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美的,藝術也是美的。藝術是自然社會在人類的精神意識領域里的反映,因而藝術的本源在于社會實踐的客觀存在,并且一切藝術在創作過程中,都存在潛意識的移情作用。人們常說鄂爾多斯草原的遼闊無邊、阿爾山的奇秀、青海湖畔的濃裝淡抹等等,這些令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的自然界之崇高美,幽雅美,都是人們情感參與下對自然事物的感受、認知的結果。因此,情感在文藝創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了。
自然萬物是美的,但美的發現需要審美者具備情感的豐富性。有了豐富的情感,就可以運用神奇的想象力縱橫馳騁,天馬行空,創造出一個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象。沒有豐富的情感參與,即使我們登臨雄偉壯美的泰山之巔,沐浴在綺麗柔美的西子湖畔之懷,搏浪于滔滔的長江之中,又怎會有深刻的藝術感受和認知呢?李白與朋友汪倫有著深厚的感情,因而當汪倫在桃花潭處為他踏歌送別時,李白滿懷內心的感動即興吟詠“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鼻樯羁羁?,觸景而發,直抒胸臆。
這些說明,藝術創作的前提首先就是創作主體要有豐富的情感體驗,藝術靈感就在豐富的情感體驗中蘊孕并且最終產生。
人們對大自然美的感受、認知的過程,就是對自然的審美鑒賞過程。通過這種審美鑒賞的思維活動,主觀上要求把自己的情感認知通過某種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藝術創作欲望。這種創作欲望的強烈與否,與人們對事物認知的情感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主觀上對事物的情感淡薄,就無法對事物激起審美興趣,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創作意念。只有對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并達到一定的感受認知水平,就會產生強烈的創作欲望。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因而使得其作品生動且感人。著名的羅馬詩人名言——“憤怒出詩人”正恰是一個經典例子。其實,詩人憤怒的原因在于主觀上情感的專注。由于情感的專注,使思維主體往往處于如癡如醉的“迷狂”狀態。這種情感的高度集中,使得思維主體對客觀意象的感受認識如同被阻塞高漲的江河水一樣最終在“靈感”的突破口下傾瀉而下。郭沫若在創作《鳳凰涅槃》時就是如此。“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劉勰《文心雕龍·神思》)。人們只有對事物對象傾注飽滿的情感,才會激發強烈的內心沖動——創作欲望。
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是對現實生活的反映,但面對大千世界,如何創造性地實現“藝術”的再現和表現呢?這就需要創作主體對客觀存在即社會生活進行情感的系列思維活動。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畫竹》創作論最能說明這個問題。他在《題畫竹》中闡述了畫竹的全部過程: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霧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眼中之竹——審美感受;胸中之竹——藝術構思;手中之竹——藝術傳達。在這個過程中,藝術構思當然是最重要的環節,但它是建立在審美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的。如果沒有審美感受的初始化階段,自然萬物始終還是原始狀態的自然現象和景觀,與人類的精神意識活動沒有任何的聯系,因而也就不存在反映和再現的問題,更談不上進入創作過程。因此,只有在創作主體對客觀事物通過情感的主觀感受,即主觀上對社會人生的一種直覺,當然這其中自然地凝聚了人們豐富的社會歷史的實踐經驗,才能催動創作進入藝術構思的階段,促進并深化藝術構思的成熟過程。
情感的審美主觀性主要表現在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改造。面對著客觀存在的物象,由于創作主體的審美情趣不同,創作主體自然而然地根據自己的審美需求進行物象組合,最后醞釀催化為“其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的藝術構思。
千人百面,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個性特征,不同的角度觀察物象也會有不同的審美感受。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也可看作因情感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審美感受吧。王國維曾把藝術創作的最高意境稱之為“境界”,并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物我相融,渾然一體,就是藝術創作的極致效果——“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敝挥腥藗儗徝缹ο笥兄毺氐那楦畜w悟,才能創作出物我交融的極致境界。蘇軾對自然界萬物有著特別細膩而深刻的情感體驗:“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边@是因為坡公融進了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從而創作出無我之境。
“創造性”是文藝作品的靈魂,是創作主體對事物的獨特情感體悟的表現,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都曾為此探索不已。宋代文學家梅堯臣強調“詩家雖率意,而造語亦難。若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為善也。必能狀難舍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然后至矣。”對于那些情景交融的藝術作品,常給人以情真意切的感受。法國近代大雕塑家曾說過:“所為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能發現出美來?!保ā读_丹藝術論》)因此,藝術創作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對特定對象有著獨特感悟和發現。在此基礎上,再輔以創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優秀的藝術作品才可能產生。
總之,文藝創作離不開人的情感體驗。綜上所述,情感在藝術創作中的作用是重要的?!凹埳险劚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因而充分認識并發揮它的作用,對促進文藝的創作有著深刻的意義。
[1]章利國.《造型藝術美學導論》.河北美術出版社,1999年版.
[2]中川作一著,賈曉梅譯.《視覺藝術的社會心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1年版.
[3]童慶炳.《藝術創作與審美心理》.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
[4]杜埃.《談生活、創作和藝術規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