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陳琳
廣州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的競爭優勢和對策研究
—— 基于波特范式分析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陳琳
當前,廣州服務外包產業迅速發展。本文通過運用波特的鉆石模型理論從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產業、企業戰略及其結構以及同業競爭、機會和政府等六個方面對廣州市服務外包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提升廣州服務外包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廣州 服務外包 競爭優勢 對策
(1)總體規模不斷擴大
據統計,2009年廣州市登記服務外包合同額6.88億美元, 執行額4.04億美元, 其中離岸合同額5.92億美元, 同比增長173%;離岸執行額3.38億美元, 同比增長98%。今年1~6月,廣州在服務外包及軟件出口信息管理系統登記的服務外包合同額4.0億美元,同比增長56.2%,執行額2.7億美元,同比增長65.6%。
(2)高端集聚態勢明顯
目前,廣州服務外包產業高端集聚態勢明顯:軟件設計和開發服務是廣州市主要服務外包業務之一,形成了包括微軟等在內的一批重要企業;包括匯豐銀行等16家國際金融機構的外包業務形成廣州金融服務外包的特色;匯聚了國家、省、市等各類研發機構210家研發服務則是廣州市最具潛力的外包業務。
(3)研發設計、動漫創意等新興行業成為新的增長點
廣州大力發展網游動漫和設計產業,天河軟件園的網絡游戲軟件基地、越秀區的動漫星城為主的廣州設計港形成了各具特色區域布局。另外,目前廣州有600多家外企從事承接本企業內部或境外母公司的研發、設計業務,其中獨立研發中心10家,包括美國安利、瑞典愛立信、豐田汽車培訓研發中心等。
波特認為,決定一個國家的某種產業競爭力有四個因素: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與支持產業、企業的戰略、結構和競爭對手。此外, 模型中還加入了機會和政府兩個變量。這四個基本決定要素和兩個輔助變量相互作用和影響共同構成了競爭優勢理論的鉆石模型。 以下就運用波特的鉆石模型對廣州發展服務外包產業的競爭要素進行分析,評估其競爭優勢。
(1)生產要素分析
廣州是珠三角的地理中心,毗鄰港澳是廣州發展服務外包的一大優勢,另外,廣州位于東南亞經濟圈的幾何中心,具有較強的經濟輻射力,為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提供了有利條件。在人力資源方面,廣州市擁有包括中山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在內的高等院校63所,培養研究生的普通高校和科研機構24所,擁有國家級、省級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146家,國家級、省級大學科技園7個, 同時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學術團體建立了合作關系。
(2)需求條件分析
跨國公司既是承接服務外包的主體,也是服務外包的需求方。目前投資廣州的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累計達170家,廣州累計已吸引境外投資企業19.216家。在國際市場上,印度、香港是出口主要市場,分別占48.96%和32.09%,其他市場主要是歐美市場。從國內市場來看, 我國具有數目龐大的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 他們都是服務外包的潛在客戶。
(3)相關和支持性產業分析
廣州市是國內三大通信樞紐、互聯網交換中心和互聯網三大國際出入口之一,互聯網國際出口帶寬達20Gb/s,寬帶城域網帶寬達60Gb/s。廣州港是華南地區的大型綜合性港口,國際海運通達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是國內三大航空樞紐之一,機場已開通航線110多條,與國內外100多個城市通航,是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和深圳航空公司的基地機場。便利的交通環境為廣州服務外包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2009年,廣州市服務業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60%,服務貿易進出口超過120億美元。已通過CMMI認證的服務外包企業有66家,服務外包企業從業人員超過5萬人。廣州在郵電通信、金融、網絡游戲等領域發展迅速,涌現出海格通訊等一批國家規劃內重點軟件企業。
(4)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分析
①在自主創新和研發方面,廣州軟件業的自主創新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廣州醫藥產業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在承接生物產業技術研發方面具有較強優勢,研發水平在全國位居前列。②在產業規模和企業專業能力方面,廣州軟件產業規模偏小且增長速度較慢。信息產業部公布的“2009年中國軟件產業最大規模前100家企業”顯示,廣州入圍的企業只有4家,且排名在50位之后。另外,相對于國內的北京、深圳和上海等軟件業迅速發展的城市來說,廣州的軟件業增長速度明顯落后,其銷售收入在六大城市中排名最后,廣州BPO承接企業在專業能力和服務水平方面也落后于我國主要大城市。③同業競爭方面。比起服務外包發展已經十分成熟的印度、愛爾蘭等國家, 中國還處于一個比較弱勢的地位。服務外包在國內的競爭也很激烈,如上海、北京由于大學數量眾多在人才供給方面較充足,上海金融環境較完善也吸引不少金融服務外包業務,大連在承接軟件外包業務方面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此外,在區位上由于和日本、韓國等的距離較近,又具備大量日語、韓語人才,因此,在開拓日韓市場上具有不少優勢。
(5)政府分析
為進一步推動服務外包發展,廣州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我市服務外包發展的意見》和《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廣州示范區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廣州市政府決定在“十一五”期間投入10億元以上促進信息技術服務外包(ITO)和業務流程外包(BPO)的發展,鼓勵對服務外包產業的投資,支持人才引進和培訓,設立總部或地區總部扶持資金和金融業發展專項資金。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臺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6)機會分析
廣州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整體環境面臨各種發展契機。第一,國際服務業轉移加速,有助于廣州引進國外新的服務產品、先進的管理模式和高端的專業服務,有效提高廣州服務外包現代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第二,泛珠三角、廣佛同城化和中國與東盟區域合作不斷深入,促進了廣州服務輸出的擴大和服務市場的拓展;第三,2010年亞運會的承辦,將直接對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產生強大的推動力;第四,CEPA實施后,廣州己經成為香港離岸BPO的重要承接地。它們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既堅固了廣州服務外包產業的基礎,又為廣州提供了大量的發展機會。
(1)優化服務外包軟環境。借鑒國內外服務外包先進城市政府在發展規劃、政策措施等方面的經驗,制定廣州國際服務外包的發展規劃及實施措施;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法規的建設,提升企業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積極解決影響知識產權保護實施的一系列問題,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加強穗港服務外包的合作。廣州要充分利用與香港地理位置相近、文化語言相通的優勢,加快發展服務外包。廣州的企業與產品可通過香港進入國際市場,同時,通過香港公司在承接國際服務外包項目后轉移到廣州實施,推進相關領域的全面合作,重點發展以跨國公司內部外包為主的服務外包;選取香港地區通過CMMI以上的軟件企業與廣州的優勢出口企業結成聯盟,共同開拓國際市場;深化穗港軟件合作,鼓勵行業組織和企業間的互訪與交流,實現穗港在服務外包上的合作共贏。
(3)有針對性地加大和引進外商投資的力度。重點引進服務外包、金融服務、物流、會展、創意等生產性服務業的龍頭企業,推動外資投向知識密集的出口導向型服務業,大力吸引產業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的外資服務外包大項目落戶,力求服務外包項目引進有新突破。
(4)建設高水平的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園區。進一步完善現有園區,整合園區資源,完善園區電子商務平臺,使現有園區成為高水平的服務外包產業集聚園,成為廣州服務外包發展的保障與強力引擎。
(5)加強服務外包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在高校教育中,開設服務外包課程,并增強與服務外包企業的聯系與合作,設立廣州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聘請服務外包行業高級人才,從事廣州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基地的教學,使基地成為服務外包人才的孵化中心。引進服務外包高級人才,向服務外包緊缺應急的項目管理人才和關鍵技術領軍人物給予政策傾斜。鼓勵跨國公司與廣州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資建立高起點、規模化的研發中心,培養廣州的研發隊伍,服務于服務外包技術創新。
[1] 盧鋒.服務外包的經經濟學分析:產業內分工視角[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2).
[2] 邁克爾·波特(美),陳小悅.競爭優勢[M].華夏出版社,2005,(8).
[3] 孫軍,孔祥琦.我國軟件外包發展現狀及其相關問題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4).
F49
A
1005-5800(2010)11(b)-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