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溝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江兵
計量服務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河南省扶溝縣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江兵
計量是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舉凡物質生產、貿易交換、科學研究等領域都離不開計量。而且,計量工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更是息息相關,在改善民生、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等系統工程中大有可為。所以,當代中國計量工作者必須站在促進和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高度,踐行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等理念,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和統領自己的各項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使計量工作為促進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作出更大的貢獻。
進入新世紀,世界能源緊缺越演越烈——能源市場打個噴嚏,全球經濟都要跟著波動。資源緊張和環境污染已成為人類當下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也是國際社會所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我國的能源儲量與未來幾十年的發展需求之間已出現巨大的缺口,而且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能源供求矛盾的越來越突出,這個缺口還將越來越大。
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構建節能降耗的價值體系,是人類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路徑所在。作為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一員,中國始終主張通過切實有效地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并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毋庸置疑,節能降耗、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今后相當長時期內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之一。
節能降耗,計量先行。如今,以強化計量管理為抓手來促進能源節約已成為各國政府節能措施的首選。從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看,能源計量是節約資源、提高效益的基礎,是國民經濟節能增效的推進器,也是促進和提高經濟管理水平的基礎保證。人口眾多、資源不足、能源需求有很大一部分(接近1/3)依賴進口且利用率較低是當下我國的國情。因此,強化能源計量工作,靠計量量化管理企業,靠計量量化指導生產,靠計量量化降耗挖潛,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舉,依法保護和合理使用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將成為目前和將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之一。為此,我國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做好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重點工作的通知》,將“大力推進能源節約”作為首要任務。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也共同出臺了《加強能源計量工作的意見》,著力引導企業特別是高能耗企業開展“抓計量、促節能、增效益”活動。
但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中國國內目前仍有部分企業能源計量工作滯后,主要表現為5“不”,即企業決策層對能源計量重視“不”夠,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使用“不”符合法規標準要求,能源計量管理體系“不”完善,能源計量器具“不”能按期檢定或校準,能源計量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素質“不”高。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的計量部門應大力宣傳節能和計量法規,主動深入相關行業和部門開展節能和計量技術咨詢服務,引導他們完善節能監測和量值溯源機制,依法實施節能監測和計量檢定,增強相關行業和部門管理人員的資源意識、節能意識和計量意識,切實引導和教育全社會把計量節能意識落實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所有環節,把握細節,形成習慣,建立日常節能巡查與適時監控相結合的運行機制;計量部門必須盡己所能,幫助企業做好節能增效工作,引導企業不斷提高能源計量檢測能力,提高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率和對能源計量檢測過程的控制水平,引導企業加強對能源計量數據的采集、處理、使用,充分發揮能源計量檢測數據在生產經營、成本核算、能源利用分析等工作中的作用。
民以食為天,食以潔為本。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食品產業都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礎,世界上每個國家無不將食品安全上升到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等的高度,賦予其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近年來,由于環境污染、濫用化學品以及不法商販道德淪喪等原因,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頻發生,食品安全面臨諸多挑戰,給老百姓的餐桌增添了新風險。
由大量的案例可知,誘發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本原因多與農藥、獸藥、添加劑等的違用、濫用有關。在食品安全的預防、控制、監測、管理、研究等領域,所涉及的儀器設備、分析方法,以及監控過程中所使用的物質及其量的確定,無一不需要計量手段做驗證,可以說,要想保證食品安全,必須在諸多環節強化計量手段。為了防微杜漸,計量工作者必須站在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維護國家利益的高度,加強依法管理和科學指導,通過及時控制和監測、準確檢驗和檢測、合理研究和分析,在食品生產、流通等環節對潛在風險進行預防和監控。
為了在生產和流通領域有效規避食品安全隱患,世界各國紛紛建立起食品安全的預防、控制、監測、管理、研究等組織機構,制定和完善相關法規。國際食品法典(CAC)對農藥和獸藥殘留物限量標準、添加劑標準、各種污染物限量標準、輻照污染標準、感官和品質檢驗標準、檢測與分析方法標準、取制樣技術與設備標準、檢驗數據的處理準則、安全衛生管理指南等都有明確規定。國家相應標準等同或等效采用國際標準,是食品貿易發展的需要,更是攻破食品貿易技術壁壘的關鍵。目前,食品工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第一大支柱產業,也是經濟舞臺上最具活力的主要產業之一,說她是中國經濟的驅動器也是毫不過分的。中國的食品產業鏈和價值鏈涵蓋種植業、養殖業、飼料業、制造業、加工業、流通業、餐飲業和國際貿易等行業。顯而易見,食品工業在解決“三農”問題、構建和諧社會中作用重要,潛力巨大。大量事實證明,一個食品龍頭企業能帶起一方的經濟發展和繁榮早已不是幻想和傳說。為了增強中國食品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必須進一步增強“中國制造”的安全可靠性,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計量手段的指導和支持——只有我們的計量工作與國際通行慣例接了軌,我們的計量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我們測出的數據才能被他國認可,才能保證本國產品正常出口和在國際市場上贏得聲譽,才能在國際貿易爭端中起仲裁作用。同理,我們在進口他國食品時,也只有擁有了先進的檢測技術和檢測成果,才能確保把不符合中國標準的有害食品拒之門外,造福中國百姓。
一言以蔽之,在構建食品安全這一相當復雜的系統工程中,計量技術的作用舉足輕重,直接決定著中國的食品產業是否適應經濟的全球化,在消除貿易技術壁壘、提高“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維護國家利益等方面居功至偉。展望未來,檢測、控制和監測技術的先進程度以及測試人員的水平,對食品安全乃至食品產業所起到的影響將越來越顯著,計量技術則越來越是提高檢測、控制和監測技術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基礎。這是計量工作者的歷史機遇,也是計量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時代責任。
民生工程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核心。計量工作與事關民生的各領域均息息相關,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涉及貿易量、服務量的計量和結算。民生工作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計量工作的最大特點是要保證量值傳遞的準確性,而計量量值的準確性、公正性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真正體現。我們常說“關注民生,計量惠民”,其實這個宏偉目標的根本落腳點就是要在具體的應用上確保計量量值傳遞的準確性,做好計量工作就是最好的惠民,就是關注民生的體現。因此,廣大計量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須嚴字當頭,規范操作,認真做好每個細節,時刻保證所傳遞的量值準確無誤。只有做好計量,才能確保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創建出誠信的市場消費計量環境,構建出良好的社會計量秩序。另外,以普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開展計量宣傳活動,大力宣傳《計量法》,引導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計量監督,增強公民的計量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感,也是計量惠民的根本任務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