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愛琴
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方法是國際上普遍使用的通行做法,具有廣泛的實用性,也是比較科學合理實用的。在我國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有利于提高國內建設各方主體參與國際化競爭的能力,是一種真正和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一種投標報價模式;另一目標就是要形成“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報價、市場形成價格、社會全面監管”的工程管理機制,強化政府對工程造價的宏觀調控;有利于提高我國建設工程的管理水平。
近幾年,我參與一些工程的投標、評標工作,對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應用有了一些了解,也發現了一些不配套的現狀,在這里與同行們共同探討一下。
工程量清單是在建設工程招標時招標人依據工程施工圖紙及招標要求,以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和統一的施工項目劃分規定,為投標人提供實物工程量項目和技術性措施項目的數量清單。工程量清單報價是投標人在國家定額指導下,結合工程情況、企業實力和競爭機制情況,考慮各種因素,自主填報綜合單價。
建設項目批準建設后,施工圖紙到位,業主就組織熟悉工程量清單計價的造價管理方面的專業人員,或委托具有資質的工程設計、咨詢、監理等單位代理編制工程量清單。
造價人員要根據工程招標文件的要求,依照圖紙和工程量計算規則計算工程量并提出具體的質量要求。當然,如果施工圖紙比較詳細,也可以按照當前造價計算工程量,不同項目的工程量清單對分部分項工程的劃分以及各部分分項工程包含的內容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在每一分部分項工程量計算時要注意詳細說明該分項所包含的項目和工作內容,以及相應的質量要求。當工程量清單編制完成后,招標人接著便是通過各種方式發布招標公告。
投標單位在購買到招標文件后,應對工程量進行復核,如果有錯誤,可以要求招標單位進行澄清,但投標單位不得擅自變動工程量。
投標人使用招標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單編制投標報價。報價為工程量清單項目計價總和,綜合單價就由直接費、間接費、利潤、稅金組成。編制報價時,人工、材料、機械臺班消耗量參照現行預算定額和企業自身水平確定,價格參照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發布的價格信息或結合市場情況確定,其他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利潤根據工程情況、市場競爭情況和企業情況確定。規費、稅金、勞動統籌基金按照國家規定的稅費比率及計算辦法確定,還應考慮相應的風險。
收到各投標單位的標書以后,當招標人向各投標單位公開標書和詢標以后,評委對標書進行評標。在審查標書的有關標價時,應克服只看總造價不看分項單價的問題,因為實際上總價符合要求的,并不等于每個分項符合要求;總報價最低的,并不等于每一項報價最低。評委應評出不平衡報價項或需要修正項。
在整個評標中價格是關鍵,也是競爭的核心。在實行企業自主報價后,難免會遇到低于成本報價的情況,招標單位必須以造價管理部門頒發的消耗量定額編制行業成本為標底,標底對投標單位不公開,但在開標時可以向評標委員會公開并只作參考,標底是招標工程的預期價格,是招標人對招標工程所有物自我測算和控制,判斷投標報價合理性的依據。
工程量清單編制一定要符合招標文件的要求,依據施工圖紙計算,工程量由招標人確定,由投標人對給定的工作量做出不低于成本價的報價。設計的施工圖應有足夠深度,盡量減少變更。施工圖設計深度要求,工程量的變更或計算誤差的風險由招標人承擔,工程報價的風險由投標人承擔,這種格局符合風險合理分擔與責權利對等的一般原則。
實行工程量清單對所有投標人均在統一量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力競爭價格。清單計價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縮短結算周期。
我國從2003年批準頒布了GB 50500-200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以后,已經開始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通過幾年來的應用,國家建設部定額司總結應用情況,針對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修訂,又出臺了2008清單計價規范。國家雖對規范做了進一步的修訂,但是在現實的建筑市場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阻礙著工程量清單的推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1)建筑企業沒有形成自己的定額,缺乏自主報價的能力。
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的關鍵在于企業自主報價。但由于大多數施工企業未能形成自己的企業定額,在制定綜合單價時,仍用地方定額計價模式去處理,并不能體現建筑企業的個性特點,使得一些優秀的建筑企業優勢得不到發揮,不利于促使建筑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所以我認為建筑企業要想提高自主報價的能力,增強企業競爭力,應當盡快建立自己的企業定額。但必須要注意企業定額的消耗量指標要比地方定額消耗指標低,只有這樣,承包商根據企業定額報價時,才有價格優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其次,要能充分體現企業的技術優勢,管理優勢和人才優勢。
2)不嚴格執行基建程序的現象依然存在,工程量清單實效不大。
目前建筑市場上仍然存在很多邊設計、邊預算、邊施工工程,嚴重攪亂了建筑市場秩序,給清單計價的有效執行帶來很大困難。因為,要實行清單計價,首先要在招標階段編制詳細的工程量清單,但一些工程在沒完成設計之前就開始招標,拿不出詳細的工程量清單,只能先編制一個粗略的清單,然后將清單編制責任和風險想辦法推給承包商,在此基礎上承包商同樣可以獲得競爭性投標帶來的好處,即一個較低的價位,但這樣對承包商是不公平的。另外,由于工程量清單編制單位資質不同,工程量清單編制質量參差不齊,將影響計價項目的正確性,進而影響企業招標報價。
3)一些市場主體對推行工程量清單持不積極態度。
對設計單位來說,推行工程量清單計價對設計質量和設計工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清單的編制有時也得由設計單位來完成,加大了設計單位的壓力和工作量。所以設計單位對推行清單計價沒有太高的積極性。對于建設單位來說,建設單位是不希望自己承擔清單編制責任的,因為伴隨著清單編制責任的還有量差及相關風險,完善的清單計價體制意味著建設單位承擔更多的責任和風險,所以建設單位有時也缺乏推行清單計價的積極性。對于承包商來說,嚴格執行清單計價能夠減少其額外負擔的工程量差風險,減少結算中的不公正和產生糾紛的可能性,使承包商能夠有理有據的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但是工程量清單計價對承包商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施工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一些勢力較弱缺少競爭力的承包商仍然缺乏推行清單計價的積極性。所以,政府行政主管部門還應積極引導加大市場監督力度,逐步讓清單報價真正與國際接軌。
總之,我認為積極推行工程量清單報價為主的招投標,以保證承發包雙方合法權益,維護建筑市場的公平和公正,更是適應了市場經濟的需要,對招投標機制的完善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建設工程造價管理[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0.
[2]GB 50500-2008,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