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縣國家級生豬標準化養殖示范區建設取得卓然成績:
一是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全面推進。按照農業部標準化規模豬場建設規范,在福集鎮小馬灘村建成固定投資540萬元、占地50畝(1畝=667平方米)的生豬養殖創業示范小區,年出欄PIC優質豬2萬頭,為全縣生豬標準化養殖提供了樣板;推行“人畜分離、沼氣配套、種養結合”。
二是適度規模養殖蓬勃發展。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形式,發展以“161”、“101”為核心的適度規模養豬戶6022戶,規模養殖比重達52%。適度規模戶全部實行“三定一統”(定規模、定標準、定設備,統一外觀),同步推進良種、良法、良飼等標準技術規程,確保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有機統一,成為標準化養殖示范的重要載體。
三是標準化養殖技術深入普及。以科技為驅動,建成生豬標準化人工授精總站1個、精液配送站19個、供精點58個,全縣生豬良種率達72%,居全省領先水平。引進生物墊料發酵床養豬技術和“智能化母豬飼養管理系統”,存欄50頭以上的種豬場均設置限位欄、產床、仔豬保育欄,存欄100頭以上的種豬場全部安裝水簾降溫系統,全縣規模豬場標準化養殖普及率達100%。
四是畜牧發展機制不斷創新。以興旺牧業公司、天泉牧業公司為龍頭,構建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產業化經營新機制,訂單生產、網上銷售,實現了企業和養殖戶雙贏,推動了全縣生豬標準化養殖強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