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馬松平
2009年9月20日晚19時40分,讓胡路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接到電話報告:有三名某中學學生到四醫院急診科就診,疑似食物中毒,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監督員于20時20分趕到四醫院急診科進行調查處理。
該大學共有兩個學生食堂,約有2100名學生在兩個食堂就餐,患病的學生均在第一食堂就餐。學校位于乘風莊。
2.1 發病情況 2009年9月20日下午14時30分,學生鄭新新(女22歲),感到胃部不適,繼而惡心、嘔吐、腹痛、頭暈,接著又有兩名學生出現相似癥狀,于19點40分這三名學生到四醫院急診科就診。當晚21點20分又有9名出現相似癥狀的學生到四醫院急診科就診。
2.2 就餐情況 當晚19點40分就診的學生鄭新新等三名學生,均是中午12:15在第一食堂三樓筆庫里窗口購買并食用了燒豆角后發病。當晚21點20分就診的9名學生是在16:30食用了豆角后相繼發病,其中有8名學生是在第一食堂三樓筆庫里窗口購買食用了豆角絲,另一名學生是在第一食堂一樓山東風味窗口購買并食用了燉豆角。據患者由曉琦反映:當晚食用豆角沒有熟透。
經過個案調查確定,到醫院就診的共有12例學生(男2例,女10例),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痛、頭暈等癥狀。其中惡心12例,嘔吐9例,腹痛8例,頭暈3例,有一人一次腹瀉,體溫均正常。中午就餐發病3人,首例患者,女22歲,潛伏期2.25 h,晚餐發病9人,首例患者,女22歲,潛伏期1 h,平均潛伏期2.83 h。
臨床醫生診斷:①急性胃炎②疑似食物中毒;治療:0.9%生理鹽水加左氧氟沙星,靜點Vc,口服胃復安、654-2等藥物。
2009年9月20日21時20分讓胡路區衛生局衛生監督員出示證件后,在第一食堂負責人王慶、筆庫里窗口負責人曲小麗二人陪同下對該食堂筆庫里窗口灶房進行檢查,發現:從業人員曲小麗、廚師李軍、服務員李云紅、趙麗、吳明靜5人沒有健康合格證正在上崗從業;灶房冰柜里生豬肉與熟牛肉、熟雞肉混放;灶房墻壁上、操作臺面上各有3只蟑螂正在爬行;灶房內當天所用調料與以往所用一致,沒有新購進的。
區衛生局監督員當即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提出了具體整改意見,責令筆庫里窗口:①從業人員曲小麗、李軍、李云紅、趙麗、吳明靜等5人必須取得健康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從業;②灶房冰柜內生熟食品必須分開存放;③清除灶房內的蟑螂。同時要求該校禁止食用剩余食物,禁止再次食用炒豆角,密切觀察未發病的學生,一旦發病立即到醫院就診,繼續觀察住院學生,治愈后方可出院。
采集到學生嘔吐物4份、剩余豆角1份,于9月20日23時50分送讓胡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9月23日8時30分接到讓胡路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報告。實驗室檢測結果:剩余豆角皂甙定性實驗陰性;四名學生嘔吐物皂甙定性實驗均陰性。
根據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和技術處理總則規定,結合臨床癥狀、醫生診斷和實驗室檢驗結果,此事件是一起由于食用未炒熟豆角絲而導致的食物中毒。
夏秋季節是豆角中毒的高發期,尤其是學校和集體食堂更容易發生,因此建議:①各級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學校食堂食品衛生管理,加大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宣傳力度;②學校嚴格落實餐飲安全責任,提高學校食堂從業人員素質,多進行預防食物中毒的教育培訓,加工豆角必須要選購容易燉熟的豆角品種,做到翻炒均勻,煮熟燜透。從源頭上避免群體食物中毒的發生;③加大飲食安全宣傳力度,就餐者在食用豆角時,發現豆角顏色尚未全變,嚼之生硬豆腥味濃,最好不要食用。如果進食后,出現上腹部不適或胃部燒灼感、腹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炎癥狀或頭暈、頭痛、四肢麻木等神經系統癥狀,應立即到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