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建勛
如何搞好煤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
幸建勛
煤礦安全培訓要建立長效機制,創新培訓模式,要以充分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為目的,要深入基層,要靈活多樣。
煤礦生產;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基層實踐;強化管理
隨著采礦業的發展,開采深度不斷增加,重點煤礦機械化程度得到了較大改善,但地方煤礦和鄉鎮煤礦機械化程度較低,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目前我省處于煤炭資源整合時期,被整合礦井均為地方和鄉鎮煤礦,煤礦職工隊伍構成發生變化,大量農民工、臨時工進入煤礦成為井下一線工人主力,從業人員文化素質低,技術水平低,無法適應新形勢下安全生產的需要。因此,加強煤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提高員工基本素質成為當務之急。
首先,各級領導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教育培訓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要設置專職人員負責培訓,健全各項管理和工作制度,形成員工積極參加培訓激勵機制,將培訓考核與工資分配掛鉤,加大考核力度,切忌走過場、搞形式。其次,要讓參加培訓的員工明確培訓目的,遵循“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嚴格堅持員工培訓合格上崗制度,力爭做到培訓合格率百分之百。不符合上崗要求的堅決不準上崗。另外,要充分發揮基層教育培訓的作用,強化現場培訓。基層培訓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手段和基礎,是鞏固教育培訓成果的關鍵環節,所以基層教育培訓要常抓不懈。
煤礦安全生產是一個綜合性系統工程,涉及到采、掘、機、運、通等諸多環節;各部門各單位之間互相聯系、互相配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或漏洞,都會給安全生產帶來影響。這就要求培訓工作方法要靈活掌握、靈活應用。尤其是技術性強、工藝復雜的工種培訓更要詳、細、精。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培與外培相結合,脫產與業余相結合,培訓與使用相結合。此外,要經常性地組織員工進行崗位練兵、技術比武、技能競賽。對于特別優秀的員工要大力表彰,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營造一種學技術為本職,掌握技術是天職,不學技術是失職的氛圍。工資分配和經濟收入要向優秀員工傾斜,讓有技術、有技能的員工工資明顯高于沒有技術、不學技術的員工。要形成員工自覺自愿學技術、鉆業務的風氣,真正把教育培訓工作落到實處,體現出培訓的重要性。
煤礦安全生產重在現場,管在崗前。培訓教育要把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培訓內容放在實踐操作上。在講授理論時側重于實踐的總結上,把教育和培訓重點放在現場、安在崗前。實行崗位就近管理、班組全程管理、安全程序化管理,力求做到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崗位、每一個環節上的人員逐步養成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體驗、自覺行動的規范程序,由被動管理向自我管理轉變。
煤礦要想安全生產,對新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必不可少。新入礦的員工和新崗員工必須參加系統、全面的崗前培訓教育,確保其達到相應崗位(工種)標準要求,掌握所從事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煤礦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同時要進行愛礦愛崗教育。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對員工進行工作過程中的行業培訓,使被培訓人員的理論知識不斷更新,專業技能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精益求精。培訓結束后,要讓他們盡快適應工作,掌握技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不斷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全身心圍繞企業的目標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工作過程中自覺遵章守紀,按章作業。
由于煤礦作業受環境、地質、空間等不利因素和自然因素的限制,與其他行業相比較,有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是都有明確的管理制度,而不同點是制度的執行和監管有盲區。也就是說,明知是違章還要繼續作為。煤礦人常說的一句“不違章哪能出了煤”的“行”語是煤礦事故頻繁發生的潛在根源。每一個事故的背后,往往都是由一個不被注意的小失誤、小環節日積月累而最終釀成大隱患大事故。對近幾年來全國各地的煤礦事故進行分析,造成事故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為因素,大部分事故都是人員在違章作業,違反安全管理制度所造成。總結事故的教訓,可以說人的不安全因素是各類煤礦事故的主要因素。只要我們每個人都重視小環節、小問題,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要想達到這個目的,就要經常性地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要讓員工有危機感,居安思危。安全意識常駐心中,才能防患于未然。
總之,煤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以人為本。教育培訓要始終緊緊圍繞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這一中心任務,要始終服務于企業安全建設和煤礦安全生產大局,要始終堅持創建學習型企業,培養學習型員工這一宗旨。牢固樹立培訓就是安全、培訓就是效益的觀念,突出教育培訓這一重點。狠抓培訓質量,不斷探索培訓方法,改進培訓形式,更新培訓內容,以適應新形勢的要求。
成功企業須重視培訓,優秀員工須終身學習。
Methods to Improve Coal Mine Safe Ducation and Training
Xing Jianxun
Coal Mine Safety Training is established by long effective mechanism and innovative training model,which is necessary to fully enhance the safety awareness of employees to be flexible and varied.
coal mine production;safety;education and training;grass-roots practices;strengthen management
C975
A
1000-4866(2010)01-0027-02
幸建勛,男,1967年出生,大專學歷,現在大同煤礦集團公司同家梁礦工作,助理工程師。
2010-01-19
201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