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波
(哈同高等級公路管理處)
根據綠化苗木生長的生理特性及氣候環境等具體情況,分析、觀察綠化苗木的不同需水期,從而確定相應的灌溉時間。目前高速公路綠化帶尤其是中央分隔帶的綠化養護管理,由于戰線長、數量多,又無自然噴灌系統設施,土壤持水量小,土質多為修建公路時遺留的雜質土,中央分隔帶的花草樹木所需水分主要靠人工補給。
在日常養管中,澆水次數多少,依天氣狀況和旱情而定,以能保證各種植物正常生長為原則。在自然降雨量少的情況下,特別易出現旱情,必須掌握好生長期的澆水即 4~10月的澆水次數,休眠期澆水即 11月上、中旬的封凍水,2月中、下旬至 3月上旬的解凍水,每次灌水量水深 15~20 cm,單株植每穴灌水 0.15~0.2m。如因坑小水量不足可連澆兩次,不可水量過小,不能只澆表皮。
澆水應依次進行,以防澆漏。澆水必須適時,不能等旱情特嚴重的時候進行。如有條件的情況下,澆水后要適時松土除草,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又減少雜草與樹木爭水爭肥,以利于保墑、通氣和根系發達。院落、立交草坪應見干即澆,而中央分隔帶的草皮一般隨澆樹時進行。
在水分正常供應的情況下,要保證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必須有相應的營養元素和養分物質的供應。對于中央分隔帶,由于樹木數量多、戰線長,若用農家肥,其用料量太大,最好施用葉面肥。院落、立交匝道、廣場等面積集中,土質較好,施肥量及次數可相應減少。
基肥一般在深秋和初冬進行,此時樹木從根頸以上均處于休眠期,而地下部分還處于高峰期,有利于根傷愈合,而且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保墑。
草坪以施化肥為主,春季施 N肥為主,般在 3~4月進行;秋季施 P、K肥為主,在 9~10月份進行,施肥量適度,施肥后必須澆水,兩邊坡澆水不便,最好在下雨前施肥。施肥時要做到“早、巧”;施肥量要適當,過多會引起燒苗,過少又達不到樹木正常生長的要求;施肥后最好跟上澆水,以免肥效散失。
我們根據樹木的生長特點和要求,按照“實用與美化相結合的方針”應在樹冠不影響美觀的前提下適當重剪,生長期修剪一般在 5~6月份進行,休眠期修剪一般在 1O~11月份進行。但注意中央分隔帶的刺柏、龍柏類由于生長相對比較緩慢,一般每年在十至十一月修剪一次;黃楊每年在生長期和休眠期均要進行修剪。苗木在出圃時無論是否進行過修剪,栽植時都必須修剪,對于草坪,修剪一般是在植被生長2~3年后進行的,修剪一方面能有效抑制雜草的生長,另一方面能延長的草坪的生長年限,提高美化效果。草皮的修剪要適時、適高,草皮的修剪高度,以減掉部分不能超過未剪高度的 1/3為準。其中,冷季型草坪草應適當提高留茬高度,尤其在夏季與入冬之前。
必須對干枯枝、病蟲枝、細弱枝進行清除。整形修剪時必須聘用有技術的工人進行操作,不懂技術的人盡可能不使用。修剪時要適時、適地、適形,因樹修剪、協調造型。
由于高速公路綠化站線長,面積大,養護管理難度大,所以病蟲害很難預防,固要經常巡視,發現病蟲害就及時防治,若不及時防治就會迅速蔓延。對當地多發病應提前預防。固應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基本原則,若發現病蟲害力爭治早、治小、治了。預防性打藥在每年的 3月、10月各進行 1次。其余時間,根據病蟲害發現情況及時處治。噴藥時間應在晴天、無風的早晨或下午進行;使用農藥時要“巧、準、狠”;濃度要適度;噴藥時要從葉上部和背部均勻噴灑,不得有遺漏;注意操作安全,以免藥物中毒;噴灑農藥應配備適用的機械設備。
病蟲害防治是一項經常性的養管工作,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科學的綜合技術措施尤為重要。要對病蟲害采取堵源頭、切斷傳播途徑、創造不利于寄生的條件等措施。各級主管部門要嚴格養護管,對植物病蟲害開展研究工作,不斷總結病蟲害的發生的規律、防治方法,而有效地防治病蟲害大面積發生。在實際工作中,要合理選用生物農藥和化學農藥,揚長避短,充分發揮農藥的優越性;秋季在地面至 1米左右高的樹干上涂刷一次細石灰漿,不僅可以防止菌染腐爛,還可以增加美觀效果。
除草方法有兩種:一是人工拔除;二是使用化學除草劑。化學除草劑種類繁多,其作用機理也是各種各樣,在確定除草劑種類及其使用量時,必須測定除草劑對當地條件下綠化草種的敏感性,以免除不凈或損害綠化草種。根據不同雜草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人工拔草、藥劑除草等對草坪上的雜草一般在生長季節見雜草就拔,而立交區、院落、綠化平臺的雜草最好用藥劑除草。
高速公路綠化要求植物成活后充分發揮其功能,如防護功能,安全功能、景觀功能等,并能達到良好狀態,種植工作結束后,由于范圍大、路線長、數量多,綠化苗木難免有車毀、盜失、砍伐、病枯死、火燒等現象出現,因此,要經常進行植株生長情況調查,及時補植,做到“死株有處,缺株有數,補植有據”。一般在春季和秋末進行補植,補植時應注意樹種、規格、形狀等比原有成活的苗木稍大一些為好,要求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冠型好,土坨不散。
綠化養護要有利于營造高速公路的整體綠色景觀。既要保證整條路段“綠色不斷”,及時進行補植和更換;也要進一步完善原有綠化布局,對雜草叢生、花木生長差、綠化圖案損傷嚴重的,應及時更換和養護;同時,對規劃栽植后但不能適應現在的生長環境及達不到原來綠化效果的植物,要及時進行調整。
綠化養護要堅持建管并舉。“三分建設,七分管理”是對綠化的形象描述,一定要防止出現“重建輕管”等現象,要按照相關技術規范,及時開展澆水、施肥、修剪、除草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
中央分隔帶由于過于密實,加之車速快,對車產生了一定的阻力,一是影響了巡查人員對對面情況的通透視,二是影響了行車安全,應適當間伐。綠化養護要重在養護隊伍建設及經費投入。養管技術人員是做好綠化養護工作的主體,需要加強培訓,嚴格管理,提高養管工作的技術性和責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