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都蘇 內蒙古奶業協會 010020
眼下,雖已進入隆冬,但“中國乳都”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乳業發展卻像是又回到春天,呈現出奶農不再倒奶、開始掙錢,伊利、蒙牛銷售穩步增長,奶源基地建設如火如荼,消費者信心重樹、乳品消費市場供銷兩旺的可喜局面。經過各級政府、乳業龍頭企業和廣大奶農一年多的努力,“中國乳都”呼和浩特乳業已走出三聚氰胺的陰霾,開始全面復蘇。
2009年12 月18 日,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鎮上土城村恒盛奶牛養殖小區,奶農喬秀英正冒著零下20℃的嚴寒清理牛舍?!拔壹医衲昃蜎]有倒過奶,夏天又買了10頭奶牛,每頭6000元-7000元,今年6月,我們這個養殖小區開始按小區價收奶,蒙牛給我們每公斤奶漲了2毛錢,能賣到2.6 元?!眴绦阌⒄f。
在當地,奶農摸索出一個簡單的計算利潤的方法,即純利潤大約是奶產量的一半。按喬秀英家產奶的牛平均年產6噸計算,一頭奶牛的純利潤是:2.6 元×6000 公斤÷2=7800 元。
現在我家產奶的牛有20頭,一年能打鬧十幾萬元。喬秀英說。
據呼和浩特市農牧業局局長范挨計介紹,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呼和浩特市乳業受到強烈沖擊,由乳品生產企業 “銷售難”,直接影響到奶農鮮奶“出售難”。導致從事件發生到去年上半年近一年時間倒奶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挫傷了奶農的飼養積極性,一些地方出現賣牛、殺?,F象。但經過市委、市政府一系列穩定乳業生產的舉措的實施,到2009年6月,呼和浩特地區倒奶現象基本絕跡。進入2009年第三季度奶牛價格有了明顯上漲,基礎母牛價格每頭8000元-12000元左右,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2000元-3000元;母牛犢價格1100元-1200元左右,同比上漲了300元-400元。
相對于“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呼和浩特市低產奶牛、病牛淘汰速度明顯加快,優質奶牛比例明顯增長,奶牛單產比事件前平均增產11.1%,(事件前為4.5噸,現為5噸)。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全市奶牛存欄94萬頭,平均每頭成年母牛年產奶量達到5噸,可以獲利4100元。
12月20 日,在呼和浩特市海亮廣場超市琳瑯滿目的乳制品貨架旁,市民張海榮正在選購一款伊利的紅棗酸奶?!岸灸谭邸笔录呀涍^去一段時間了,通過媒體報道,我知道現在可以放心地喝奶了,我兒子特別喜歡喝這款奶。張海榮說。
從2009年前兩季度全國36個大中城市居民奶制品消費看,呼和浩特市鮮乳制品消費量為鮮乳品 11.78kg/人、奶粉 0.19kg/人、酸奶 2.26kg/人。與2008年同期相比,奶粉增加了0.02kg/人、酸奶增加0.83kg/人,鮮乳制品與去年同期持平。
伊利、蒙牛兩大乳品企業銷售均已恢復到90%以上。伊利集團前三季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2.22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5.51億元,利潤同比增長636.66%。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說,伊利是行業內恢復最好的企業。日處理1200噸鮮牛奶、年產嬰兒配方奶粉產品6萬噸的金海配方奶粉生產基地產品供不應求。
蒙牛集團2009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20.976 億元,實現利潤 6.6 億元,利潤率為 5.47%,較上年同期的4.25%提升了1.22個百分點。
截至2009年11月,伊利、蒙牛兩大乳品企業日收奶量均達到9500噸左右,接近2008年同期的85%,累計收奶量均達到200萬噸左右。
三聚氰胺事件讓中國乳都的決策者遇到了自2000年提出 “奶業興市”戰略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面對行業的重新洗牌,利益的再次分配,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把如何帶領企業和奶農走出困境當作頭等大事來抓。深入調研,科學決策,在第一時間出臺一系列穩定市場的決策。
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快速出臺了《呼和浩特市牛奶臨時補貼政策實施方案》,把4900萬元補貼資金及時兌現到位,補貼了奶農倒奶的損失,穩定了人心。
2008年11 月,出臺了《呼和浩特市生鮮乳質量安全管理辦法》,明確和細化了政府、企業、奶農、擠奶站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按照這個辦法,呼和浩特加大對擠奶站的整合力度,按照“一村一企”的原則進行了全面劃分與整頓,對一個村有多個奶站的進行合并,基本實現一個村只有一個乳品加工企業建站收奶,有效避免奶站之間的搶奶現象。取締了日收奶一噸以下、設備簡陋的小型奶站。全市由1365個奶站整合到920個。
市、旗縣區都成立了奶業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對擠奶站、運輸車輛和相關環節進行日常監管。
伊利、蒙牛派專人長期入駐奶站或奶牛小區,對生鮮奶的全過程進行了監督。購置了GPS、攝像頭等設備,對奶站及鮮奶運輸車輛實時監控。同時,對符合條件并取得工商部門登記的奶站和車輛發放生鮮乳收購許可證和運輸車輛準運證。
一年多來,有關部門對呼和浩特市生鮮乳樣品740個批次的抽檢合格率全部為100%。農業部對呼和浩特市乳業市場三次專項檢測抽檢合格率也均為100%。
針對奶牛養殖規?;⒓s化水平不高的現狀,2009年10月16日,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又出臺了 《呼和浩特市關于建設優質奶源基地的決定》,提出了近期的發展目標:經過3年努力,全市規模化養殖水平要確保達到70%以上 (2009年達到 30%,2010年達到 50%,2011年達到 70%);全市奶牛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優質奶牛存欄穩定在100萬頭左右;全市成年母牛年產奶量平均達到6.5噸以上,牛奶質量進一步優化。
呼和浩特市乳業協會會長巴根那說,業內普遍認為中國乳業至少需要2年才能恢復過來,但從呼和浩特市的情況看,復蘇的速度超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