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春
(黑龍江農墾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 150090)
農業開發中型灌區自 2004年開始建設,經常出現設計滯后現象,而設計質量好壞對工程實施、節水改造的效果關系重大。
2004年,水利部農發辦編制完成了《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建設規劃》并對其中近 200處中型灌區進行了節水配套改造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009年,水利部辦公廳、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組織編制了《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規劃》,即 2004年規劃修編,用于指導下一階段工程實施,為以后工程實施做準備。
目前灌區設計已經積累了寶貴經驗,為更好地總結經驗,以利于今后提高設計質量,下面就設計相關問題作淺顯易懂總結,供設計同行探討:
農業開發中型灌區均有一定現狀面積,而設計面積達到3 333.3 h m2以上。灌區現狀涉及渠溝建筑物。而且有許多渠溝建筑物已經達到設計標準,并且原有灌溉制度偏大,因而原設計和現狀斷面偏大,相應建筑物尺寸普遍偏大。節水改造后,灌溉制度變小,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如果僅按理論計算,就會造成現有渠道填方較大,和已有建筑物銜接困難的問題,特別是上下游建筑物能利用,而重建或新建中間建筑物情況;這是現有中型灌區續建的普遍問題,如果按現狀斷面設計,就會造成水深變小,防滲及建筑物工程量偏大的問題;如何在今后設計中能客觀分析,既不浪費工程量,又能充分利用現狀,是今后設計的需要重點解決問題,也是關系到設計實施效果及未來運行的一個很重要問題。
農業開發中型灌區設計已經形成一套基本適合的設計思路,仍存在設計重點不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2.2.1 設計階段銜接問題
現階段農業綜合開發中型灌區設計基本是可研報告(申報報告)、實施計劃、實施方案(施工圖)階段。前二個階段更注重必要性、可行性,對方案論述內容、結構優化設計涉及較少,而這部分內容應該在初步設計階段解決。因而在實施方案(施工圖)階段,就會造成許多工程設計投資和前二個階段投資出現一定偏差。因而造成工程建設實施難度增大,影響國家投資效果。
另外,現階段農業綜合開發中型灌區設計中,在前二個階段偏重于水力計算,結構及穩定計算內容很少,而在實際設計中,這方面內容嚴格說應該在初步設計中解決。而由于無此階段,所以實施方案中也應該重點體現此內容,這不僅是工程安全、投資安全的需要,也涉及建筑物設計優化問題,影響資金使用效果。2.2.2 先進節水理念有待于在設計中加強
現階段中型灌區先進節水措施主要為:旱田先進節水措施以噴灌為主。主要以糧食和經濟作物為主。噴灌設計中主要以水源和骨干渠道及建筑物為主,田間工程(包括噴灌機)等并未列入投資范圍內,這樣就可能會形成水源和渠道及建筑物由于配套工程不完善而不能充分發揮效益的情況,因而,也無法保證節約水資源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
水田先進節水措施主要體現在灌溉制度、防滲和自動量測水設施;就目前的種植技術和灌溉技術,先進的灌溉制度推行應該問題不大,而防滲主要問題是,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設計中進一步考慮,應該防止為美觀而防滲的做法,更應該從地質資料上進行充分論證,而且防滲的形式有必要多樣化。防滲必須有設計相應指標。自動量測水設施在配備中,應該根據灌區規模,骨干工程的需要而配備,應該盡量選擇技術先進,運行可靠,實用經濟的設備。設計內容有必要在前二個階段有單項設計。而目前由于投資有限制,造成后兩項內容并不完全能按需要配置,這就給使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和水價按方收費無法真正達到,不利于真正節約水資源和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數,造成設計效果和實施后效果無法達到。
農業綜合開發中型灌區為續建配套,由于中型灌區設計基礎資料相對較少,很多灌區并沒有設計。因此,目前中型灌區設計普遍存在基礎資料不全問題,這一方面影響設計質量,另一方面也為今后工程實施運行埋下了不利隱患,所以加強勘測工作就顯得尤其重要。要想讓中型灌區更好地發揮投資效益,就必須加大力度,這對工程設計、實施,以及以后建成后運行管理及維修都是重要依據。
由于國家近期加大投資力度,拉動內需,農業開發中型灌區的投入不斷加大,因而設計任務較多,許多項目時間相對較緊,設計周期要求加快,加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從事農業開發中型灌區設計的企業不斷增加,許多設計企業參與競爭,水平及資質良莠不齊,容易擾亂市場秩序,形成不正當競爭,影響設計質量,造成投資浪費。為有效管理設計市場,保證設計質量,相關部門必須制定市場準入制度,保證良性競爭,不斷提高設計質量。
農業開發中型灌區設計是一個綜合工程,涉及專業范圍較廣,相對設計歷史較短,經驗正在不斷積累中。隨著廣大設計工作者不斷努力,互相借鑒先進理念,結合工程實際,許多問題會得到更好的解決,設計水平會踏上新臺階,進入嶄新階段。
[1] 水利部辦公廳,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關于開展《全國農業綜合開發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建設規劃》修編的通知[R].北京:水利部辦公廳,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