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麗娜
建筑施工企業具有施工生產的流動性、施工生產的單件性和生產周期長、涉及面廣等特點,而這些特點決定了建筑施工企業會計核算,雖然不復雜,但其會計核算的內容、形式與一般工業企業有所不同。施工企業會計核算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會計核算的對象是施工企業的資金運動;其次會計核算方法與其他企業不同,主要是施工企業的施工流動、分散的特點決定了需要在會計核算中形成多層次的分級會計核算。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特殊性也決定了對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研究必須從自身特點出發。
1)收入確認中存在的問題:按規定建筑施工企業應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結算工程收入,但是發包方往往不能按期支付工程進度款,致使施工企業不按工程進度結算工程收入,不計工程收入。另外,建設單位支付工程進度款時,施工企業可能存在相關成本發票尚未取得的情況,為減少繳納企業所得稅,施工企業通常按工程成本的賬面金額,結轉工程結算收入,使工程結算收入不真實。
2)核算工程成本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合同,部分建筑材料由業主提供,由于工期很長,建筑材料價格變化頻繁,當時的市場價格信息工程師、會計師根本就無法核實。這就加大了業主利用數據核實的麻煩性提高材料價差,進而提高工程成本的可能性。例如:施工方包工包料,業主與施工方串通,由第三方加大發票金額后提供給業主單位,而業主根據發票付款,差額由業主方占為己有,同時加大了工程成本。
3)費用核算中存在的問題:在某些施工單位往往存在業主與施工方聯合,利用預付工程款、工程借款轉移資金,從中收取好處,甚至付款匯至的收款單位并不是簽訂合同中的法定單位的基本銀行賬戶,而是“某某項目部”的銀行賬戶,收據也不是簽訂合同單位財務部門出具的。建設單位管理費嚴重超出概算,以會議費、辦公費的名義列支,甚至部分工程項目業主法定代表人由政府官員兼任,巧立名目報銷費用,審計人員根本就無法憑原始單據判斷是否為工程項目發生的費用。
1)嚴格執法,加大處罰力度。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施工企業必須嚴格貫徹有關法律法規和各項制度。我國立法機關及有關管理部門先后制定并發布了數十項相關的法規和制度,盡管這些法規和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認真執行,基本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更不會出現蓄意造假的現象。因此,加大相關法規和制度執行情況的檢查力度是我們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
2)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施工企業上級主管部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對于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反之,企業內控不嚴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財務收支管理混亂,使國家和單位的財產遭受重大損失。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會計行業迫切要求各單位必須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3)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國家和會計工作管理部門應加強對財會人員職業道德的教育,不斷更新財會人員的知識,使其能自覺抵制不法行為的發生,以不斷提高我國會計信息的可信程度。尤其對于施工企業來說,必須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對施工單位的會計人員進行崗前培訓,組織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施工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以便確保會計工作嚴格遵守會計法規、會計準則及企業的各種規章制度,會計核算規范、正確。
4)加強監督,使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配合一致。在會計監督中單純強調內部監督是不夠的,必須強化對會計工作的外部監督,即社會審計監督和政府監督。社會審計監督是指注冊會計師接受委托,以獨立的第三者身份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對依法公開披露的單位會計報告的真實性負法律責任。政府監督主要是指國家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督等部門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會計監督檢查,進行宏觀調控。這樣,在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礎上,將專業監督和群眾監督結合起來,使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配合一致,為會計人員創造良好的會計工作環境,確保會計監督的有效性。
[1] 俞文青.施工企業會計[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7.
[2] 郝 彤.入世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中州大學學報,2003(3):20-22.
[3] 朱榮恩.內部控制評價[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
[4] 胡宏春.企業會計舞弊與舞弊審計[J].國際市場,2002(10):30-32.
[5] 謝朝斌.股份公司會計舞弊及其制度防范[J].會計研究,2000(5):48-50.
[6] 葉雪芳.基于財務報表審計的會計舞弊揭示機制研究[J].會計研究,2006(2):39-40.