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莉芳
GB50500-2003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頒布實施拉開了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模式改革的序幕,實行了50多年的定額計價模式逐步向國際上通行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轉變。工程量清單計價作為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在近幾年的試行、完善、推行的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GB 50500-2008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的頒布,對推動和規范我國工程量清單計價活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GB50500-2008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以下簡稱“08規范”)規定:“規費和稅金應按國家或省級、行業建設主管部門的規定計算,不可作為競爭性費用”。為保證其順利實施,筆者就如何遵照“08規范”相關條款,解決工程量清單計價中規費計取存在的問題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與同行們探討。
“08規范”規定,工程量清單計價下的單位工程造價由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費和稅金組成。其中,規費的組成內容和計取標準不是發包人、承包人能自主確定的,更不是由市場競爭決定的。換句話講,規費作為不可競爭費,在招投標、合同簽訂、工程價款支付、工程結算等過程中的計取應按照“國家或省級、行業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
我省目前的情況是:規費標準即規費費率由省、市各級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進行核準,也就是說規費標準是明確的,但對于計取規費的基數所包括的內容和確定規則沒有統一要求。導致同樣的工程、同樣的規費標準,由于規費計取基數水平不同,計取的規費差異較大,不僅影響合理確定工程造價和評標質量,而且在投標報價中易造成不正當的競爭以致引發糾紛。例如:某大學新建教學樓,資金來源為80%的國家政策性貸款,20%申請財政撥款。在投標報價過程中,甲、乙兩個企業的規費標準完全一致,由于計取規費的基數相差2000多萬元(甲企業是人工、材料、機械的動態調整部分及風險費用全部計取規費,乙企業只是人工、材料、機械的定額基價計取規費),最終的結果是僅規費一項報價就相差200多萬元。如果從總報價中去掉規費,甲企業報價最低,如果加上規費,乙企業報價最低,這一案例充分暴露了現行計價辦法在規費計取規定方面的不足——只明確了規費為不可競爭費,費率由省、市各級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核準,對動態調整和風險費用是否作為計取規費的基數,沒有明確的規定。
在實際工作中,違反現行的計價規定、不按照規費標準審查、擅自降低規費標準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有的工程在招投標時,業主和招標代理機構根本沒有要求企業提供規費標準,企業也未主動辦理和提供規費標準,致使當時的報價中沒有規費,或規費只是一個暫定值,是一種不完全的工程造價,既影響了建設資金的準備,也未能達到在招投標過程中,規范競爭行為的目的。規費不僅對建筑施工企業的成本支出產生重大影響,更為重要的,規費是黨和政府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提供人民社會保障的政策之一。擅自降低、不執行規費標準以及不計取規費的行為,在違背國家政策的同時,也損害了企業的利益。
規費是工程造價的組成內容之一,規費標準是企業投標報價、辦理竣工結算等的依據,也是招投標監督機構和工程造價管理機構對投標報價、工程造價全過程進行監控以及咨詢企業審核工程造價的依據。我省從2004年建立的規費標準核準制度,在“03計價規范”的推行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08規范”把規費列入不可競爭費用項目后,工程計價形勢要求我們要繼續完善規費標準核準制度,定期對施工企業繳納規費情況進行摸查,嚴格規費標準核準的基礎資料,科學制定合理計算規費費率標準,以提高和確保規費標準的權威性和合理性。同時對沒有核準規費標準的企業,堅決杜絕投標,對擅自降低規費標準的企業,要進行處罰,從而保證其不可競爭機制作用得以發揮。
借“08規范”的東風,盡快修訂出臺我省的工程量清單計價實施細則,明確在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工程結算編制和工程審核等計價活動中規費的計取基數、計取標準、計取辦法;制定全省統一的計價表格,在投標報價中采用統一的格式,進一步規范規費的計費程序,滿足現行計價的要求。
1)招標控制價規費的計取。為保證國有資金投資工程的資金效率,工程量清單計價招標應編制招標控制價,招標控制價中的規費應按照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計價定額、費用定額和相應的計價辦法計取。規費的計取基數包括直接費和直接費中的人工費兩種。直接費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直接費中的人工費,是指組成直接費的人工費部分。在編制招標控制價時,兩種計取基數均以計價定額取定價為基礎計算,規費費率按費用定額規定的上限值計算。
招標控制價,遇有材料暫估價及甲供材料時,要說明規費的計取基價。暫估價材料屬于材料指導價品種以內的,以我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計價定額取定價為計取規費的基價;屬于材料指導價品種以外的,由工程所在地工程造價管理機構確定計取規費的基價。高于或者低于基價部分,均按動態調整處理,只計取稅金。
2)投標報價規費的計取。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投標人的投標總價及報價中的規費高于招標控制價及相應費用的,其投標應予以拒絕。也即不僅要求投標人的投標總價在招標控制價范圍內,而且還要求投標報價中的規費也要在招標控制價的規費范圍內。具體來說,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應按照企業定額計算,但應與同期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計價定額取定價保持一致,以便在清單計價評標中,明確規費的計取基數。管理費和利潤應按照企業自己的管理水平確定的取費標準計算;規費的費率應按照省、市各級工程造價管理機構核準的規費標準計算,不得隨意降低或提高。
對于材料暫估價及甲供材料,由于在工程量清單中已經給定了規費的計取基數,企業在報價時,只需按照清單提出的規費計取基數,放入投標價計取規費的基數即可。
規費的主要內容為社會保障費,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住房公積金,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等。這些費用,都是與建筑企業勞動者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規范規費的計取行為,不僅可保證建筑企業的施工成本獲得合理補償,而且從源頭上保障了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不受損失,使廣大職工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房有保障、發生意外有人管,真正作到安居樂業,安全生產。
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有資金投資為主的工程項目,必須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明確工程量清單計價下規費的計取標準、計取基數對合理確定工程造價,保證工程質量安全有著深遠的意義。特別是規費的計取基數,要按照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的計價辦法確定,不能多計,也不能少計,既要確保國有資金不流失,又要保障企業職工利益不受損失。在規范規費計取行為的同時體現國家政策,保證國有資金投資使用的合理高效。
規費應按照國家或省建設主管部門的規定計算,不得作為競爭性費用。不可競爭的意義主要是企業為職工交納的各項規費能合理的體現在工程造價中,保障職工切身利益不受侵害。明確界定規費標準和計取基數,防止在招標投標競爭中利用規費計取基數的不確定性,隨意抬高或降低規費造成不合理競爭。因此,規范規費的計取行為從手段上杜絕了不正當競爭,遏制施工企業以犧牲職工切身利益為代價作為市場競爭中降價的利益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