。其發病突然,多無明顯誘因,出血前癥狀不多,給早期識別帶來了一定困難。盡早發現出血先兆,如喉部癢感、異物感、胃部飽脹不適、燒心、惡心等癥狀,應考慮有出血可能,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尿量等預見性地判斷病情,及早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出現嚴重后果。
2.1.3 預見性判斷病情,及早采取相應措施 在實施搶救過程中,注意動態觀察病情,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早采取措施,避免出現較嚴重的后果。如補充血容量時,應根據脈搏、血壓、尿量變化,進行動態循環監測,適時調整輸液速度和輸液量,主動地評定維持有效循環。切實避免因輸液量相對不足所致的休克不可逆轉,或因輸液過快、血壓升高導致再出血或心衰、肺水腫的發生。
2.1.4 注意預防性護理,提前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在搶救患者過程中,應超前進行預防性護理,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如給患者輸血時,應盡量輸入新鮮血,以免因庫存血含氨量較多而誘發肝性昏迷或因庫存血血小板、第V因子、第Ⅶ因子減少而影響凝血功能及止血效果。長期臥床患者加強皮膚護理,防止褥瘡發生。對可能出現的肝性昏迷患者,可輸入復方氨基酸或祛氨藥物,保持大便通暢及腸道酸化等,避免發生肝性昏迷。對可能出現肝昏迷的患者,應加床檔以防墜床。
2.2 藥物治療的護理 ①用垂體后葉素的護理。在用藥中注意觀察血壓,使血壓維持在90~100/60~80 mm Hg,如血壓過高,要降低濃度或減慢滴速。本藥對冠心病患者可誘發心肌梗死,屬禁忌。本組用垂體后葉素治療42例,未發生不良反應;②口服凝血酶的治療護理。使用凝血酶時要求500U用0.9%氯化鈉溶液100 ml或牛奶稀釋,4~6 h/次,可連用2 d,服藥后輕輕左右翻身改變體位,旨在使藥液充分與破裂血管或潰瘍出血部位接觸而止血。凝血酶在酸性條件下滅活,因此稀釋時只能用氯化鈉溶液或牛奶。且本品只能外用或口服,切忌靜脈用藥,應單獨存放。
2.3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的護理 使用前先檢查胃囊及食道囊有無漏氣,測試氣囊容量及壓力;每8~12 h將食管囊放氣并放松牽引1次,同時將三腔二囊管再稍深入,使胃囊與胃底黏膜分離,以免壓迫時間過久引起黏膜糜爛,30 min后再將氣囊充氣加壓??倝浩?~3 d。置管期間隨時抽取胃內容物觀察有無繼續出血。出血停止24 h后,取下牽引沙袋,先放食管氣囊再放胃氣囊的空氣,繼續觀察24 h,如無再出血,可吞服液體石蠟15~20 ml,然后抽盡雙囊氣體,緩慢將三腔二囊管拔出,以防撕裂黏附于食管壁上的黏膜,引起再度出血。拔管后禁食1 d,如無再出血可給流食。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合并休克,死亡率高。正確及時的救治與有效護理對提高急診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降低死亡率有著重要意義。
規范化、程序化的專業護理是保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的病情兇險,死亡率高,因此護理人員應掌握該疾病的各種基本醫學知識、專業及特殊護理知識,如胃腔灌洗、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等,同時預見性觀察病情變化,隨時配合當班醫生做好搶救工作。
[1]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510.
[2]鮑鶴玫.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進展.護士進修雜志,1999,1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