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薇,李 銳
(1.綏化市閣山水庫建設管理局,黑龍江 綏化 152054;2.綏化農墾分局水務局,黑龍江綏化 152054)
綏化墾區現有小型水庫 9座,水庫總庫容3 885萬 m3,興利總庫容2 554萬m3,防洪總庫容1 760萬 m3,這些水庫在區域防洪、灌溉、供水、發電、保護生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綏化分局大部分水庫多年來就存在著防洪標準偏低,工程質量不高,管理設施不配套等問題。工程老化失修嚴重,各種安全隱患逐漸暴露,已嚴重影響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水庫效益的正常發揮,制約了農場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勢在必行。
自 2007年以來,綏化分局先后有紅光農場紅光水庫、海倫農場星火水庫 2座水庫已列入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建設計劃并相繼開工建設,綏棱農場平原水庫、柳河農場小柳河水庫 2座水庫除險加固初步設計已由水利廳批復并即將列入投資計劃,綏棱農場西北崗水庫、五號水庫、六隊水庫、火燒溝水庫已列入第二批除險加固工程計劃項目庫,并完成水庫安全鑒定。隨著這些水庫逐步除險加固工程完成,綏化分局小型水庫將在綏化墾區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大的效益。
技術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小型病險水庫存在防洪標準不能滿足規范要求的問題;由于工程建設時水文資料不全,來水過程不清,水庫規模、溢洪道高程和斷面尺寸確定不合理,存在超標準運行的現象;小型水庫多數工程建設的前期工作中,基本未做工程地質勘察、勘探,大壩基礎坐落在軟弱地基上。建設施工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清基不徹底、壩體斷面單薄、壩體填土質量差、前后壩坡處理不當,造成壩體滑坡、不均勻沉陷和裂縫、壩頂安全超高不足等問題;壩基滲漏量大,部分水庫壩后管涌現象嚴重,不僅影響蓄水,更是危及大壩安全;壩體多為細質粉砂土、碎石土和低液限土填筑,填筑質量差,碾壓不均,壩體浸潤線高,壩后無排水棱體,壩基滲漏嚴重;壩下涵管砌筑及涵管周圍填土質量不好,涵管斷裂、漏水,造成壩體管涌、塌坑等事故;受資金影響,有的水庫如柳河農場小柳河水庫、海倫農場星火水庫無溢洪道工程。運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水庫管理設施差,存在無觀察儀器設備,閘井無啟閉機房,啟閉機螺桿長度不夠、螺桿銹蝕、用繩子啟閉閘門,無檢修閘門等問題。基于上述問題和原因,水庫蓄水量達不到設計興利庫容,工程效益差。
病險水庫加固工程投資大、周期長、社會效益顯著,應以公共投入為主。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各級政府都應建立相應的專項治理資金。但是,要加快病險水庫的治理步伐,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夠的,必須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投資體系。對小型險庫應以國家投入為主,省、總局及受益農場配套為輔,同時,結合病險水庫治理,積極穩妥地搞好小型水庫的產權制度改革。在防汛責任制得到切實落實的前提下,可采取拍賣、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籌集治理資金。
1)做好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工作。1995年水利部頒發了《水庫大壩安全鑒定辦法》。在病險水庫加固前期工作開始時,大壩安全鑒定主管部門應組織設計、施工、運行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專家,嚴格按此辦法全面準確地查找出水庫存在的各種隱患,實事求是地確定水庫的安全類別,科學而又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固措施或建議。只有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機構對病險水庫存在的嚴重隱患進行探查。病險水庫的某些隱患,隱蔽性強,由于沒有“對癥下藥”,致使其歷經數次處理,仍未能徹底根治。這就需要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設計機構對這些隱患進行專題調研,找準隱患部位,分析產生原因,提出處理措施。
3)除險加固應與增容和恢復庫容同時考慮。許多病險水庫因存在安全隱患,汛期只能降低水位運行,調蓄能力大減;有些險庫淤積嚴重,直接影響其效益的進一步發揮;有些險庫,只要采取一些投資不大的工程措施,就可新增部分庫容。在水庫的病險得到有效排除的前提下,增容和恢復庫容是提高水庫自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解決地區水資源緊張狀況的一條費省效宏的途徑。據初步測算,采取除險加固和排沙減淤等措施,恢復、增加或保持每立方米庫容所需投資僅是新修水庫的 1/5左右。因此,對水資源緊缺有增容或恢復庫容潛力的病險庫,即使在投資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也應一次規劃,分期實施。
4)除險加固應與綜合利用及管理設施的改善相結合。病險水庫由于修建時客觀條件的制約以及建成后投入的更改、維修資金不足,普遍存在著防汛調度系統、雨水情測報系統、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資倉庫等管理設施難以滿足要求的問題。病險水庫加固規劃時,應考慮增設防汛指揮調度網絡系統及通信預警系統、水文水情測報自動化系統、大壩監測自動化系統等先進的管理設施。對不能滿足需要的防汛道路及防汛物資倉庫等管理設施一并予以改造。
5)努力提高病險水庫加固的科技含量。前期工作應思路新、起點高,廣泛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藝,力求體現先進性、科學性和經濟性。要廣泛依托科研、設計、施工、大專院校等方面的技術力量,堅持加固與提高、加固與技術進步相結合,力求在病險水庫治理的技術經濟方面有所突破。
6)除險加固前要進行效益分析。水庫除險加固目的有兩個:即增加水庫的安全性和進一步挖掘水庫自身潛力。因此,其效益主要有社會效益(防洪保安)和經濟效益。防洪效益主要體現在加固后防洪標準的提高,目前常用頻率分析法,即通過水庫修建(加固)前后發生同頻率洪水而引起下游淹沒損失的比較,來計算水庫的防洪效益。經濟效益分析包括初估增加的蓄水量以及由此而增加的防洪、灌溉、供水、發電等效益。同時還要進行費用(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年運行費和流動資金)估算和經濟效益指標(包括經濟內部收益率、效益費用比和經濟凈現值)分析。對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好的險庫加固應優先安排實施,以此帶動病險水庫加固工作的大規模展開。
1)強化項目管理。項目管理的核心是合同管理。在項目管理上要形成以項目法人為主體,項目法人向國家和各投資方負責,咨詢、設計、監理、施工、物資供應等單位通過招標投標和履行經濟合同為項目法人提供建設服務的建設管理新模式。項目法人負責按項目的建設規模、投資總額、建設工期,實行項目建設的全過程管理。項目主管單位要加強對項目法人組建、項目報建、招標投標、質量監督、主體工程開工、項目驗收等各個環節的監管,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
2)實行招標投標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的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設備材料采購等,由建設項目法人依法招標,擇優選定。在招投標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專家庫評標的作用,堅決打破地方保護和部門保護的壁壘,杜絕行政干預,嚴懲腐敗。禁止無水利資質和低資質單位承擔與其資質不相適應的項目。抓好《招標投標法》貫徹落實工作,強化招標投標各個環節管理,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3)落實建設監理制。項目法人通過招標方式確定監理單位后,監理單位即可進行工程現場管理,依據合同從事進度、質量、投資控制,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協調建設各方關系。
目前水庫產權虛置、管理不善、責任不落實的現象較普遍。為防止出現一邊除險、一邊出險,舊帳未還、又添新帳的被動局面。病險水庫加固后,應從以下 4個方面入手建立良性循環的管理體制:
①要盡快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運行的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的水庫管理新機制。在病險水庫加固工程建設之初應確定實行建設與管理統籌結合的新型建設管理體制。投資多元化、產權明晰化、供水供電價格商品化、水庫服務有償優質化,增加現有水庫管理經費,逐步實現良性運營。②要加強對水庫調度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及水庫調度水平。③建立并嚴格遵守水庫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細則,使其早日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④積極利用自身優勢,大力開發水土資源,以開發促發展,以發展促管理,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良性管理運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