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6月29日在北京發布了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和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
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部主任王益民指出,2010年國家電網設備總投資為2500億元左右,由于智能電網工作尚處在試點階段,今年的主要任務是75個電動汽車充電站、6200個充電樁和其他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建設,這方面投資比例不到10%,下一步將逐步擴大投資。
《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規劃》提出綜合與規劃、智能發電、智能輸電、智能變電、智能配電、智能用電、智能調度、通信信息8個專業分支、26個技術領域、9 2個標準系列的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國家電網將分三個階段制定智能電網技術標準。
《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系統)研制規劃》首次系統地提出包括7個技術領域、28個技術專題和137項關鍵設備的研制規劃。該規劃分析了目前國內外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的研制狀況,針對“已有設備”、“在研設備”和“待研設備”,提出明確的工作策略,制定每一類設備的研制內容、研制目標和研制計劃。按照該研制規劃,國家電網公司將分三個階段開展智能電網關鍵設備研制。

6月27日,第25屆世界電動車大會暨展覽會(EVS-25)在深召開國際指導委員會、國際程序委員會與世界電動車協會理事會。
第25屆世界電動車大會的主題為“可持續動力革命”。會議將圍繞“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這一世界性主題,聚集與會國家政界、企業界、科技界、工程技術界和人文科學界的領袖人物共同探討推進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汽車及其零部件產業發展大計,研討和交流各國指導方針、產業政策、發展戰略及配套基礎設施扶持措施,為國際電動車產業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搭建平臺。
本屆電動車世界大會規模為2000~2500人,展覽面積30000m2,為歷屆之最。組委會表示,EVS-25將包括會議、展覽、市民試駕試乘電動車、在深舉行電動車巡游和赴港舉辦電動車活動等。
EVS-25的舉辦地深圳目前已擁有較為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產業技術水平居國內前列,以比亞迪公司、五洲龍公司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制造核心企業受到全球業界關注。此外,在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及控制系統三大關鍵零部件及關鍵材料方面,深圳同樣擁有一批受業界矚目的企業,形成了深圳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基石。2009年深圳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3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之一,根據這一計劃,到2012年深圳將示范推廣各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2.4萬輛,并建成覆蓋全市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體系。
7月6日,全國日發電量為130.57億k W ·h,國網日發電量為9 9.24億k W·h,繼前一日再創歷史新高。國家電網調度通信中心數據顯示,7月6日共有1個區域電網和4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創新高,分別為華北(14415萬kW),京津唐(4216萬kW),北京(1461 萬 kW),山東(458 3萬 kW),福建(2166萬kW)。6日,世博保電正常,世博園區最大負荷為10.0萬k W。
7月6日上午11時02分,山東電網統調負荷入夏以來第4次創出歷史新高,達4218萬k W。國家電網公司從7月1日起由華北電網輸入山東電網的電力負荷從上半年的200萬k W 大幅提高到350萬k W。
國家電網調度通信中心主任朱偉江介紹,夏季為暴雨、洪澇、高溫、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多發期,電網運行環境嚴峻。7月份電網負荷將繼續維持在130億k W·h左右,不排除短時出現新的用電高峰,電力平衡面臨較大壓力。
作為阿爾斯通業績共享計劃的一部分,2006年“全員獎勵”活動近日向2005年11月16日之前加入阿爾斯通的員工發放了24份阿爾斯通免費股權單位或24股免費股權的獎金。在中國,大約1400名員工從“全員獎勵”計劃中受益。此筆金額相當于24股阿爾斯通股票價值的現金(9285.9 7元),將于2010年6月或7月與工資一起發放到員工手中。總計超過1300萬人民幣將獎勵給在中國的相關員工。
阿爾斯通中國總裁布爾布勒·克魯德(Claude Burckbuchler)表示:“阿爾斯通最重要的資產是我們的員工。阿爾斯通業績共享計劃使我們的員工能夠以優惠條件成為阿爾斯通的股東。我很高興地看到,在過去幾年的活動中,超過50%的阿爾斯通中國員工參與了這一計劃,并且第一批參與的員工已經開始受益。基于‘以員工為核心’戰略,我們的三大核心價值觀:信任、團隊、行動,可通過共同的企業文化幫助凝聚廣大員工,并強化他們屬于一個‘大家庭’的歸屬感。”
6月17日,由大全集團投資建設的大全科技園隆重舉行了開工奠基典禮。地處江蘇揚中的大全科技園,總投資 30億,占地560畝,建筑面積30萬m2,將引入智能電網設備、新能源接入系統、風電變流器、光伏太陽能電池等項目產品,預計2012年建設完成,屆時將形成智能電網、新能源產業重要板塊,集研發、生產、營銷、物流于一體的高端園區,年產出規模超過百億元。
大全集團是國內工程電氣、新能源、交通技術產業領域的領先制造商。大全在推行多元化戰略過程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大投入力度,進軍新的發展領域,推進科技創新,在新興產業實踐上亮點頻現。他們在國內外組建了23家子公司,其中與德國西門子、美國伊頓、瑞士塞雪龍、丹麥安凱特等國際知名企業攜手合作建有7家合資公司。近幾年,大全集團主要經濟指標每年都實現了30%以上的持續增長,去年在全球金融危機形勢下,還取得了銷售穩步增長,經濟效益翻番的成績。大全科技園的開工建設,將會給大全集團的持續發展積蓄更為強勁的動力。
7月8日,《財富》英文網發布了201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的最新排名。在最新榜單上,中國入榜企業數量再次刷新,共有54家企業榜上有名,超過了去年43家的紀錄。中國三大能源供應商進入前十名,中國石化、國家電網和中國石油分別位列第7、第8和第10位。2009年排行,僅中石化躋身前十位。中石油、國家電網分列第13位、15位。
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此次榜單有不少的變化。沃爾瑪重奪全球第一的寶座,營業收入達到4082.14億美元,2009年位居第一的荷蘭皇家殼牌以2851.29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位退居第二。通用電氣、西門子、三菱電機、ABB、阿爾斯通、施耐德電氣、艾默生電氣等一批電氣企業進入新一屆世界500強,但排名大多出現下降,這些電氣企業在2009年的營業額也大多數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6月5日,600多名環保熱心人士和志愿者齊聚杭州西湖文化廣場,參加“世界環境紀念日”大型活動。活動現場,浙江省環保廳、浙江省自然博物館、杭州市環保局、正泰公益基金會、浙江在線等十余家單位和民間組織共同啟動了由正泰公益基金會發起的“低碳行動”,并向正泰公益基金會授牌。在“低碳行動”啟動儀式上,正泰公益基金會推出了“綠色出行”、“低碳辦公”和“有機生活”三個具體項目。
由正泰集團發起并捐資9000萬元設立、目前浙江省內規模最大的非公募基金會——正泰公益基金會,主要關注轉型期中國社會發展模式的變革,資助企業與個人自主創新,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提倡環保,促進節能減排,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基金會成立后,即投身于環保公益和生態文明建設。此次啟動儀式后,正泰公益基金會當即向杭州市環保志愿者服務總隊等機構提供了45萬元的資助款。
ABB日前在由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企業報》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上榮獲“2010企業社會責任特別大獎”。“2010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年會”由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和《中國企業報》聯合發起主辦。
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方秦表示:“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做優秀的企業公民是ABB企業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ABB參與的眾多公益項目中,公司從管理層到基層員工都踴躍參與。在此,我們也呼吁更多的企業能夠更加積極關注并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為創造和諧社會而攜手努力。”
長期以來,ABB在華積極發起并參與多個企業社會責任項目,涉及教育扶貧,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人道援助和社區參與多個領域,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一個企業公民對社會的積極作用。今年4月,青海玉樹地區發生地震后,ABB迅速通過青海紅十字會向災區受災群眾捐款260萬元,其中有103萬元來自于公司各級員工的自發捐款。
西門子能源攜手中國南方電網成功地將創記錄的云廣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投入雙極運行,從而能夠向廣東省輸送大量清潔的水力發電能源。隨著雙極的投入運行,線路輸電容量翻了一倍,達到5000 MW。2009年12月,在云廣單極投產時,該線路就開創了單極800k V成功送電的世界紀錄。
“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工程,我們研發了一些全新設計的產品,并且最終提前竣工。有了在特高壓水平上運行的直流系統,我們的產品系列中具備了面向未來的輸電技術。這種技術對于向數千公里以外的客戶傳輸清潔的、可再生的能源是非常理想的,而且損耗極小,” 西門子能源業務領域輸電集團首席執行官Ud o Nie hag e先生說。
西門子與中方合作伙伴攜手共同完成了整個云-廣特高壓直流工程的設計工作,并提供了核心部件,包括800 k V與600k V換流變壓器,直流濾波器和800k V直流場設備。

近日,上海安科瑞電氣D DSF1352單相電子式復費率電能表被評為上海市重點新產品,并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頒發的上海市重點新產品證書(項目編號10XP0524000)。
該采品采用DIN35m m軌道安裝,寬度與微斷匹配,為4個模數,一次接入最大電流20(8 0)A,可方便安裝于照明箱內,支持Modbus協議或DL/T645規約,配安科瑞系統集成軟件,為大型樓宇電能分項計量及客戶實現低壓終端電能管理提供理想方案。
6月14日,2010年“施耐德電氣杯”大學生節能增效創新大賽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這一賽事在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中國發明協會的指導與支持下,旨在在推動節能環保理念在大學校園中的影響,增強大學生在低碳生活方面的意識,以更好地解決高速經濟增長對能源、環境造成的影響,進一步探索節能高效的生產、生活方式。
施耐德電氣亞太區總裁洪岸禮表示:“作為節能增效的先行者,我們旨在通過這一活動為在校學生創建一個創新環保的平臺,因為我們在提供解決方案的同時,更希望以科技創新參與建設節能型社會。”
作為首個以“電與能源節能增效”為主題的全國性青年競賽,“施耐德電氣杯”節能增效創新大賽在2008年成功舉辦第一屆。2010年創新大賽除將延續首屆大賽的主題和形式外,還將注重學生跨領域跨學科的團隊合作;更加注重作品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并重;更加注重學生作品是否有成果轉化可能性,進而引導學生更加關注市場需求和作品產生的效益,組委會將為創新成果轉化提供更多的資源和平臺。為使競賽更加具有有針對性和方向性,此次競賽將在能源管理、生活節能、智能樓宇3個應用領域分別開展單項競賽。競賽中產生的優秀方案的成果轉讓及產業化將會在賽后得到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