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霞,王朝暉
(賓縣公路管理站)
將成本目標或成本計劃分解,提出設計、采購、施工方案等各種費用的限額,并在施工過程中按此執行。
包括對各項工作進行成本控制,如對設計、采購、委托進行控制;各項費用的審核,確定工程款的支付,監督已支付的項目是否完成,并保證每月按實際工程狀況定時定量支付;得出實際成本報告;進行審計活動。
作詳細的成本分析報告,并行各個方面提供不同要求不同詳細程度的報告。包括:①超支量及原因分析;②剩余工作所需成本預算和工程成本趨勢分析。
(1)與相關部門合作,提供分析、咨詢和協調工作,使各方面作決策或調整項目時考慮成本因素。
(2)用技術經濟的方法分析超支原因,分析節約的可能性,從總成本最優的目標出發,進行技術、質量、工期、進度的綜合優化。
(3)通過詳細的成本比較、趨勢分析獲得一個顧及合同、技術、組織影響的項目最終成本狀況的定量診斷。
(4)對項目形象的變化,如環境的變化,目標的變化等所造成的成本影響進行預測分析,并調整成本計劃,協助解決費用補償問題。
工程項目的中標價是本工程造價的上限,無特殊情況,不得突破此限。施工企業要在中標價內,分析研究降低成本的措施,對各單位工程師列出成本預測值,以此控制成本的支出。
項目部施工成本是與工程施工活動直接相關的成本。預測項目部施工成本,一般根據工程量清單或工程的報價計算該工程完成本工程需要消耗的人工、材料、機械數量和現場管理費。因此,預測單價應低于投標價。
(1)確定人工費:人工費=實際工日單價×實際消耗定額。
(2)確定材料費:材料的價格隨市場的供求上下波動,投標單價應及時掌握材料的市場價格行情,確定合理的材料價格。材料費 =現行的材料市場價格×材料消耗量。
(3)確定機械費:機械費=機械臺班費×機械臺班消耗量。
(4)現場管理費:現場管理費計算無固定的公式。它的確定與施工的實際情況有關,如現場環境情況、氣候情況、施工工藝的難度、施工管理人員的水平等,一般為工料機總和的 6%~8%,一般情況不應超出此限。
(5)項目部管理成本:項目部管理成本主要根據工程項目的大小,項目部的人員組成情況綜合考慮。目前一般采取“按實計算,總價控制”的原則,管理費用為工程總造價的 2%~3%。項目部要嚴格審定開支項目,一般情況下不得突破。
(6)項目部上級機構成本:項目部的上級機構成本是指上級機構為組織施工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一般是根據上級機構的設置及人員組成狀況確定,采取“按實計算,總價控制”的原則控制費用開支。
(7)稅金:稅金按照工程總造價為基數計算。項目成本預測值將作為成本考核的指標,因應盡量準確、詳細、合理。
(1)提高工作人員成本控制意識,全員參與成本控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要想在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盡可能降低成本。所以,路橋施工企業決不能忽視成本控制,應立足自身特點,建立合適的管理模式,提高成本控制意識。
(2)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成本分析,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項目施工整個過程中,通過成本預測、計劃成本編制、實際成本核算,根據統計核算、業務核算、會計核算提供的資料,對項目成本形成過程和影響成本升降的因素進行分析,項目成本是超支還是節約。因此路橋企業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一定要收集好原始資料,各部門要能準確提供相關數據,才能使成本分析有依據,比較有對象,要用數據說話,發現問題及時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改善經營,降低成本,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3)注重合同控制的作用。
合同控制應該是企業實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施工項目質量、進度控制與之密不可分,它是合作雙方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產生的具有約束力的控制方法。
以項目經理為中心的嚴密的合同體系、覆蓋了項目管理的各個層面,上至企業的決策者,下至項目的各個作業班組,并涉及到企業各個專業職能部門,他們都對施工項目的成本控制負有責任,形成了完整的項目成本責任網絡,充分體現了成本控制的全面性原則。
(4)把握最佳工期成本點,尋求最低成本。
正確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尋找最佳工期成本點,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點,在特殊施工條件下,應反復權衡為保證工期而采取的措施所增加的費用與因工期延誤造成的損失。工程竣工決算后,應按合同規定,及時收回工程款。同樣,通過技術創新,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與工程質量,縮短工期,防止因誤工、返工和返修造成的浪費。在總體施工方案確定后,對技術難度高、成本影響大的分項工程的技術方案、工藝設計,在安全、質量、工期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進行論證和優選,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在質量方面推行“誠信”理念,以“雙贏”為目的,提高工程質量,杜絕事故發生。
責任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體制,應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則和標準化、規范化的原則進行建立。
施工項目經理部是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相對獨立經濟實體,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主體是施工項目經理部,施工項目經理部成本管理的主體是項目全體管理人員及施工作業隊全體施工人員,項目經理是項目成本管理主體的核心領導,這樣形成了一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成本管理體系。將項目施工費、管理費、利潤等費用,分別進行全額細化和量化,層層分解到管理和施工的每個項目、每個階段、每個環節、每道工序上,對成本管理體系中的每個部門,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和范圍要進行明確的界定;賦予相應的權利,以充分有效的履行職責;在責任支配下完成工作任務后,需要用一定物質獎勵去刺激,徹底打破過去那種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真正做到人人有責可負,事事有人負責,指標到人,控制到位,從而形成一個全員,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網絡和成本群管格局。
對項目成本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業層的管理力度,這是項目成本控制的關鍵所在。結合工程任務的實際情況,以施工定額為標準,以施工隊或班組為最基本的核算單元,推行內部定額工日和工序單價承包制,對施工過程中的每道工序嚴格把關,讓職工個人經濟收入與完成工作量相聯系,調動挖潛降耗的積極性。通過合理組織施工隊伍,積極提出合理化建議活動,優化施工方案等達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施工過程中,應注重質量和工期的管理,正確處理質量控制、工期控制與成本控制的相互關系。這三者的關系是一個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統一體,其中任何一個目標的變化,都勢必引起另外兩個目標的變化,并受到它們的影響和制約。在現實項目中,工期短、質量好而又造價低的情況是很少見的。強調造價和質量,工期就不應要求過嚴;強調項目的造價和工期,質量就不能要求過高;強調質量和工期,造價就不能要求過緊。因此,在制定項目建設目標時,應先對建設項目各種客觀因素和執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動及這些可能后果進行綜合研究,經過對具體情況分析,制定項目建設的具體目標。
按規范施工,精工細作,杜絕發生返工和報廢,做到優質和低成本的有機統一。眾所周知,工期越短,工期成本越小;但工期不是越短越好,當工期短至一定限度,工期成本則會急劇上升。工期成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了保證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費用;二是因為工期拖延而導致的業主索賠。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施工環境與自然條件引起的,也可能是內部因素所導致。不盲目搶工期趕進度,均衡地安排工程進度,盡量減少人為停工的成本損失,使工期成本的綜合達到最低值,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將發揮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探討路橋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的意義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以取得最大的經營效益。只要遵循價值原理,科學決策、動態控制、采取嚴格到位而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就可以將路橋項目施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目標范圍之內。
[1] 張振明.工程造價信息學引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17-18.
[2] 袁建新,遲曉明.工程造價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 鄧蜀娟,王月明.淺談工程造價管理[J].山西建筑,2006,32(1):151-152.
[4] 戚安邦,孫賢偉 .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與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