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會廷 李 俊 楊武云 湯永祿 李朝蘇
四川盆地去冬今春溫度較常年同期偏高,降雨量偏少,無灌溉條件的丘陵麥區土壤墑情下降較快。隨氣溫不斷回升,病蟲害危害也會隨之加劇。研究組于2010年3月上中旬對廣漢、雙流、仁壽、旌陽區、中江、三臺6個縣市的15個鄉鎮開展了土壤墑情、小麥長勢及病蟲害調查,以及時制定管理措施,更好地為生產服務。調查結果及對應管理措施如下:
多數田塊的小麥即將抽穗或已經抽穗,生育進程較2009年有所提前。從調查情況看,平原麥區在拔節期灌溉過拔節水多,且土壤保水力強。調查的兩個縣市(廣漢市、雙流縣)共5個鄉鎮的耕層平均含水量35.1%(變幅27.8%~44.6%),能夠滿足當前水分需求,小麥長勢旺盛。
2010年丘陵麥區小麥長勢好于2009年,但由于近期無有效降雨,目前耕層絕對含水量下降至15.1%。低臺位小麥目前尚未出現干旱癥狀,中高臺位水分含量相對較低(平均13.7%),小麥已有干旱脅迫反應,墑情最差的中江縣東北鎮高臺土壤含水量僅有7.7%,部分分蘗干枯、旗葉卷曲。如果持續干旱,將對中、高臺位小麥產量產生較大影響,如有條件應盡量挑水灌溉。
調查田塊中均發現有蚜蟲發生,平原調查點百株蚜量(100 莖蚜蟲數量)在10~300 頭,丘陵調查點百株蚜量在10~100 頭,且飛蚜較多。雖均未達到百株蚜量500 頭的防治標準,但個別群體大、背風向陽的麥田已出現多個感染中心株。隨著氣溫的回升,蚜蟲繁殖加速,需密切關注,及時防治。可畝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10~15g 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g,對水于上午露水干后或下午4 時以后均勻噴霧。
麥蜘蛛僅在中江縣發現,其余調查點未發現。中江縣東北鎮、通濟鎮調查點連片田塊發生程度為2~3 級(33cm單行,有麥蜘蛛500~1000 頭),需及時防治。每畝可用15%阿維·噠螨靈乳油或菊酯乳油進行在下午4 時以后噴霧防治。
本年度銹病發病較輕,調查點均未發現連片感染田塊,僅雙流縣籍田鎮的個別田塊出現病團。白粉病發病也較輕,僅在德陽市旌陽區八角鎮部分地塊發現,病斑面積5%左右,病株率60%左右。隨著氣溫的回升,病團有可能會擴散感染周圍田塊。可畝用25%丙環唑乳油30ml 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g噴霧兼治條銹病和白粉病。
3月中下旬小麥抽穗揚花時,往往雨水較多,應重視赤霉病的預防。在小麥始花期(10%小麥開花)畝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g對水噴霧防治。如遇連續陰雨天氣,每隔7天需進行1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