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冰 廣東省羅定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527200
淺談規模化養雞場環境控制策略
譚玉冰 廣東省羅定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527200
近幾年來,隨著集約化養雞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規模化養雞場的大量興起。我國各地雞病尤其是一些新興雞病的發生和流行,給養雞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保證養雞業的穩定和發展,加強對養雞場環境控制很有必要。加強規模化養雞場環境控制可有效的防止疾病的發生,最大限度減少養殖場因疾病帶來的損失。
根據雞場的飼養規模和飼養性質(飼養商品肉雞、商品蛋雞還是種雞等)而定,場地選擇是否得當,關系到衛生防疫、雞只的生長以及飼養人員的工作效率,關系到養雞的成敗和效益。場地選擇要考慮綜合性因素,如面積、地勢、土壤、朝向、交通、水源、電源、防疫條件、自然災害及經濟環境等,一般場地選擇要遵循如下幾個原則。
首先是場址選擇,雞場所處位置應地勢要高燥平坦,通風良好,向陽背風,還要有利于封閉式管理;水、電要充足,水質應達到人飲用水標準;要了解雞場小氣候如氣溫、風力、風向及災害性天氣等情況;場址不可位于雞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老疫區內。其次是雞場位置;應距村鎮、工廠、學校、居民區及其它畜禽場、畜禽加工廠、公路、鐵路、河流500~1 000m以外。第三是場內建設時應考慮分區規劃原則、雞舍間距、朝向等方面,還應考慮人的工作和生活集中場所的環境保護,使其盡量不受飼料粉塵、糞便氣味和其它廢棄物的污染;人員、動物和物品運轉應采取單一流向,防止污染和疫病傳播。
消毒是在殺死環境中病原體的唯一手段,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一項重要措施。
2.1 消毒的目的是減少傳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消除傳染的危險性。因而消毒不能流于形式,一是要認真,二要徹底,三是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2.2 雞場大門口、生產區進出口、料車進出口,糞車進出口,要派專人在此道路關卡從事管理工作,并要有登記記錄,非工作人員嚴禁入內,并謝絕參觀。
2.3 環境消毒
進雞前,雞舍要經過五步消毒,即機械清掃、高壓沖洗、火焰燒灼、消毒液噴霧、甲醛熏蒸消毒。有條件的地面要噴灑2%火堿液。雞舍周圍1.5-2.5m范圍內生石灰消毒。雞場場區道路、建筑物要定期消毒。
2.4 人員消毒
飼養員在進入生產區時要先換衣、洗手、腳踏消毒池,并用紫外線照射消毒1~2分鐘。飼養人員,固定崗位,不得隨意亂竄。發生疫情時,雞舍飼養員要隔離,按規定時期,才能解除封鎖。
2.5 用具消毒
飲水器和料槽,每周清洗一次,先用消毒液洗,然后再用清水沖洗。炎熱季節,每周二次,然后再用高錳酸鉀水消毒。醫療器械沖洗后,再煮沸消毒。
2.6 帶雞消毒
采用大霧噴頭,噴灑雞舍各部分及設備,重點噴霧空間。噴灑雞群時,噴頭離雞頭上方15至20cm左右,每周2-3次。發病時,每天一次。且注意不同消毒液的交替使用,避免產生交叉耐藥性。
2.7 飼料的消毒
飼料的加工、儲存、運輸飼喂過程中,如何避免病原污染也是搞好綜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環節之一。飼料衛生不可忽視。一是飼料要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不能發生霉變;二是經常檢查原料質量,發現霉料不許進入配料車間;三是成品料存放時間要短,最好是現加工現飼喂,其中把飼料通過熱蒸,加熱80攝氏度后制成的顆粒料喂雛雞,消毒效果最好,采食量也大。
空氣環境對現代養雞的生產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空氣溫度、空氣濕度、空氣成分(氧氣濃度、有害氣體濃度、粉塵濃度)、氣流速度等。空氣溫度對雞的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研究較多,生產上應用也較直觀,較容易控制。春秋季節雞舍空氣干燥,粉塵濃度普遍升高,空氣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攜帶病原菌粉塵的傳播,導致春秋季節傳染病難以控制和預防。在空氣成分方面。有害氣體和粉塵對雞的健康與生產性能的影響問題是目前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如何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和降低粉塵的濃度,提供足夠的新鮮空氣和實施清潔生產,是現代養雞生產中空氣成分控制的關鍵問題。我國的養雞設備和通風系統設計在解決舍內雞群附近的新鮮空氣需求方面考慮較少,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解決。在氣流速度方面,過去的教科書和我國雞舍環境標準等在夏季雞舍環境控制的參數偏低,近年來隨著縱向通風系統的普及,在對舍內風速的要求方面有了新的認識,一般夏季雞群附近的風速應在1.5m/秒以上為宜,這也是國外雞舍環境控制的標準。
舍溫要適宜不可忽高忽低,突然變化常造成雞的體質下降。對疾病的易感性增強,產蛋期的溫度若高于25℃產蛋率下降,0℃以下時雞活動遲緩,雞冠出現凍傷。因此要選擇適宜的雞舍類型,搞好房舍保溫隔熱設計,合理應用供熱及降溫設備,搞好房舍的遮陰與通風。
濕度對體溫散發有直接影響,對于幼雛適宜的相對濕度在65%左右,對于青年和成年雞在55%-65%。濕度大時需用換氣的辦法使之干燥,濕度低要灑水必要時要防潮。
雞糞的有效收集、運輸和無害化處理與利用問題,一直是規模化養雞環節中未能圓滿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盡管在處理技術上進行了大棚發酵、高溫干燥、沼氣處理等多種模式和技術的研究開發,但基本還沒有達到讓規模化養雞企業可以滿意的成熟技術。其最終解決方案應該是走向生態型農牧結合的循環農業之路。
滅鼠和滅蟲是控制某些傳染病的重要措施,是減少雞病發生的重要保證,因它們常是許多病原的攜帶者和傳播者。雞場要定期投放滅鼠藥,消滅鼠類,投放鼠藥要做到定時、定點,及時收集死鼠和殘余鼠藥并做無害化處理。消滅蚊蠅,可用2.5%的溴氰菊脂兌水稀釋250倍噴灑在室內墻壁、頂棚和門窗上,噴1次對殺滅蚊蠅數日有效。
book=60,ebook=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