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財經大學 郭雅嫻 張巍
長春保稅物流園區發展的問題及策略
吉林財經大學 郭雅嫻 張巍
在長春市建立保稅物流園區對長春市乃至吉林省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長春市建設保稅物流園區面臨內部缺陷和外部競爭兩方面的問題。建設和發展長春保稅物流園區應該做到發揮產業優勢,確立園區發展重心;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優秀物流企業;加強人才支撐,促進物流產業發展。
保稅物流 保稅區 物流 長春
保稅物流園區是指經國務院批準,在保稅區規劃區域或者毗鄰保稅區的特定港區內設立的、專門發展現代國際物流業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①。在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保稅物流園區,將為長春市、吉林省乃至整個東北地區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契機,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1 有利于區域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保稅物流園區的建立有利于提升長春市綜合經濟競爭力。全國已經建立保稅物流園區城市的實踐表明,保稅物流園區的建立和發展對拉動地域經濟、帶動進出口發展,提高城市知名度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快速提升城市品位和戰略競爭力,改善經濟發展環境。
1.2 有利于區域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1.3 有利于區域招商吸引力的增強
保稅物流園區的建立有利于促進長春市乃至吉林省招商引資。保稅物流園區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個平臺,可以吸引境內外投資者到長春市投資興業,通過外資帶動信息流、資金流和商品流的集聚和輻射,也可以利用物流園區項目本身吸引境內外投資者合資、合作建設。
1.4 有利于區域外貿貢獻率的提升
保稅物流園區的建立有利于拉動長春市乃至吉林省進出口增長。從外向型經濟發展來看,可以為外貿企業進出口業務擴大提供良好的服務,同時通過進出口業務的不斷擴大,帶動園區的進一步發展。從進出口企業看,既有利于降低進出口商品成本和減少費用,又可以簡化進出口環節,加速商品流通速度,提高經濟效益,使企業進出口商品更加方便、快捷,對發揮進出口企業潛力,促進長春市進出口業務加速發展,從而增加外貿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2.1 內部的缺陷
第一,長春市本身物流產業不夠發達,還未形成規模,做保稅物流經驗較少,目前只有3家保稅倉庫,而保稅區也是剛剛起步。尤其是針對國際物流而言,長春的相關經驗僅僅集中在傳統的倉儲和運輸環節,遠遠未達到現代物流的要求。第二,長春是一個內陸城市,沒有海港,只有空港,其物流業務范圍受到很大限制。相對于保稅區而言,保稅物流園區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其獨特的“港區聯動”效應帶來的高效率,如果港的功能和吞吐量二者本身就不夠強大,那么保稅物流園區的優勢就很難充分發揮。第三,長春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基礎設施等投資環境不夠完善,對外資缺乏吸引力。與同處東北區域中的大連、沈陽、哈爾濱等城市相比,在國際環境、經濟總量、開放程度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差距,從而在吸引投資方面缺乏必要的競爭力。
2.2 外部的競爭
(1)國內其他保稅物流園區的競爭。我國的保稅物流園區起步雖晚,但經過了5年的發展,也積累了一些實力。同長春有著密切地緣關系的大連和天津,其保稅物流發展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它們都將成為長春保稅物流園區的競爭對手。(2)國內保稅港區的競爭。隨著國際經貿的進一步發展,保稅物流園區正逐漸被更高層次的保稅港區所替代。由于保稅港區在國際貿易方面有著更強大的功能和更便利的條件,因此有著更大的吸引力和競爭力。(3)周邊國家保稅區競爭。長春保稅物流園區還面臨著與其他國家港口的競爭。仁川、釜山、北九州、光陽等港口不僅吞吐量大,而且在保稅物流方面擁有更先進和更豐富的經驗,它們的發展必然對長春保稅物流園區的發展產生影響。
詞匯教學是語言教學的基石,為以后學習句子、段落和語篇奠定了基礎。傳統的詞匯教學重視各語義項的獨立教學,忽視各語義項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和相互滲透。然而一個詞語的各語義項之間必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相似性,所以在語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基本范疇詞語和原型語義的講解,指導學生在學習原型語義之后,運用意象圖式和認知模式,主動地將原型語義遷移到不同語境中,推導出該詞在不同語境下的確切含義,這樣學習者就很容易構建出一個詞義的語義網絡。
要想把園區做好,應該針對長春市、吉林省的經濟和產業特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措施:
3.1 發揮產業優勢,確立園區發展重心
長春保稅物流園區的發展首先應該充分發揮長春市、吉林省的產業優勢,著重建設幾個模塊作為保稅物流發展的重心。
(1)農業物流模塊。依托吉林省農業的資源優勢和保稅物流園區的功能優勢,推進國際糧油食品物流基地建設,開發糧油倉儲、加工、分撥配送、期貨交割等業務,逐步建成東北重要的糧油食品轉運與深加工基地。(2)汽車物流模塊。借鑒國外成功經驗,以一汽、一汽大眾及零部件企業為依托,逐步把汽車物流基地建成整車進口、出口、中轉以及國內汽車轉運的物流中心,汽車零部件進口、出口、展示、采購中心,汽車檢測、維修、裝潢等服務中心。(3)冷藏物流模塊。加強國內外合作,加大開發力度,爭取用2~3年時間完成5萬平方米冷藏物流基地的整體開發建設,形成15萬噸冷凍、冷藏能力的冷藏國際物流中心。(4)資源型商品物流模塊。抓住國家修建東北鐵路的重要機遇,建設面向東北、輻射東北亞的資源型商品轉運中心。
3.2 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優秀物流企業
保稅物流園區能否充分發揮其功能優勢,帶動其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區內物流企業的規模和質量。而能否吸引到水平較高的物流企業,則取決于園區的投資環境。因此,吉林省政府和長春市政府應該優化投資環境,以吸引國內外優秀物流企業進駐園區。
(1)優化軟環境。首先,強化政策供給。由于保稅物流園區是普通物流園區和保稅政策的結合體,因此政策環境對園區的發展至關重要。長春市一方面應充分利用海關總署、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這四個對保稅區具有管理權力的部門賦予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要在管理部門允許的范圍內,精心制定符合自身特點和需要的地方性優惠政策。其次,完善金融服務。投融資環境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想吸引有實力的外資物流企業進駐園區,一個良性循環的投融資環境必不可少。長春市可協調相關部門,積極引進外資銀行、商業銀行、保險、財務、風險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在物流保稅區設點經營,為園區企業營造優秀的金融環境。最后,做好園區管理。物流保稅區管理部門應做好園區規劃,明確園區職能,為園區企業發展提供服務。比如可以提供從項目認證到生產經營的全過程服務;為企業牽線搭橋,疏通上下游產業鏈渠道;為優勢產業尋找廣闊的國內外市場;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實行分類管理等。(2)優化硬環境。一方面,需要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物流園區的基礎設施主要指倉儲設施和裝卸搬運設備,這些設施的質量和水平直接影響到園區內業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相關管理部門有必要努力提高倉庫的管理水平和倉儲設施的現代化程度,提高裝卸搬運設備的自動化程度,從而加強園區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應該加強物流信息系統建設。完善的信息系統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效率,提升報稅物流園區的服務水平。相關部門應相互協調,努力實現區內企業與海關、檢驗檢疫、港口、貨代、船代等的數據聯網和資料共享,完善“電子報關”系統,做到信息化監管、數字化辦公,提供綜合性的增值物流服務。
3.3 加強人才支撐,促進物流產業發展
保稅物流園區不是一個孤立的組織,其發展也離不開其所在區域物流產業的發展。物流人才是物流產業發展的關鍵,吉林省政府和長春市政府應該加快物流人才引進與培養力度,構建人力資源網絡,建立面向國內外人才的開發平臺,使長春成為物流人才培育和匯集的基地。
(1)引進人才,適應短期需要。由于長春市物流產業發展較為落后,物流人才嚴重缺乏,在短時間內培養大量的物流人才不切實際,因此引進人才是目前迅速改善長春市物流人才規模和結構的最佳途徑。長春市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關人才政策,面向國際和國內發達地區,引進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經紀人、物流咨詢人才、物流企業家,加速吉林省物流人才層次與國際接軌。(2)培養人才,著眼長期發展。從長期看來,應該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從而從根本上解決物流人才缺乏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利用進修、座談、研討會等方式對物流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物流企業人員進行現代物流知識和技術的培訓,提高其專業素質。另一方面,應該充分利用長春市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現有高等院校的資源優勢,在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財經大學及一些交通院校、商貿院校等高等學校設立物流專業,開展本科、研究生教育,針對市場需要,培養物流管理和應用人才。
注釋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保稅物流園區的管理辦法》。
[1] 章建新,李錦謹.從天津保稅物流園區透視物流企業集群的功能升級[J].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21).
[2] 董維忠.對我國保稅區和保稅物流園區發展的認識與建議[J].宏觀經濟研究,2005,(05).
[3] 劉克崮,王剛,李穎.我國保稅區發展的總體設想與稅收政策的選擇[J].財經問題研究,1998,(10).
F259.23
A
1005-5800(2010)11(b)-1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