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霞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住宅裝修標準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對商品房質量檔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來住宅樓裝修工程中的白灰墻面也逐漸被現今的混合砂漿、水泥砂漿墻面所代替,而水泥砂漿墻面的空裂起砂等質量通病的克服,則日益顯得重要,而如何防止這些質量通病的發生,我覺得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原材料的質量是影響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在原材料進場前后實行雙控制度。一控出廠合格證,二控進場試驗報告。對于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水泥、砂子嚴禁用于工程中,特別是含泥量過大的砂子,堅決不能用于工程中。
施工中底層抹灰配比嚴格按1∶3水泥砂漿配比,面層嚴格按1∶2.5進行配比。有些施工隊為了節省水泥,任意擴大配比量,或者為了施工方便,增加砂漿和易性,摻加白灰膏。還有的使用過期水泥,甚至結塊水泥,這些做法都會使水泥砂漿的強度過低,形成起砂現象。在施工中還應注意,水泥砂漿應隨拌隨用,不能堆放太多,3 h~4 h用不完,已經初凝或者接近終凝的水泥砂漿,絕不能隨便加點水就繼續使用,這些做法都會造成水泥砂漿強度過低,形成起砂現象。
基層處理是防止空裂的重要環節。a.在抹灰工程開始前,必須對所有的墻面頂棚檢查一遍,該鑿的鑿,該剔的剔,該補的補。這樣才能保證在抹灰施工中厚薄均勻,避免收縮不均勻,產生裂縫。b.目前,在主體施工中模板上都涂有隔離劑,混凝土表面在模板拆除之后還留有不少,所以在抹灰前必須用火堿水認真清洗,并灑水泥漿摻107膠或者刮一遍進行處理,表面過于光滑平整的還應加以鑿毛,加強砂漿對基層表面的粘結力,但必須注意素漿處理完畢后,必須隨即跟著抹灰,不能間隔時間太長,有的工程隊在施工中由于間隔時間太長,使素漿摻107膠在抹灰前已經凝結,結果適得其反,不但起不到粘結作用,反而起隔離作用。c.木結構與磚石結構、混凝土結構等相接處,應先鋪釘金屬網,并繃緊牢固(金屬網與各基層搭建寬度不應小于100 mm),以防抹灰層由于基層材料脹縮不同產生裂縫。門窗與墻連接處的縫隙,應用水泥砂漿或混合砂漿(加少量麻刀)分層嵌塞密實,以防振動而引起抹灰層剝落開裂或造成門邊空鼓裂縫。d.對基層澆水濕潤程度要適可而止。在抹灰前,都必須先澆水對基層表面進行濕潤,但必須掌握一個度,適可而止。水濕進墻皮8 mm~10 mm最為合適,澆水太少基層會繼續吸收水泥砂漿的水分,不能確保砂漿與表面基層粘結牢固;澆水太多如果砂漿再稀,有可能造成砂漿層下墜,因而產生裂縫空鼓,還會造成收面壓光時間的延長。
抹灰層的平均總厚度根據具體部位及基層材料而定。如板條頂棚、鋼筋混凝土頂棚抹灰厚度不大于15 mm,內墻普通抹灰不大于18 mm,外墻抹灰厚度不大于20 mm,各抹灰層的厚度一般是按墻面的平整度和抹灰質量要求、抹灰砂漿的種類和抹灰的種類而定,每層厚度不宜過厚。否則,不但操作困難,也易于形成空鼓、起殼,而且由于內外收縮快慢不同,也容易引起裂紋,涂抹水泥砂漿每遍厚度宜為5 mm~7 mm,涂抹的砂漿和混合砂漿每遍厚度宜為7 mm~9 mm,面層抹灰經趕光壓實后,厚度用麻刀灰不大于3 mm,紙筋灰、石膏灰不大于2 mm。
在抹灰分層后涂抹中要有一定的間隔期,須待前一層七八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層,水泥砂漿和混合砂漿的抹灰層則須待前一層抹灰層凝結后,方可涂抹后一層。這樣底層砂漿具有一定的強度后,才具有粘結面層砂漿的能力。
面層抹完后,要根據水泥品種和大氣溫度,等到面層水泥砂漿凝固前后(一般按工人的操作經驗,手指用力捺下,面層微露指印即可),用小壓子把水泥漿壓出來,然后來回壓出油光。有的施工操作人員壓光收面時間過遲,水泥砂漿已經終凝完畢,完全失去塑性,工人為將墻面壓光在墻面上澆水,用鋼抹子在墻面上來回壓,若壓不光,再澆水壓,直至壓光為止。剛終凝的砂漿強度很低,經不起鋼抹子來回壓抹,用力抹壓必然破壞了水泥砂漿剛剛建立起來的結構,而且只澆水,就是水泥砂漿未凝結完畢,也會降低水泥砂漿強度,最后造成面層強度過低,因而形成起砂。
水泥砂漿硬化過程實際上是水泥的水化過程,失去水分,水泥硬化過程就會停止,砂漿強度就會變得很低,水泥砂漿抹面不但會出現空裂,而且也會出現表面起砂,所以面層抹灰后養護很重要。一般在壓面后一天左右要進行澆水養護,如過早澆水會造成表面起皮、掉面。澆水養護一般為7 d~10 d,使墻面保持濕潤。
總之,水泥砂漿墻面空裂起砂質量通病的控制、材料配比的控制是關鍵環節,要狠抓實抓,不能心軟面軟,不能馬虎過關造成后患。操作控制是重要環節,必須環環把握,面面俱到,這樣才能減少質量通病的發生,杜絕質量通病造成的后患,避免給工程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1]藍宇木.水泥砂漿找平層裂縫和起砂的成因及控制[J].山西建筑,2009,35(2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