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路橋中學 夏鳴一
印記
●文/浙江路橋中學 夏鳴一
這是十年前的經歷,已成為我難以磨滅的成長印記。
當時的我才七歲,無知,幼稚,調皮。可我完全不知道,我將要和我的父母面對人生的一個艱難抉擇:生意的失敗和生活的窘迫,把父母逼上了背井離鄉、遠走天涯的道路。為了逃避債主的咄咄逼人,為了親人不受無辜的騷擾而過上平靜的生活,父母決定搬家到當時的一個沒人敢去的遙遠地方。我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但是看著母親焦慮的眼神、苦澀的淚水,似乎明白了一切。
坐在不知去往何處的長途汽車上,黑壓壓的天空籠罩著黑色的大地,四周的風景沉浸在一片死寂之中。
在經歷了七個漫漫長夜之后,終于下車了。媽媽告訴我:“這是拉薩。”對于還沒上過學的我來說,這兩個字很陌生。但我能夠覺察到,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地方,處處充滿了神秘。坑洼的道路,在雨水的沖刷下顯得滿目瘡痍;低矮的土坯房,不能抵擋寒風的侵襲。還有那打扮怪異的人群,落后的基礎設施……我產生了幾許失望。可那藍得發光的天、布達拉宮前虔誠拜佛的人們,卻又讓我悄悄地喜歡上了這個地方。
在青年路安頓好之后,父母就竭盡全力地謀生計。在拉薩冰凍三尺的夜晚,媽媽推著三輪車穿梭在大街小巷,叫賣著粽子。但誰知這輛當時家里最寶貴的、也是唯一的三輪車被該死的小偷偷了去,我們一家心痛了好久。在來回五十公里的郊區,我爸幫人家造房子,修車子,每天早出晚歸。這樣的日子過了許久,我親眼目睹了父母為生活奔波的辛勞,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拉薩,點點滴滴都烙入我年幼的心靈。
如今我十八歲了,在2009年的暑假我重走了一次拉薩城。乘火車通向神奇的“天路”時,我不禁感嘆科技的偉大。窗外遼闊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馬,還有那放牧的藏族牧民,組成了一幅和諧的圖畫。美麗純潔的雪山向我招手,醇厚的茶香飄溢而來,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感覺。比起十年前的經歷和心情,我似乎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地方。
是的,我家的命運早就系在了祖國身上。祖國繁榮富強,我們的家庭才會幸福快樂;民族團結友善,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穩定。
推薦理由
寫現實生活、寫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思考的作文是考場上的“寵兒”,也是最能顯示作者功力的。本文之所以耐讀,有下面三個“亮點”:
一是選材獨特,圍繞中心。文章從“印記”出發,選取在西藏生活的一段獨特經歷,反映自己家庭生活的變遷和感受,材料集中,不枝不蔓,內容具體而實在。
二是敘議結合,恰到好處。敘述事例,三言兩語,但要言不煩,非常有概括性,議論闡發,富有針對性。事,敘述得簡潔明了;議,闡發得扼要中肯。
三是巧于構思,對比鮮明。文章將過去的生活和現實的生活糅合在一起寫,形成對比;將自己過去的感受和現在的感受糅合在一起寫,形成對比;將自己一家的變化和祖國的變化結合在一起寫,形成對比。于冷靜、平淡的敘述中融入熾熱的情感,給人以內在美的品位。
責編/劉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