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長葛廣播電視局楊建偉李旭紅
三網融合及其發展前景
河南長葛廣播電視局楊建偉李旭紅
目前,我國的有線電視網和電信網這兩大網絡是相互獨立、互相壟斷的。最近幾年,隨著信息市場的開放,電信部門利用其擁有大量光纖干線的優勢,首先瞄準CATV業務。CATV公司也一改其傳統的單向廣播式視頻業務,利用現有CATV網,架設SDH光纖干線,逐步拓展其寬帶網,實現語音、數據、視頻等雙向綜合服務。電信部門和CATV公司相互獨立的重疊網絡建設,勢必會造成大量資金的浪費,不利于信息業的長遠發展。從發展趨勢看,CATV與電信聯合開發寬帶用戶是通信發展的必然趨勢。
多媒體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社交、工作和學習的方式,并提供了更多的服務、更多的選擇,成為交互性強、可靠性高、成本較低的信息化手段。因此,三網融合和交互式電視技術(一種非對稱的雙工通訊模式)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我國有線電視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有線電視用戶數已達1億多戶。從有線電視網絡的架構看,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各大中城市主要是建設300MHz、450MHz、550MHz鄰頻傳輸的同軸電纜網,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是建設750MHz甚至860MHz的光電混合(HFC)網。由于有線電視的寬帶資源具有較大優勢,因此,以有線電視網為平臺實現三網融合是符合通信技術發展規律的。然而,目前大部分地區的有線電視業務仍然停留在單向傳送電視節目上,原因是各類家庭對增值業務的需求大相徑庭,寬帶接入網在技術上如何實現尚未取得共識。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導致了數字化信息技術的革命,電視、電信在采用數字技術后計算機一樣均都具有高速數據處理的能力。顯然,三網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依靠寬帶、大容量的網絡逐步優化與整合其他網絡業務勢在必行。但城市三網融合的建設若要一步到位,資金投入很大,且近期很難取得收益。結合我國國情,并遵循邊投資、邊使用的原則,初期不宜把攤子鋪得過大。基于這一思想,先抓社區寬帶網建設,使少數社區網利用光纜主干網多余的光纖實現與寬帶數據網互聯,開展增值業務。如對大專院校、政府機關、科研院所的宿舍區調查結果表明,有80%的住戶要求實現在互聯網上瀏覽和收發電子郵件等業務。
信息高速公路(即計算機網)應該是一個寬帶入戶的雙向網絡,它能將現在的電話業、計算機通信業、有線電視業、廣播新聞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在此網絡上為用戶提供全新的服務。就技術問題而言,主干網技術(寬帶傳輸、寬帶交換)已日趨成熟,三網融合的癥結主要集中在寬帶接入網,這也是為什么要重點抓好社區網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因。作為入戶的網絡,就要解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電信網絡可以通過電話網完成視頻傳輸要求,也可改造已有的有線電視網絡,使之具備交換能力,搭載電話功能,最終完成寬帶用戶接入網。針對近幾年諸多寬帶接入網解決方案迭次推出,對其中的主流技術做一綜合比較是十分必要的。
1.HFC寬帶接入。HFC網絡一般由光纖主干網和同軸電纜分配網組成。AT&T公司于1994年提出了HFC寬帶接入方式,并迅速被美國多家電信公司所采用。其核心技術是電纜調制解調器(CableModem),現有產品的傳輸速率下行可達10~36Mbps,上行約為2Mbps。如下載一部4GB數據量采用、采用MPEG-2編碼的高清晰度電影時,用56kbps速率需7天,用10Mbps需54分鐘,用30Mbps速率只需18分鐘。該接入技術不僅具有寬帶優勢,而且充分利用了現有的CATV網絡資源,但實現三網融合必須采用高屏蔽同軸電纜入戶。目前存在的問題是上行傳輸噪聲的降低有一定難度,以及CableModem和機頂盒的價格較高。
2.不對稱數字用戶環路(ADSL)接入。它使用現有銅電話雙絞線擴容,為用戶提供上、下行非對稱數字信號,上行為640kbps,下行約為1~8Mbps,需在電話線兩端添加ADSL設備(如調制解調器等)。可用于多媒體信號傳輸,0.5芯徑的雙絞線傳送距離可達3~5km,美國貝爾大西洋公司已采用ADSL實現視頻點播(VOD)業務。其最大的優點是用現有銅絞線設施提供有限的寬帶接入,適用于辦公。一般只能傳送1路電話和1路低速數據,l路高速數據和1路視頻,上、下行信號多采用頻分復用方式。利用現有的ADSL接入提供IP數據、電話、視頻業務不僅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價格優勢和組網優勢。由于傳輸容量的限制,決定了該技術只能作為一種過渡性接入網。
3.快速以太網接入技術。以太網接入、五類線入戶,可極為方便地提供高速多媒體數據服務。以太網是一種流行的協議及布線方案,該技術已發展了25年,標準相當成熟,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可管理性,性價比高,因而應用較為廣泛。在光纜主干網的基礎上疊加高速以太網接入,即在光節點和用戶之間另布五類雙絞線構成附加數字平臺,采用以太網交換機或集線器連接,用戶接入帶寬可獨享20Mbps以頻率,實現端到端的數字連接,其服務質量高,支持綜合業務,組網靈活,升級容易且擴容方便。吉位以太網使用統一的接口與協議,所有的業務都使用以太網接口,此通信的基礎是IP包交換,所以它能夠在端到端網絡的設計時充分考慮和借鑒ATM和SDH在服務質量保證與系統冗余設計方面的成功經驗。數據網發展的趨勢是將所有業務都轉移到IP上來,集報刊、廣播電視、通信的優勢于一體,成為匯集全球各種媒體信息于一體的新型大眾傳播工具。
此外,還有光纖直接到戶(FTTH)和無線接入。光纖到戶具有優越的性能,光纖的帶寬為10Gbps,對家庭網絡而言是天文數字。理論上講一對光纖可同時傳送150萬路電話或2000套電視節目,并且在距離25km內無需中繼放大。但由于其成本很高,目前還難以推廣,但塑料光纖制造簡單、價格便宜,有望用于光纖直接接入,以降低成本。
無線接入是本地有線網絡的延伸和補充,因其傳輸質量與電磁環境有關,目前尚不可能有大范圍的應用。城市網應選擇哪種接入網,需根據其規模、投入與定位等因素綜合考慮,因地制宜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現階段,基于現有條件,有線電視網絡可以提供豐富的增值業務。隨著通信信息技術的發展,CATV、電話、Internet正在向同一網絡平臺過渡。信息高速公路、全光通信網絡,特別是正在崛起的IP技術革新是現今信息技術的主流。通過CATV、HFC網絡向Internet所能提供的傳輸速率比通過電話網上網快近百倍,因此,CATV公司在訪問Internet方面擁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近期IP技術的快速發展對信息產業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而IP和有線電視網絡的技術特點頗為相似,特別是廣泛承載IP通信的以太網技術也具有廣播式傳輸、有條件接收的特點。IP技術和有線電視網絡相結合,是低成本、平民化接入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好手段。所以在有線電視網絡上傳輸數據和開展多媒體業務,在近期發展越來越火爆。并且,提供IP服務也將成為有線電視網絡未來發展的目標。
由于CATV網普及程度高和頻帶寬,可作為發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捷徑。例如許昌有線電視HFC網也進行了雙向化改造,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中興、華為等都專門推出了基于HFC網絡一體化解決方案,包括提供功能技術先進的CATV光傳輸系統和雙向路由Cable Modem來實現多種業務的傳輸,通過CATV線路瀏覽Internet、開展VOD、交互式多媒體等業務。
作為CATV網的發展策略,我們應首先充分發揮廣電系統的絕對優勢,搶占信息節目內容這一制高點,使廣電網絡成為信息發布的主要平臺。其次要發展高科技在廣播電視網絡上的應用,如數字加/解擾系統、數字衛星直播、圖文電視技術等作為廣電網絡數字化的切入點,進而引入交互電視設備和技術,還應該重視廣電系統內部管理和對外合作,做出中遠期發展規劃。這樣有利于加快三網融合的傳輸進程并及早為用戶提供各種服務。
接入網解決了最終用戶到達信息網的連接問題,接入網的建設正逐步從銅線向光纖、從模擬向數字化方向發展。當前在光纖到用戶還不現實的情況下,采用主要干線為光纖、接入網為同軸電纜的HFC系統,將話音、計算機通信和廣播電視三者融合在一起傳送是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book=62,ebook=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