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忠祥 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 810016
環湖牧區的夏秋牧場一般來說海拔都比較高,牧草生長期比較短,到八月底牧草開始枯黃,養分含量也隨之下降,此時放牧家畜的增重速度也開始轉緩。但是海拔較低的冬春牧場,此時牧草養分含量正處在頂峰時期。放牧育肥就是利用季節草場牧草養分積累的時間差,將當年擬出欄的牲畜單獨組群,適時轉移到冬春牧場放牧,使其繼續保持較高的增重速度,達到增加產肉量、縮短飼養周期、提高出欄率、提高母畜比例、加快畜群周轉的目的。
綿羊在冬春草場放牧40天,增重5kg/只,平均日增重125g以上。
放牧地的可食牧草(鮮草)產量不少于1000kg/hm2,載畜量 8 只/hm2。
(1)掌握放牧育肥的適宜時期。進入冬春放牧場的時間必須在9月1日之前,出欄時間必須在10月10日之前。
(2)育肥對象為18月齡左右的羯羊。年齡越大增重速度越慢,飼草轉化率越低。
(3)出牧前、歸牧后補飼營養舔磚自由舔食,或補飼200g-300g精料補充料,可顯著地提高增重速度。
舍飼育肥是一種在枯草期的短期強度育肥方式,其意義在于可在羊肉生產的淡季滿足一部分城鄉居民對鮮羊肉的需求。育肥羊可提前5個月出欄,有利于減輕草場負擔。
圈飼育肥50-60天,增重6-10kg,平均日增重120g以上。
驅蟲、飲水、燕麥干草或青貯燕麥草、精料補充料或營養舔磚。
(1)日糧組成為燕麥干草1.5kg,或青貯燕麥草3kg加全價顆粒料200g-400g,日增重達到120-160g;另外營養舔磚也可作為強度育肥的精料補充料,在基礎日糧加150g營養舔磚時,日增重增加80g。
(2)育肥對象為14-15月齡的藏羊或20-22月齡的雜種羊及半細毛羊。
6-8月齡去勢公羊,平均體重達到30kg以上。
(1)藏系羔羊的育肥模式及技術
母羊在7-9月份配種,此時母羊的膘情好,排卵多,受胎率高,12月至第二年2月份產羔。在產前一個月和哺乳期每天每只母羊補飼青干草0.25kg或青貯牧草0.5kg,4-6月份斷奶。羊羔斷奶后牧草返青,營養價值高與羔羊的生長發育高峰相吻合。羔羊斷奶后隨母羊在夏季草場“吊架子”放牧兩個月,8月1日擬出欄。羔羊組成臨時育肥群,進入冬春草場進行放牧育肥,同時補飼部分配合飼料100g-200g或營養舔磚100g-200g,短期育肥60天,到10月1-10日出欄。
(2)雜種羔羊的育肥模式及技術
母羊在10-11月份配種,第二年3-4月份產羔。孕母羊在產前一個月每天用0.25kg青干草或0.5kg青貯草補飼,使母羊保持旺盛的產奶體況,8月1日斷奶。斷奶后擬出欄羔羊不轉場到夏秋草場,而是組成臨時育肥群,進入冬春草場(尤其是針矛草場)進行放牧。利用此時冬春牧草生長旺盛、籽實較多、營養養分較高的特點進行短期2個月的育肥,同時補飼精料100g-200g或補飼營養舔磚100g-200g。10月1日-10月10日適時出欄,一般體重達到35kg。這種模式的優點是配種時膘肥,可取得較高的受胎率,產羔時氣候逐漸變暖,有利于羔羊的成活。并且在哺乳期,牧草產量直線上升,可以滿足羔羊生長發育的需求。同時補飼精料或營養舔磚來補充蛋白質和微量元素,有利于育肥羔羊增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