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學院 李云剛
當前地方商貿經濟發展的瓶頸與策略研究①
商洛學院 李云剛
地方商貿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全面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地方商貿在諸多方面還存在一些制約其發展的瓶頸問題。因此,應當從商貿發展的可持續性出發,加強其策略選擇的實施。
地方商貿 發展態勢 瓶頸問題 策略選擇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已經步入全面發展時期,作為經濟全球化象征與杠桿的地方商貿經濟,已經突破狹隘的地域限制,商貿流通已經擴展至國際市場。尤其在現代經濟大潮中,地方商貿經濟的中心地位凸顯,商貿流通的內容、業態、流通方式和手段正在不斷豐富與創新,其對地方經濟全面發展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但是在當前時期,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地方商貿存在一些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性因素,亟需各地根據自身情況,努力挖掘商貿發展的區位優勢,提升商品集散功能,積極推進地方商貿經濟的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各地商貿發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1.1 商貿發展規模不斷擴大
根據有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地方商貿消費品消費總額連年增長,營業網點不斷擴大,商貿業的從業人員不斷增加,全國每千人擁有營業網點總體已經達到發達國家規模。無論是大型商場、大型綜合超市、連鎖零售企業、各類銷售門店、銷售網點、各類銷售交易市場的數量增速,已經達到非??捎^的規模,一些中小型城市的餐飲、賓館、飯店、招待所等具備了充足的接待能力、服務水準,并可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要,商貿流通的經濟比重在整個第三產業經濟中逐年增加。商貿流通發展促進了相關產業鏈的發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急劇增加,對整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2 商貿流通方式向現代化方向發展
隨著商貿國際化的推進和影響,一些現代化的流通方式得到迅猛發展,各類連鎖企業在全國網絡分布不斷密集,零售企業的管理方式和經營方式向電子化、網絡化方向發展,綠色流通、無公害商貿形式備受推崇。
1.3 商貿流通中國際貿易多元化趨勢明顯
當前,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式,我國很多貿易企業適應市場競爭形式的變化,商貿企業實施進口與出口、來料加工出口與獨立創新產品出口、傳統流通模式與電子商務流通模式相互補充,多元發展流通貿易戰略,促進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連續增長。
1.4 貿易流通中利用外資增長成為近幾年的亮點
全國商貿保持較快增長的增量中,由于外資的利用,使得大的商貿項目占其中的比例不斷增加。外貿投資、合同利用外資企業增多,推進了地方商貿的快速發展。
1.5 商貿市場不斷規范
由于近些年國家加大了商貿市場的流通力度,使得商貿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行為得到規范,交易欺詐行為被遏制,商貿流通中的環境安全、食品安全被提高了重要位置。商貿企業實施標準認證的積極性增強,在國際國內貿易中依靠規范運作、提升服務質量成為取得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雖然我國地方商貿發展存在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就目前來看,還存在一些制約其發展的瓶頸性問題。
2.1 地方商貿的總體發展水平還有待于提高
目前我國商貿發展由于歷史、地域的原因,各地發展總體不平衡,商貿經濟發展指數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重高低不一,尤其是西部地區商貿發展嚴重滯后,商貿形式的現代化水平因不同地區、省份存在較大差距。
2.2 地方商貿活動市場意識和經營意識還不強
很多地方商貿具有較強的地域優勢、資源優勢、交通優勢等,但是市場意識不強,沒有很好地利用和挖掘現有資源,沒有以市場的眼光去開發、利用自身優勢,以市場化的頭腦進行經營。在商貿活動中,很多企業固守傳統的貿易形式,對在連鎖、配送、電子商務發展等方面的現代技術與營銷理念的發展缺乏應有的敏感性和接受性,經營理念、營銷模式創新不夠。
2.3 地方商貿結構總體布局不盡合理
在地區分布上,商貿網點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業發達地區,存在布點較密集、資源浪費情況,而農村地區、偏遠地區商業網點少,產品供應品質和數量不足,難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要。這種地區發展中的不平衡,既使商貿企業得不到全面、充分的發展,也使地方經濟發展滯后;在批發市場布局中,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使得其分布與流通需求不一致,另外由于很多批發市場處于城區,受到面積和地租的限制,其發展受到限制;在商業街區布局中,很多地方缺乏商貿特點,其功能、定位模糊,存在商品混亂的現象;在流通業態方面,伴隨著大型流通企業的誕生,其業態構成不合理的現象嚴重,重復建設、經營同質化現象嚴重。
2.4 商貿企業綜合競爭力不強
由于很多地方商貿企業規模小,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尤其缺乏引入現代的商貿管理手段和經營機制,使這些小的企業發展實力弱,競爭力不強。對于現存的大型商貿企業來說,很多則管理松散,有的是小的企業的疊加,企業內缺乏統一、協調的商貿運行機制,尤其在加大科研力度、進行產品獨立創新方面發展滯后,企業管理粗放,缺乏應有的軟實力和硬實力,競爭力不強。另外,大部分企業沒有自身的特殊優勢,商貿企業影響力不強,知名度不高,核心競爭力尚未形成。
2.5 商貿企業人才缺乏
基于傳統,許多商貿企業人才資源的吸引力度不強,缺乏人才科學規劃與吸納機制,很多商貿企業在人力資源儲備、利用、開發方面不足。高層次、懂管理、會經營的人才留不住,招不來,難以適應當前日趨激烈的國際商貿競爭環境。
地方商貿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應當從優化地方產業結構、促進地方商貿發展出發,突破影響其發展的瓶頸問題,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積極選擇和實施地方商貿發展的策略。
3.1 解放思想,更新商貿發展理念
第一,要拓寬商貿發展的思路,發展商品零售、批發、倉儲、物流等傳統的商貿形式,也要開展商貿科研、商貿金融、商貿服務、商貿旅游等貿易形式,形成多形式的貿易發展格局;第二,要從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出發發展商貿經濟,同時更要從形成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源出發,發展大型的、專業性的、多形態的,具有現代經營理念和信息系統為保障的各種大型市場。第三,要以市場為中心,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以此形成商業流、資金流,促進市場的發展與健全,形成功能多、布局全、機構優化的商貿流通體系。第四,要加強商貿環境建設和商貿文化建設,促進商貿流通中休閑氛圍、文化氛圍、知趣氛圍的形成,在滿足消費者物質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良好的購物心理體驗。第五,要充分利用現代科技知識,促進商貿發展的網絡化、電子化,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強商貿流通建設和信息化建設,促進商貿流通手段的創新。第六,增強商貿發展為其他產業發展的功能,尤其滿足人們的旅游購物的需求,打造旅游產品和物流服務,提高商貿與旅游經濟的結合度。
3.2 積極做好地方商貿發展規劃
要從構建結構、布局合理的商貿體系出發,加強地方商貿發展的規劃,形成商貿體系發展的規范性、前瞻性的體系框架。不但要做到規劃功能的完整性,也要關注商貿發展與環境因素的關系,加強商貿發展與其他產業發展協調布局。
3.3 積極加大商貿流通企業間的合作
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商貿企業要以國家有關部門或商業協會為紐帶,積極加強商貿企業間的流通合作,不但要做到信息共享、分工協作,也要注重對外貿易中的聯合、聯系,防止權益受侵,共同避險,保證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在國家總體政策框架之內,積極探索實施內外貿貿易一體化的發展道路。
3.4 加快商貿信息平臺的建設
當今時代,信息對商貿發展起關鍵性的作用,如何及時、快速地掌握信息、傳遞信息成為商貿發展的關鍵。因此,商貿企業要獲得較快發展,必須適應現代科技發展的形式,構建信息平臺,迅速建設起溝通便利、反應快捷的現代商貿信息平臺。需要企業加快資金和設備投入,重視相關技術人員的配備,完善相關的法律建設和運行規則建設。
[1] 黃福華.推進區域性商貿流通現代化進程的物流戰略[J].中國軟科學,2004,(3).
[2] 吳閩忠,尹芬彬,高 .重慶市商貿流通業對經濟發展的動態計量分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09,(6).
[3] 葉曉峰.2008年黑龍江省商貿流通業發展回顧[J].商業經濟,2009,(4).
[4] 石憶邵,朱衛鋒.商貿流通業競爭力評價初探—— 以南通市為例[J].財經研究,2004,(5).
F752
A
1005-5800(2010)11(b)-200-02
陜西省教育廳2010年專項科研項目研究成果(2010JK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