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平 齊國芬
氧氣濕化瓶是臨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治療工具,尤其是對呼吸功能較差,血氧濃度低于正常的患者使用較多,因患者患病期間抵抗力較差,致病菌會隨著濕化瓶的污染而導致患者呼吸道的感染發生,因此做好氧氣濕化瓶的集中消毒處理是預防和控制醫源性感染的重要保證。對提高醫療和護理質量,保證患者安全有著深遠的意義。
1.1 材料 我院目前使用的氧氣濕化瓶,是由不耐高溫的聚灰酸脂材料制成的。按照消毒方式的不同分兩組,對神經內科,急診科自行處理的濕化瓶,為常規組。對呼吸科、消化科集中處理的濕化瓶,為觀察組。分別于消毒后的1、3、5、7天進行采樣監測。
1.2 消毒方法 常規組:科室將用過的濕化瓶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流動水沖洗后,自然晾干,然后放在護理柜內保存,隨用隨取。觀察組: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每日早8:30下收,裝入一次性的黃塑料袋中回收。送進去污區后,立即放入專用清洗池,用40°左右溫水浸泡約15 min后,用小毛刷內外刷洗,然后用流水沖洗,再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經流水沖洗,最后經純水反復沖洗。按照以上程序刷洗后,把刷好的氧氣濕化瓶及管芯放在不銹鋼的籃筐內,在一同放入溫度為50°~55°干燥箱中進行烘干。
1.3 包裝及儲存方法 包裝材料為經過高壓滅菌的兩層棉布,規格為15 cm×20 cm,觀察組由檢查包裝區工作人員負責每袋分別裝入一個氧氣濕化瓶和管芯,拉緊袋口,并在包裝袋外貼上標簽,注明科室、物品名稱、消毒日期及保存期、包裝著簽名。由供應中心的下送人員分別送到相應的科室,儲存方法同常規組。
1.4 菌培養結果 常規組:在科室自行消毒處理的氧氣濕化瓶,在第3天細菌培養時發現就有條件致病菌生長現象。觀察組:經消毒供應中心統一消毒處理并用無菌拉口袋包裝的氧氣濕化瓶及管芯,在儲存7 d采樣時,仍無致病菌細菌生長,消毒合格率100%。
醫用的氧氣濕化瓶按照常規組處理后,干燥效果不好,瓶壁經常有水珠,潮濕的環境極利于細菌生長,而氧氣濕化瓶及管芯的集中消毒處理:(1)清水浸泡、含氯消毒液浸泡、手工刷洗等各環節做到質量監督管理;(2)刷洗沖凈后及時烘干;(3)檢查包裝前工作人員認真做好手衛生,包裝臺面清潔干燥;(4)包裝好的氧氣濕化瓶及管芯,去除了在空氣中暴露的污染環節,且標有消毒日期及保存期期,保證了患者使用安全。因此,做好氧氣濕化瓶及管芯的集中消毒處理,不僅保證了清洗質量,延長了氧氣濕化瓶的保存時間,對控制因污染的氧氣濕化瓶而引起的院內感染發生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