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琴
(中國工商銀行嵊泗支行 浙江舟山 202450)
論工商銀行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之融合
○王梅琴
(中國工商銀行嵊泗支行 浙江舟山 202450)
在我國金融會計體系內部,存在著傳統觀念,即:“財務會計對外,管理會計對內”。隨著會計理論的探索和發展和會計職能作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這種傳統的會計觀念逐漸在消失。本文論述了會計是一種職能,闡述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基礎,隨著會計理論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提出了在理論和實踐中,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融合。
管理會計 財務會計 融合
二十世紀中葉,管理科學迅速發展,引起了管理會計學科體系的發展,管理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并且逐漸形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會計分支。管理會計的職能主要是通過現代地、科學地運用會計、統計和數學方法,對經濟活動進行數據的搜集、整理、計算和分析,并根據這些數據做出預測、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為工商銀行內部管理者提供會計信息和資料,并傳達信息的一種會計,又稱為“內部會計”或者“對內報告會計”。
財務會計的主要計量單位是貨幣,并以憑證為依據,采用復式借貸記賬方法,對工商銀行和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或其他經濟組織乃至個體經營者的經濟活動或預算執行過程及其結果,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核算和監督,以此提供真實可靠、內容完整的會計信息的一種管理活動。
因為會計工作依法有序的運行是保證經濟工作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因此,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現代工商銀行需要科學有效的經濟管理體系,管理會計是以財務會計為母體分離出來的,因此,從本質角度上來講,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本質聯系。
管理會計所需要的數據和依據資料,主要取自于財務會計。管理會計通常采用、利用財務會計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必要情況下,再根據管理會計的需要進行加工、調整和延伸,使之成為工商銀行內部管理方面的有用信息。所以,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是有機聯系的兩個信息系統。
管理會計為執行控制和考核的職能而進行的預算控制、成本控制和業績考評,與財務會計的監督分析職能,實質是相同的。監督與分析,就是檢查工商銀行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考核實際情況與原定規劃目標、預算的差異,分析其原因,以便采取必要的對策。實行控制考核與監督分析職能的組織保證,在管理會計中是通過建立各級責任中心和落實責任會計制度來體現的,在財務會計中則是通過劃小核算單位,落實內部經濟責任制來體現的。
財務會計必要時也把原屬管理會計的內部報表,列入了對外公開發表的內容。例如,我國已正式把原屬于工商銀行內部管理需要的、用來解釋和分析資金流動情況的“財務狀況變動表”,列為對外必須編報的基本財務報表。
另外,我國目前尚沒有規定的管理會計報表,財會部門往往根據管理的需要,運用若干管理會計方法,在財務會計報表的補充資料中或文字說明中進行分析、考核和評價,以便于給經營管理者提供急需的管理信息。例如,有時把工商銀行內部管理需要的主要產品的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實際利潤與目標利潤的對比數作為對外報表的補充資料。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深入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在理論上引進國外的工商銀行經濟管理模式,這一系列的改革和經濟進步,尤其是經濟體制的改革,使得工商銀行所有權、經營權彼此分開。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工商銀行為強化內部管理,提高整體管理水平,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工商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從而運用專門的管理會計進行內部信息和可靠資料的管理,管理會計主要是以財務會計的數據和資料為基礎進行預算分析,編制工商銀行的全面預算與責任預算,確定各方面的主要目標,并對工商銀行管理目標進行控制、調節、分析、考核和評價,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在理論上,這屬于管理會計的職責范圍,但是具體任務和資料來源是由工商銀行的財務會計執行的。
隨著經濟格局的發展和變化,市場競爭力是工商銀行面臨的嚴峻考驗。因此,具體到一個工商銀行,預測其經濟前景、工商銀行資金的投資決策、完善經濟責任制,并對工商銀行的這些經濟行為進行核算、調控、分析、考核和評價,這就需要一個有效的管理手段。為此,在長期工作實踐過程中,廣大財務工作者不斷摸索、總結和積累經驗和教訓,理論聯系實際的同時,在傳統會計計賬、算賬、報賬的基礎上,把實際工作經驗歸納為:成本習性與量本利分析、變動成本計算、預測分析、投資決策與分析的專門方法,責任會計、成本控制等內容,人們把這些實際工作經驗加以科學、系統地總結,以此就得到了管理會計的主體內容,它使會計科學的內容得到了豐富,拓寬了會計的職能,使會計在工商銀行經濟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職能和作用。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主要原因是最終目標的一致性。財務會計核算的目的在于通過提供數據和可靠的信息從而來影響管理者的決策及其行為;而管理會計只是運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術對工商銀行的生產經營活動及人的行為進行管理和控制。二者都統一符合現代工商銀行會計的總體要求,實現工商銀行內部經營管理目標和外部各利益相關者的要求是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共同使命。
知識經濟時代,與工商銀行有關的各利益相關者更加關注工商銀行所擁有的知識、人力資源、技術創新能力等能夠體現出利益提升的方方面面;工商銀行高層管理人員在對工商銀行進行決策過程中需要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共同提供的可靠的經濟信息。財務會計的主要任務是要為各產權主體提供有利于其決策的會計信息,同時必須突出法人所有權的管理權(管理會計),通過強化內部管理來維護各產權主體的收益權、分配權等財產權利。二者共同實現“維護各利益相關者權益、提高效益”這一會計的最終目標。
財務會計利用基礎數據進行確認和計量以及填制相關的會計憑證;編制會計分錄實質上就是模型運算,模型運算的結果體現為財務會計的分類賬、總賬和會計報表。管理會計利用采集的基礎數據進行原始信息挑選過程;計算、對比、差異分析過程就是管理會計的模型運算過程,運算后產生相應的報告。
盡管兩者在模型運算和模型運算結果的具體體現方面有差別,但兩者起點均是取自工商銀行經營活動所得的基礎經濟數據。因此,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基礎數據可以通過合并原始信息源的方法達到兼容。
設計相應的會計憑證,并使之成為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共用的需要的原始信息采集工具。原始信息采集、挑選、分類工具是會計憑證,會計憑證是所有會計工作及管理會計運用的基礎信息來源,會計憑證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聯系、融合的媒介。
現行的以貨幣為單位,僅有財務會計借、貸方記錄的會計憑證顯然很難滿足上述需要,因此必須對會計憑證的記錄形式和輸入方式進行重新設計。會計憑證記錄形式的變化應主要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一是在原有財務會計科目的基礎上,增加統計信息代碼或類別欄,以求在基礎上為管理及會計工作做好準備。二是增加備用信息欄,以記錄管理會計所需的非貨幣信息。
計算機和網絡通訊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提供了技術支持平臺。會計原始信息源可以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有效地加以管理,這樣就能滿足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者進行方便的使用這些信息;網絡通信技術和在線數據采集技術保證了及時采集并傳遞這些原始數據,滿足了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對信息及時性的要求。
實時管理、在線管理和遠程控制使得工商銀行會計管理成為一個相對開放的系統;更多工商銀行的內外部信息使用者也希望工商銀行提供更具有個性化的財務報告和全面反映工商銀行經營狀況的報告,這樣有利于利益獲取方得出判斷和有效的決策。可見,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網絡的迅速發展成為二者融合的必要條件,不僅極大地提高了信息處理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信息處理成本。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是從會計理論角度和管理會計及財務會計的具體融合途徑角度,傳統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研究對象與目的、特征以及反映的內容上是基本一致的,他們具有會計總目標一致,原始資料同源,會計信息同質的特點,因此,它們也就有了相互融合的基礎。雖然兩者之間仍存在著一些差異,但兩者的融合,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是有益的。
[1]劉好霞: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區別與聯系[J].河北水利,2006(7).
[2]李艷英:淺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4(10).
[3]叢風芹:淺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J].時代經貿:理論版,2006(S2).
[4]王敏芳:試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關系[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